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人走進廣元青川 探訪古蜀道上的“生命家園”
中新網廣元5月11日電 (韓金雨 苗誌勇)拍攝紅腹錦雞、邂逅藏酋猴、親(qin) 見壯麗(li) 的雪山……11日,在參觀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以下簡稱唐家河保護區)後,國際媒體(ti) 人、阿根廷華人網副主編崔明才談及此次廣元青川采風行,為(wei) 當地生態保護工作豎起了大拇指。
11日,“2023國際媒體(ti) 人廣元大蜀道采風行”走進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國際媒體(ti) 人一行先後前往唐家河保護區內(nei) 的黑熊坪、摩天嶺、唐家河自然博物館等地,親(qin) 身感受人與(yu) 自然和諧之美。
據了解,唐家河保護區成立於(yu) 1978年,1986年確立為(wei)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1年成為(wei) 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組成部分。保護區內(nei) 有陰平古道、紅軍(jun) 戰鬥遺址和眾(zhong) 多原生景觀。唐家河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6.15%,生物資源富集,有動植物3700餘(yu) 種,有大熊貓、川金絲(si) 猴、扭角羚等24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這裏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地區之一,被譽為(wei) “天然基因庫”“生命家園”和岷山山係的“綠色明珠”,是全世界低海拔森林生態係統野生動物遇見率最高的地方之一。
據了解,陰平古道因三國時代魏國名將鄧艾滅蜀而聞名,是古蜀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中最險峻的路段位於(yu) 唐家河保護區的摩天嶺一帶。
當日上午,國際媒體(ti) 人一行來到了唐家河保護區內(nei) 的黑熊坪,開啟自然教育深度體(ti) 驗。“這是扭角羚的糞便,我們(men) 可以從(cong) 它的光澤度來分辨這是什麽(me) 時候留下的。”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陶濤介紹道。
“這是青川箭竹,是大熊貓的主食之一。那裏是一個(ge) 黑熊巢穴,保護區內(nei) 現有黑熊四五百隻……”國際媒體(ti) 人一邊聽著陶濤的講解,一邊用相機記錄下所見的美景。在唐家河保護區的紅外相機裏,大家見到了一張紅腹錦雞與(yu) 扭角羚同框的照片,紛紛讚歎:“太美了!”。
徒步中,加納攝影師ESSEL EMMANUEL被這裏的美景深深吸引,手指不住地按下快門。“森林、溪流,這裏的一切都顯得那麽(me) 自然,我們(men) 還看到了一些動物,簡直太酷了。”ESSEL EMMANUEL表示,這片森林的生態係統保護得非常好,隨處可見的警示標識也在提醒遊客,哪些行為(wei) 會(hui) 破壞這裏的生態環境。
“保護區會(hui) 定時開展‘日巡護、月巡護、季度巡護和跨區域聯防’,以此進行科研監測,打擊偷獵行為(wei) 。”據陶濤介紹,唐家河保護區還會(hui) 在每年春冬兩(liang) 季進行“大熊貓動態數據監測”,會(hui) “全覆蓋式”收集整個(ge) 保護區內(nei) 大熊貓的糞便,用作測算DNA數據,以此來獲取唐家河保護區內(nei) 大熊貓種群的數量。
當日下午,國際媒體(ti) 人一行前往摩天嶺、唐家河自然博物館參觀。據了解,唐家河自然博物館主要展示了唐家河保護區中的30種植物、86種鳥類和34種其他動物,館內(nei) 珍藏了珍稀動植物標本數百種,呈現出一個(ge) “微縮版”的唐家河。
“這裏的自然風景很有特色,很有代表性。”崔明才表示,在采風途中,自己能充分感受到當地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動物們(men) 在這片保護區內(nei) 自由地生活,一定是很幸福的狀態。”
“這裏雖然有點冷,但我真的很喜歡這裏,我不想回去了,隻想待在這裏。”離開唐家河保護區前,ESSEL EMMANUEL笑言道。(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