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華時評·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調研

發布時間:2023-05-08 14:29: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 題:新華時評:多采取“四不兩(liang) 直”方式深入調研

  新華社記者齊雷傑

  調查研究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傳(chuan) 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在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是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主題教育的一個(ge) 鮮明特色。廣大黨(dang) 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要多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liang) 直”方式深入調研,運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jue) 新問題。

  領導幹部要撲下身子真調研、真解決(jue) 問題。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深入實際、深入群眾(zhong) 開展調查研究。要科學研究製定調研方案,明確調研的項目課題、時間地點、方式方法,不能沒有方案盲目調研,防止為(wei) 調研而調研。要統籌安排調研工作,從(cong) 實際出發選擇調研地點,可以去基層,也可以去機關(guan) 、企業(ye) 等單位,多到困難多、群眾(zhong) 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麵的地方和單位調研,避免同一時間段到同一地點紮堆調研。要嚴(yan) 格落實領題調研相關(guan) 要求,盯緊一個(ge) 課題把情況摸清摸透,不應隨意增加調研題目,避免相近問題多頭調研或同一問題重複調研,不能靠層層要材料來掌握情況,不能把調研任務簡單地安排給基層單位。要多開展解剖麻雀式調研,多一些“七嘴八舌式”的討論,不能隻聽聽、轉轉、看看,搞作秀式調研。要多采取“四不兩(liang) 直”方式調研,輕車簡從(cong) ,厲行節約,不搞層層陪同,不增加基層負擔。要堅持問題導向,抱著解決(jue) 問題的目的去調研,哪些方麵問題突出就聚焦哪些方麵,問題產(chan) 生在哪個(ge) 環節就聚焦到哪個(ge) 環節,尋找務實管用的破解之策,避免浮在上麵、大而化之。

  對調研發現的問題,逐一梳理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發揚釘釘子精神,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做到問題不解決(jue) 不鬆勁、解決(jue) 不徹底不放手。要建立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清單,從(cong) 問題有沒有解決(jue) 、現狀有沒有改變、工作有沒有提升、機製有沒有完善等方麵,評估調查研究的成效,決(jue) 不能簡單以調研報告代替調研成果。

  當前,仍有個(ge) 別領導幹部怯於(yu) 采取“四不兩(liang) 直”方式調研,既有作風不紮實的因素,也有能力不強、怕發現問題解決(jue) 不了的顧慮,甚至擔心問題提出來會(hui) 得罪“左鄰右舍”而瞻前顧後。

  在主題教育中,要按照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在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組織廣大黨(dang) 員、幹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接地氣,掌握真實情況和民情民意,在調查研究中加深對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理解,運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jue) 新問題,使調查研究的過程成為(wei) 理論學習(xi) 向實踐運用轉化的過程,成為(wei) 轉變作風、增進同群眾(zhong) 感情的過程,成為(wei) 提高履職本領、增強責任擔當的過程,真正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實現教育實踐兩(liang) 手抓、兩(liang) 促進。(新華社)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