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陸軍步兵學院打造“四維課堂” 推出紅色資源育人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3-05-05 14:47:00來源: 解放軍報

  陸軍(jun) 步兵學院依托紅色資源推出集編組大課堂、現地紅課堂、網絡雲(yun) 課堂、文化新課堂於(yu) 一體(ti) 育人新模式——

  “四維課堂”培養(yang) 合格紅軍(jun) 傳(chuan) 人

  編者按 習(xi) 主席到陸軍(jun) 步兵學院視察時強調,要把紅色資源運用好,把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好,培養(yang) 一茬茬、一代代合格的紅軍(jun) 傳(chuan) 人。該學院各級黨(dang) 委和全體(ti) 師生牢記習(xi) 主席囑托,深入貫徹全軍(jun)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hui) 議和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集訓精神,傾(qing) 力打造“四維課堂”,深化紅色傳(chuan) 統教育,為(wei) 培養(yang) 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新型軍(jun) 事人才奠定可靠的思想基礎和政治保證。

  閩西大地,草木蔥蘢。暖春時節,陸軍(jun) 步兵學院數百名學員在該學院紅色資源育人教研團隊帶領下來到福建古田,探覓軍(jun) 魂之源,追尋紅色血脈。

  “做課堂‘攻略’,到現地‘打卡’。這是一次尋根之旅,更是一次奮進之旅。”學員張林飛和同學們(men) 邊學邊看、邊思邊悟,以短視頻形式記錄下這次學習(xi) 體(ti) 驗。

  該學院的紅色資源育人教研團隊,被學員親(qin) 切地稱為(wei) “映山紅”。“‘紅’是特征,更是使命。習(xi) 主席視察學院時強調,要把紅色資源運用好,把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好,培養(yang) 一茬茬、一代代合格的紅軍(jun) 傳(chuan) 人。如何把紅色資源運用好、把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好,是我們(men) 必須回答好的現實課題。”該學院領導介紹,全軍(jun)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hui) 議和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集訓以來,他們(men) 以“映山紅”團隊為(wei) 主體(ti) ,綜合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手段,打造集編組大課堂、現地紅課堂、網絡雲(yun) 課堂、文化新課堂於(yu) 一體(ti) 的“四維課堂”,推出紅色資源育人新模式。

  這個(ge) 學期,“映山紅”團隊成員王金文格外忙碌。他不僅(jin) 要完成大一學員《軍(jun) 人思想道德修養(yang) 與(yu) 法律基礎》課程教學,還擁有了一個(ge) 新頭銜——學員隊編組包隊基層政治理論輔導員。開學第一天,他和其他教員一道,早早趕到學員隊報到,與(yu) 學員同學習(xi) 、同訓練,麵對麵溝通交流。

  “學院機關(guan) 幹部到基層蹲點調研時,曾有學員反映,下課後找教員當麵請教問題不易,還有學員反映個(ge) 別教員講的課與(yu) 學員需求貼得不緊。”該學院軍(jun) 政基礎係主任塗偉(wei) 明告訴記者,為(wei) 解決(jue) 這些問題,他們(men) 決(jue) 定安排思政課教員以聯合編組的形式,與(yu) 學員“捆”在一起,教學時認真授課、課餘(yu) 時雙向互動、活動時到場指導、聯考時協同幫帶,真正做到第一時間掌握學員真實思想,第一時間回答學員疑問。

  如果說“編組大課堂”是一種新探索,依托革命老區打造“現地紅課堂”則是該學院長期堅持並不斷創新的教學模式。該學院政治工作教研室主任鄭紅軍(jun) 介紹,他們(men) 精心設立了茅坪、古田、西柏坡等29個(ge) 教學基地和中央紅軍(jun) 長征集結出發地、狼牙山等104個(ge) 教學點,設置24個(ge) 教學主題,掛牌成立48個(ge) 實踐教學基地。“目前我們(men) 打造出軍(jun) 魂、信念、勝戰等5條精品教學線路,形成了目標明晰、主題鮮明、銜接有序、係統配套的現地教學體(ti) 係。”鄭紅軍(jun) 說。

  不久前,模擬連排長、預備黨(dang) 員範振江所在黨(dang) 支部組織第一季度發展黨(dang) 員體(ti) 驗網絡課堂,通過VR技術在“水口鎮葉家祠”組織入黨(dang) 宣誓儀(yi) 式。這場特殊的儀(yi) 式讓範振江刻骨銘心:“站在毛澤東(dong) 同誌當年發展黨(dang) 員的小閣樓上、舉(ju) 起右拳莊嚴(yan) 宣誓的那一刻,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奮鬥終身的誓言就刻進了我的骨子裏。”

  現地教學雖好,但組織保障、時間場地等限製條件較多,如何將一件件紅色文物、一座座紅色場館“搬”到官兵身邊,搭建起隨時能學、隨時能感的雲(yun) 課堂,成為(wei) “映山紅”團隊集智攻關(guan) 的新課題。為(wei) 此,他們(men) 對紅色資源進行集優(you) 整合加工,升級改造紅色資源研究中心,建立集紅色史料、經典戰例等於(yu) 一體(ti) 的數字化資源庫,自主研發紅色慕課係統,打造政治工作智慧教室、VR實踐教學體(ti) 驗室,推出井岡(gang) 山革命博物館等73個(ge) 數字展館和20堂情景輔導課。通過交互式智慧屏、紅色光影體(ti) 驗室,學員可以跨越時空,在線學習(xi) 體(ti) 驗光榮傳(chuan) 統。

  地處“英雄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同樣是該學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他們(men) 采取紅色基因鑄魂、重大任務錘煉、日常點滴塑形、以上率下感召等方法,凝練和宣揚以“忠誠、善戰、勇敢、團結”為(wei) 核心的文化品牌,讓血性膽氣厚植學員精神血脈。該學院組織畢業(ye) 綜合戰術演練,參訓學員自發寫(xie) 下請戰書(shu) 和給親(qin) 人的一封信,“隨時準備上戰場,隨時準備灑熱血,隨時準備打勝仗”的戰鬥激情充盈演訓場。

  映山花開別樣紅。一組數據生動反映教育創新豐(feng) 碩果實——近年來,該院2000餘(yu) 名學員到部隊當兵鍛煉、代職實習(xi) ,軍(jun) 政素質受到部隊充分肯定;全體(ti) 學員畢業(ye) 聯考合格、全體(ti) 服從(cong) 組織分配,78名專(zhuan) 業(ye) 綜合排名第一的學員主動申請赴邊防一線衛國戍邊;500多名學員在全國、全軍(jun) 各項比武競賽中獲獎。(解放軍(jun) 報 記者 張磊峰 通訊員 楊光 周勝)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