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城市裏的“守書人”:隻為人與書的驚喜相遇

發布時間:2023-04-21 16: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武漢4月21日電 題:城市裏的“守書(shu) 人”:隻為(wei) 人與(yu) 書(shu) 的驚喜相遇

  作者 武一力

  49歲的馬成勇在武漢經營著一家專(zhuan) 營二手書(shu) 的舊書(shu) 社。近日,當得知記者想要前來探訪時,他欣然答應,“宣傳(chuan) 讀書(shu) ,是好事。”

  書(shu) 社名“泉之”,意為(wei) “知識如泉水,源源不斷”。它坐落於(yu) 武漢市武昌區青龍巷,南靠黃鶴樓,西接戶部巷。這條古巷周圍多是大排檔,書(shu) 社為(wei) 它平添幾分人文氣息。時不時有常客前來淘書(shu) ,偶有過路遊客懷著好奇心進來探探究竟。

  青龍巷曾是有名的舊書(shu) 集散地。2006年,圖書(shu) 市場景氣,馬成勇從(cong) 鄂西山村來此開辦書(shu) 社。書(shu) 社不到40平方米,20來個(ge) 書(shu) 架上陳列著約4萬(wan) 冊(ce) 圖書(shu) ,從(cong) 中外名著、古籍善本,到年代久遠的曆史文獻、連環畫、雜誌、郵票等,包羅萬(wan) 象。

  收舊書(shu) ,並非來者不拒,馬成勇講究版次和內(nei) 容。“文學、曆史、藝術和八十年代出版的漢譯係列哲學書(shu) 籍都比較暢銷。”他介紹。

  “淘到啦!”在泉之舊書(shu) 社,讀者許爹爹舉(ju) 著一本泛黃的《高玉寶》,如獲珍寶。許爹爹說,這是自己年輕時讀過的書(shu) ,其中“我要讀書(shu) ”章節讓他印象深刻。他想把這本書(shu) 送給孫子,培養(yang) 其愛讀書(shu) 的好習(xi) 慣。

  隨著電子書(shu) 、有聲書(shu) 等新媒介的湧現,舊書(shu) 行業(ye) 日漸式微。在青龍巷,曾和馬成勇一起做舊書(shu) 生意的夥(huo) 伴陸續轉行,但愛書(shu) 的他仍駐守於(yu) 此。遙想書(shu) 店開張之初,武漢著名作家董宏猷慕名而來,並題寫(xie) “書(shu) 海淘金”四字。如今斯人已逝,但題字依舊掛在書(shu) 社顯眼位置,鼓勵馬成勇堅守書(shu) 業(ye) 。

  在泉之舊書(shu) 社1公裏開外的武漢曆史老街曇華林,有一家“誠與(yu) 真”獨立書(shu) 店。店主王國林介紹,店名取自文學批評家萊昂內(nei) 爾·特裏林的演講集《誠與(yu) 真》,“希望人在麵臨(lin) 生存意義(yi) 的拷問之時,將對智性、誠實的生活追求放在首位,以此守護內(nei) 心的理想主義(yi) 。”

  王國林的書(shu) 店之路長達12年。2010年,他在華中師範大學附近開了第一家書(shu) 店,2021年因多方原因閉店。帶著書(shu) 店從(cong) 業(ye) 者的使命感,一年後,“誠與(yu) 真”在曇華林開張。王國林認為(wei) ,堅守書(shu) 店,不僅(jin) 是“守護內(nei) 心的理想主義(yi) ”,也是搭建城市公共閱讀空間。

  店內(nei) 圖書(shu) 多是按照出版社和品牌歸類陳列,包括藝文誌、樂(le) 府、行思等,人文社科類居多,另有些許武漢主題圖書(shu) ,便於(yu) 向遊客展示城市文化。店外市聲鼎沸,店內(nei) 書(shu) 香撲鼻,讀者們(men) 沉浸在書(shu) 的世界,甘之如飴。

  常有人問王國林,“實體(ti) 書(shu) 店能賺錢麽(me) ?”為(wei) 回應關(guan) 切,他把每日營收額公示在朋友圈。“收入還算可觀,希望出版機構能夠重新重視實體(ti) 書(shu) 店,重視書(shu) 店經營者的影響力。”今年以來,武漢、北京、南昌等地紛紛舉(ju) 辦圖書(shu) 市集,掀起線下購書(shu) 熱潮,為(wei) 實體(ti) 書(shu) 店帶來轉機。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武漢市發行零售單位達2025家。它們(men) 或立足於(yu) 鬧市,成為(wei) “精神文化風向標”;或偏居城市一隅,作為(wei) 愛書(shu) 人的“自留地”。

  正如馬成勇,在這個(ge) 快節奏的時代,他仍騎著自行車,不慌不忙地搜集散落四處的好書(shu) 。“幸好還有書(shu) 籍。”馬成勇常感慨,於(yu) 他而言,在平凡的生活裏,書(shu) 社是光,也是港灣。

  亦如王國林,日複一日堅守著這間小小書(shu) 店,隻為(wei) 更多人與(yu) 書(shu) 的驚喜相遇。(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