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舉行重大成果月度發布會 聚焦“中國自主知識體係”
中新網北京5月5日電 (記者 李京澤)“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重大成果月度發布會(hui) ”5日在北京召開,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副院長、黨(dang) 組成員高培勇出席會(hui) 議並致辭,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科研局局長胡濱主持會(hui) 議,成果作者代表及研究所代表參加會(hui) 議。
此次重大成果月度發布會(hui) 聚焦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建設,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這一主題,推選出《中國學手冊(ce) ·新時代中國卷》《中國經驗與(yu) 中國經濟學》《民主觀與(yu) 發展路——世界大變局與(yu) 中國政治學》《經典與(yu) 意義(yi) :禮與(yu) 早期儒學的衍變》四部重大成果。
這些成果在“中國特色”上下功夫,立足中國實際,充分汲取國外哲學社會(hui) 科學養(yang) 分,深入挖掘中華民族文化傳(chuan) 統,聚焦新時代新階段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堅持中國人的世界觀、方法論,提出解決(jue) 人類問題的中國方案,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人民的呼喚,是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三大體(ti) 係”建設和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的最新成果。
其中,《中國學手冊(ce) ·新時代中國卷》係《中國學手冊(ce) 》係列著作的首卷,是以百科詞條形式幫助國際社會(hui) 了解中國、認識中國、讀懂中國的工具書(shu) ,設置綜合、專(zhuan) 題、文獻編纂、研究、交流傳(chuan) 播等五大類,共計580餘(yu) 條,73萬(wan) 餘(yu) 字。該書(shu) 加強對新時代中國研究的整體(ti) 性把握和係統性梳理,既全麵展現新時代中國的戰略性舉(ju) 措、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誌性成果,深刻揭示新時代十年偉(wei) 大變革的裏程碑意義(yi) ,又充分反映新時代中國研究的最新成果,積極推動新時代中國學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建設。
《中國經驗與(yu) 中國經濟學》基於(yu)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增長奇跡,係統梳理了中國發展的重要經驗。該書(shu) 以馬克思主義(yi) 經濟學為(wei) 遵循,以西方主流經濟學危機和現代經濟學演進為(wei) 參照,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中國經驗推進中國經濟學的理論創新,結合中華五千年文明形成的曆史基因和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質,構建中國經濟學的基本框架,並在新範式宏觀經濟學、中國版發展經濟學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方麵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民主觀與(yu) 發展路——世界大變局與(yu) 中國政治學》一書(shu) 指出,中國的民主觀和政治路,基於(yu) 馬克思主義(yi) 立場和方法,植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曆史文化,借鑒並汲取了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民主化的經驗和教訓,沒有照搬照抄西式民主教條及政治模式,是正確的民主觀,是全麵的、科學的發展路。中國的民主觀強調人民性、自主性、係統性、共識性、團結性和效能性,展現了對民主這一政治價(jia) 值的全新理解,貢獻了政治發展的中國方案,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新路,開啟了人類政治文明新境界。
《經典與(yu) 意義(yi) :禮與(yu) 早期儒學的衍變》以禮為(wei) 切入點,比較深入地探討了《禮記》中蘊含的豐(feng) 富的思想內(nei) 容及其思想史價(jia) 值,將其放在孔子之後,尤其是孔孟之間、孟荀之間的思想史發展過程中,以《禮記》為(wei) 主要資料來進一步分析早期儒家的分化與(yu) 發展。重點探討了早期儒學的政治哲學,如“為(wei) 民父母”“周公攝政稱王”以及曆史哲學中的“三代”和“文質”論。這些主題都是《禮記》中所包含的儒家政治哲學中的主要內(nei) 容,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可以深化和提升對禮的研究。(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