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全民閱讀,積極推動學習(xi) 型社會(hui) 建設。總書(shu) 記指出:要提倡多讀書(shu) ,建設書(shu) 香社會(hui) ,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今天是第28個(ge) 世界讀書(shu) 日,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倡導和推動下,學習(xi) 型社會(hui) 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wei) 奮進新征程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撐。
根據最新發布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從(cong) 2012年的76.3%增至2022年的81.8%,未成年人圖書(shu) 閱讀率從(cong) 2012年的77.0%增至2022年的84.2%,十年間,人均紙質圖書(shu) 和電子書(shu) 閱讀量穩步提升,閱讀人口顯著增加。
一年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信祝賀首屆全民閱讀大會(hui) 舉(ju) 辦,指出,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yang) 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yang) 浩然之氣。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 魏玉山:總書(shu) 記的賀信可以說是全民閱讀工作的重要遵循,在總書(shu) 記重要精神的指引下,全國各地都開展了形式豐(feng) 富多彩的各種閱讀活動,未來全民閱讀必將成為(wei) 人民生活當中的一個(ge) 非常重要的文化活動。
要提倡多讀書(shu) ,建設書(shu) 香社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身體(ti) 力行、率先垂範。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總書(shu) 記在國內(nei) 外不同場合多次講述他與(yu) 書(shu) 的“不解之緣”,倡導大家要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2019年9月,在給國家圖書(shu) 館老專(zhuan) 家回信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希望國圖“創新服務方式,推動全民閱讀,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大力倡導和親(qin) 自推動下,全國各地豐(feng) 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讓中華大地充盈書(shu) 香,全民閱讀水平不斷提高。2016年,“十三五”規劃綱要將全民閱讀列為(wei) 文化重大工程,《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隨之發布,全民閱讀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2020年,中央宣傳(chuan) 部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2021年,“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shu) 香中國”。
近年來,隨著各地各部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民閱讀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體(ti) 製機製更加健全。全國80%的縣級以上城市都舉(ju) 行了全民閱讀活動。“中國好書(shu) ”年度盛典、“新時代鄉(xiang) 村閱讀季”等閱讀活動的持續開展,點燃大眾(zhong) 閱讀熱情。如今,從(cong) 東(dong) 部沿海到西部邊陲,從(cong) 北國極地到南疆島嶼……全國已建成約3300家公共圖書(shu) 館、10萬(wan) 多家實體(ti) 書(shu) 店、58.7萬(wan) 家農(nong) 家書(shu) 屋,形式多樣、觸手可及的閱讀空間,極大豐(feng) 富了人民群眾(zhong) 的閱讀體(ti) 驗和精神文化生活,構建起涵育文明風尚的精神家園。
奮進新征程,需要不斷充盈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在推動建設全民學習(xi) 、終身學習(xi) 的學習(xi) 型社會(hui) 過程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尤為(wei) 重視廣大黨(dang) 員幹部加強理論學習(xi) ,要求大家帶頭讀書(shu) 學習(xi) ,修身養(yang) 誌,增長才幹。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副主任 沈傳(chuan) 亮: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黨(dang) 員幹部的理論學習(xi) ,總書(shu) 記強調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強調我們(men) “要依靠學習(xi) 走向未來”。當今世界知識更新速度大大加快,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迅猛發展,社會(hui) 實踐也在深刻變化,我們(men) 廣大黨(dang) 員幹部要堅持不懈進行理論學習(xi) ,尤其是全麵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才能在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上開拓進取,勇毅前行,實現既定的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