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抱著希望前進”,消除人文交流“隔閡的5厘米”

發布時間:2023-04-22 08:5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4月21日電 題:“抱著希望前進”,消除人文交流“隔閡的5厘米”

  中新社記者 李姝徵

  “籃球的籃筐是三米零五。有誰能夠說出它為(wei) 什麽(me) 會(hui) 是三米零五,而不是一個(ge) 整數?”“中國式現代化與(yu) 世界”藍廳論壇21日在上海舉(ju) 行,在“人文交流互鑒,文明美美與(yu) 共”分論壇上,中國籃球協會(hui) 主席姚明拋出一個(ge) “奇怪”的問題。

  一時間,會(hui) 場短暫地沉默了。片刻後,姚明解釋,“因為(wei) 它是10英尺。”在籃球誕生地,使用不同的長度單位時,籃筐的高度恰是整數。“我是在說籃球,也不僅(jin) 僅(jin) 在說籃球”,姚明說。

  在人文交流互鑒中,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語言障礙、文化衝(chong) 擊、習(xi) 俗迥異……人文交流中的隔閡,恰似這“5厘米”。

  在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名譽院長袁明看來,語言已經不是人文交流中最大的阻礙。“和我一起工作的北京大學的國際學生,有的人可以講12門語言,有的人甚至可以講16門語言。”袁明說。

  是什麽(me) 阻礙了人文交流?論壇現場,與(yu) 會(hui) 嘉賓不約而同地提到:“偏見。”

  “我很擔心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偏見會(hui) 致使我們(men) 走向災難。”英國導演、奧斯卡獎得主柯文思(Malcolm Clarke)說,這也是他決(jue) 定來中國拍攝紀錄片的原因之一。用鏡頭對準中國的普通民眾(zhong) ,展現個(ge) 體(ti) 的喜怒哀樂(le) ,以此“讓世界看到真實的中國”。

  “一個(ge) 大國崛起,世界秩序發生改變時,一些國家一定會(hui) 產(chan) 生不舒服的感覺。”華美協進社社長賀誌明(James Heimowitz)認為(wei) ,此時,增強人與(yu) 人之間的紐帶是十分重要的。“我知道我們(men) 現在麵臨(lin) 很多的挑戰,有很多掙紮,但是我們(men) 需要建立這些紐帶和連接。”

  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民相親(qin) 在於(yu) 心相通。“當我們(men) 在廚藝中心教孩子們(men) 怎麽(me) 做中國菜時,中美之間的分歧就消減掉了。我們(men) 應該敞開大門,讓音樂(le) 家、運動員、廚師等彼此交流。”賀誌明說。

  “中西方的人民是很相似的。但有時,人們(men) 並不能意識到彼此的相似性。”柯文思說,歡笑,淚水,對成功的渴望,遭受失敗時而感到挫敗,“這是人們(men) 的共同點,也往往能引起共鳴”。

  上海公共外交協會(hui) 會(hui) 長周漢民說,兩(liang) 周前,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時聆聽了一曲《高山流水》。而就在今晚,上海民眾(zhong) 正在等待著法國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鬆的精彩演出。

  對美的欣賞,對幸福生活的向往,這也是人們(men) 的共同點。在此之上,人文交流才得以互鑒,文明方能美美與(yu) 共。

  “消除隔閡,是一條很漫長的路,有很多工作要做”,柯文思說。但是,“人類總是抱著希望在前進的”,袁明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