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空間站有望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幹細胞在太空早期造血

發布時間:2023-05-11 15:2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海南文昌5月10日電 (記者 馬帥莎)天舟六號貨運飛船10日晚成功發射。記者從(cong) 中科院獲悉,空間應用係統通過天舟六號貨運飛船上行了98件產(chan) 品,總重量約714千克。天舟六號“抵達”後,空間站將開展多項艙內(nei) 外實驗,並有望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幹細胞在太空早期造血。

  據悉,空間應用係統通過天舟六號貨運飛船上行實(試)驗載荷、實驗單元及樣品、共用支持類設備、實驗耗材和備品備件等,共計98件產(chan) 品,總重量約714千克。

  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與(yu) 空間站完成交會(hui) 對接後,航天員將把這些產(chan) 品轉運至空間站艙內(nei) ,按規劃陸續開展空間生命科學與(yu) 生物技術、微重力流體(ti) 物理與(yu) 燃燒科學、空間材料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試驗等四個(ge) 領域共29項科學實驗和應用試驗。

  在空間生命科學與(yu) 生物技術領域,問天實驗艙生物技術實驗櫃內(nei) 將開展空間微重力環境對幹細胞譜係分化的影響研究、幹細胞3D生長及組織構建研究、蛋白與(yu) 核酸共起源及密碼子起源的分子進化研究、微重力環境對細胞間相互作用和細胞生長影響的生物力學研究等4項科學實驗。

  幹細胞與(yu) 再生醫學是21世紀最矚目研究領域之一,人多能幹細胞因其具有幾乎無限的增殖潛能和可分化成為(wei) 人體(ti) 內(nei) 任何細胞類型的能力,是用於(yu) 再生醫學的極佳細胞來源。人多能幹細胞在太空環境下生長時會(hui) 發生什麽(me) 變化這一問題,也成為(wei) 當前空間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此次天舟六號任務搭載的實驗單元,將開展空間微重力下人多能幹細胞3D生長及組織構建研究。該實驗有望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幹細胞在太空早期造血,闡明微重力如何影響人多能幹細胞向早期造血分化。

  此外,該項目還將開展人誘導多能幹細胞在空間微重力環境下的3D生長研究。專(zhuan) 家指出,這將為(wei) 今後進一步開展空間環境下幹細胞3D組織應用及其空間藥物篩選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yu) 技術中心研究員倉(cang) 懷興(xing) 表示,地外空間的輻射環境、微重力環境等跟地麵有很大差別,關(guan) 於(yu) 這些環境條件如何影響人類生存和健康,人類需要提前做好研究準備,以保證未來不管是短期的太空旅行,還是在地外星球長期停留,人類都能健健康康地開展各種活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