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星耀太空,“北鬥母港”建功勳

發布時間:2023-05-22 15:01:00來源: 中國軍網

  星耀太空,“北鬥母港”建功勳

  ■胡煦劼 張 捷 解放軍(jun) 報記者 高立英 王淩碩

  川西大涼山,滿目青翠。群山環抱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號發射塔架巍然矗立。

  劍指蒼穹,靜待出征。2023年5月17日上午10時許,發射場響起01指揮員白春波洪亮的口令,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托舉(ju) 北鬥係統第56顆導航衛星拔地而起,奔向太空。

  夏日星空,銀河又添新“北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首顆備份星順利入軌,進一步提升了星座穩健性和可用性。

  從(cong) 2000年發射第一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起,“北鬥母港”一次次出征,曆時20餘(yu) 載,在浩瀚宇宙搭建起一座氣勢恢宏的“太空羅盤”。

  交通運輸、農(nong) 林牧漁、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仰望星空,一顆顆北鬥導航衛星閃耀天際,為(wei) 全球提供一流的衛星導航服務,指引著人們(men) 追逐夢想、走向遠方。

  星耀太空,曆史銘記光輝時刻。今天,讓我們(men) 走進“北鬥母港”,仰望“夜空中最亮的星”,聆聽航天人向天圖強的奮鬥故事。

  從(cong) “北鬥母港”啟程出征太空

  5月17日,北鬥係統第56顆導航衛星、北鬥三號工程首顆備份衛星發射成功,開啟北鬥工程建設的新篇章。

  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

  海灣戰爭(zheng) 中,GPS導航係統顯示出的強大威力,讓國人深刻認識到:沒有自己的導航衛星,無異於(yu) 將高樓建造在別人的地基上。

  1994年,我國啟動北鬥一號工程,展開試驗探索。同年3月,美國已完成GPS衛星星座布設;次年,俄羅斯也完成了格洛納斯導航衛星全球組網。

  回顧當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某發射測試站衛星保障係統總工程師郭俊超說:“建成中國自己的衛星導航係統,挺直中國人的腰杆,我們(men) 義(yi) 不容辭。”

  衛星導航星座主要分布在中高軌道。在我國現役火箭家族中,長征三號甲係列運載火箭包攬了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高軌道航天器發射任務。由此,包含長三甲、長三乙、長三丙在內(nei) 的長征三號甲係列運載火箭,成為(wei) 北鬥組網工程的“專(zhuan) 屬列車”。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發射長征三號甲係列運載火箭的“主場”。這裏地質結構堅實,在地麵發射、跟蹤測量、通信布網等方麵具有天然優(you) 勢。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還具有較低的緯度、較適宜的溫度等有利條件,是發射北鬥衛星的優(you) 選之地。

  曆史的重任,落到西昌航天人肩上。作為(wei) 北鬥導航衛星的“母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承擔了全部北鬥衛星發射任務,按計劃完成了中國三代北鬥導航係統的發射組網。

  起步較晚,意味著必須爭(zheng) 分奪秒地追趕。為(wei) 了確保北鬥首飛成功,郭俊超和同事們(men) 廢寢忘食地鉚在發射場。

  2000年10月31日,長征三號甲係列運載火箭托舉(ju) 我國首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飛向太空,北鬥任務首戰告捷。50天後,“北鬥專(zhuan) 列”又托舉(ju) 我國第二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順利進入地球同步軌道。

  從(cong) “北鬥母港”啟程,中國航天人開始了在太空建造“中國星座”的遠征。

  氣勢磅礴的“中國星座”建造史

  “這是我參加的第42次北鬥衛星發射任務。”北鬥係統第56顆導航衛星發射任務現場,01指揮員白春波告訴記者,“北鬥任務創造了百分之百成功的奇跡。”

  高密度發射、滿負荷運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保持連戰連捷的成績,秘訣何在?

  發射場塔架旁,“質量就是勝算,質量就是生命”“顆顆螺釘連著航天事業(ye) ,小小按鈕維係民族尊嚴(yan) ”等標語格外醒目。

  為(wei) 了北鬥順利升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智慧和汗水。

  發射場的年輕航天人,大多聽過前輩們(men) “用胃窺鏡給火箭體(ti) 檢”的故事——

  2003年,第3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發射任務前,工作人員在火箭箭體(ti) 某部位發現了絲(si) 質冗餘(yu) 物。按照一般操作程序,他們(men) 隻需將這個(ge) 多餘(yu) 物體(ti) 清除即可。然而,他們(men) 連連追問:多餘(yu) 物體(ti) 是怎麽(me) 進去的?火箭其他部位還有沒有類似的多餘(yu) 物?

  就這樣,測試人員特意找來醫用胃窺鏡,對火箭各活門和發動機管路進行認真細致的全麵檢查,不放過任何蛛絲(si) 馬跡。最終,隱患徹底排除。

  時任火箭控製係統高級工程師毛萬(wan) 標,對第3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發射時的情景仍記憶猶新——

  那是2003年5月24日晚上,低溫推進劑剛剛加注完成,場區突然下起暴雨。測試中,科技人員意外發現某關(guan) 鍵線路漏電。

  有著火箭電路係統“活圖紙”美譽的毛萬(wan) 標,是那次任務的控製係統技術負責人。當時,他第一時間爬上發射塔架,尋找原因。經過冷靜分析、精確決(jue) 策,他大膽得出結論:電路設計各方麵滿足發射條件,可以發射!

  次日淩晨,第3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一飛衝(chong) 天,精確入軌。隨著北鬥一號係統正式建成,中國成為(wei) 世界上第三個(ge) 擁有自主衛星導航係統的國家。

  “從(cong) 無到有,北鬥一號是中國人靠自己幹出來的。”毛萬(wan) 標感慨道。

  2007年4月14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第一顆北鬥導航衛星,開啟北鬥二號首次任務;2020年6月23日,隨著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星座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部署。

  從(cong) 北鬥一號到北鬥二號、北鬥三號,這是一段氣勢磅礴的“中國星座”建造史。中國航天人用20多年,走完了其他國家全球導航係統40多年的發展曆程。

  天河漫漫,北鬥璀璨。20餘(yu) 載,從(cong) “一顆星”到“滿天星”,“北鬥母港”用優(you) 異成績向祖國交上一份圓滿答卷。

  我們(men) 與(yu) 北鬥共成長

  舉(ju) “北鬥”,頂“風雲(yun) ”,托“嫦娥”,鑄“天鏈”……近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取得眾(zhong) 多突破。

  “我們(men) 與(yu) 北鬥共成長。”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總工程師莊軻說,為(wei) 滿足北鬥高密度組網發射需求,該中心綜合測試發射能力不斷躍升——

  2011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首次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成功發射我國第8顆北鬥導航衛星,綜合發射試驗水平穩步提升;2018年,北鬥係統一年內(nei) 完成10箭19星發射,創下世界衛星導航係統航天發射的新紀錄,“北鬥母港”開啟加速度。

  2018年10月31日,第41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前一天下午,西昌突發5.1級地震。那時,發射場已經進入任務最後階段,正在加注推進劑。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時任常規動力係統指揮員趙飛仍心有餘(yu) 悸。大廳搖晃震顫時,加注程序已進入最緊張、最危險的大流量加注環節,稍有差池,後果不堪設想。

  為(wei) 了加注工作和發射任務的安全圓滿,工作人員將個(ge) 人安危置之度外。次日,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北鬥衛星再次閃耀太空。

  2020年6月15日,在北鬥全球組網發射任務收官的決(jue) 勝階段,低溫動力係統出現壓力異常,指揮部果斷決(jue) 策推遲發射。

  關(guan) 鍵時刻,01指揮員尹相原帶領動力係統、加注係統,一起謀劃方案、梳理口令、識別風險。經曆連續兩(liang) 天兩(liang) 個(ge) 波次操作,全箭燃料安全泄回。

  2020年7月31日,一個(ge) 載入史冊(ce) 的日子,習(xi) 主席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正式開通!”

  那一刻,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許多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北鬥母港”圓滿完成了黨(dang) 和人民賦予的曆史重任。

  川西高原,一段全新的故事由此起筆。一個(ge) 個(ge) 重點項目按下“快進鍵”,廣大科技工作者向著新征程奮力攀登。

  2022年12月15日、16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接連組織實施兩(liang) 次發射,兩(liang) 天兩(liang) 發創造了最短間隔時間發射的新紀錄。這標誌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高密度航天發射能力再上新台階。

  為(wei) 了適應高密度發射要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各係統各崗位,圍繞準時發射、加注綜合能力提升、精準氣象預報等課題開展全麵創新攻關(guan) 。低溫動力係統前端負責人韓國河和同事們(men) 重新梳理相關(guan) 要素,設計出更為(wei) 豐(feng) 富的要素內(nei) 容。經過升級更新,相關(guan) 係統更加貼合任務的組織實施,效能提升明顯。

  目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遠程指控大廳某係統剛剛完成升級改造。韓國河介紹說:“係統更新後,所見即所得,可以進行全方位可視化展現,為(wei) 快速指揮決(jue) 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為(wei) 加快提升高密度測試發射能力,他們(men) 積極開展多陣地火箭並行起豎工作探索論證,加速推進多任務、多陣地、多模式並行測試發射流程和支撐保障研究,不斷推動科技創新與(yu) 任務深度耦合。

  “後續,我們(men) 將結合實踐不斷優(you) 化和改進,全麵提升發射場航天測試發射綜合能力,以適應未來更大強度和密度的任務形勢。”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地麵係統總工程師施鎮順說。

  一次次創新發展,助推了中國航天的跨越;一場場科研攻關(guan) ,開辟了“彎道超車”新路徑。星耀太空,“北鬥母港”在充滿光榮與(yu) 夢想的征途上不斷探索、奮勇前行。

  銳視點

  弘揚航天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楊誌健

  偉(wei) 大事業(ye) 孕育偉(wei) 大精神,偉(wei) 大精神引領偉(wei) 大事業(ye)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始終秉承“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wan) 眾(zhong) 一心、追求卓越”的精神內(nei) 核,著力講好北鬥故事、傳(chuan) 承航天精神、凝聚奮進力量。

  講好北鬥故事,擦亮“母港”品牌。北鬥成功組網的背後,是一代代航天工作者接續奮鬥、拚搏奉獻的縮影。這些故事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礦。要發揮好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新驅動作用,讓航天故事、航天文化、航天精神走出展館、走進百姓家,不斷增強“北鬥母港”文化傳(chuan) 播的廣度和深度,提升特色品牌的質地和成色。

  弘揚航天精神,厚植紅色基因。站在新起點,弘揚航天精神是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矢誌航天報國的政治要求;踏上新征程,弘揚航天精神是發展航天事業(ye) 、建設航天強國的使命宣言;建功新時代,弘揚航天精神是宣揚民族精神、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有力舉(ju) 措。要采取航天思政課、科普進校園等方式,大力傳(chuan) 播航天聲音、傳(chuan) 遞航天夢想、厚植航天基因,讓航天精神在更多年輕人心中紮根發芽、開花結果。

  發揮事業(ye) 優(you) 勢,凝聚奮進力量。航天發射舉(ju) 國關(guan) 注、舉(ju) 世矚目,航天事業(ye) 自帶光環、自帶流量。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廣大青年成長成才的沃土、建功立業(ye) 的舞台。張潤紅十年磨一劍,在北鬥任務中成功圓夢,成長為(wei) 中國航天發射陣地首位女性01指揮員;“清華學霸”於(yu) 新辰紮根山溝10餘(yu) 載,用90後的擔當成功托舉(ju) 火箭上百次騰飛……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從(cong) 航天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自覺將人生軌道對接衛星軌道,將個(ge) 人理想融入航天夢想,將事業(ye) 騰飛融入火箭騰飛,讓青春在浩瀚太空綻放出絢麗(li) 之花。

  延伸閱讀

  “北鬥村”的航天情

  ■胡煦劼 朱 磊 解放軍(jun) 報記者 王淩碩

  沿著川西大涼山峽穀中蜿蜒的公路向前,在距離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塔架直線距離約3公裏的地方,坐落著一個(ge) 彝族村落。

  每當發射任務臨(lin) 近,來自四麵八方的遊客紛紛湧進這個(ge) 小小的村落。村頭不大的場坪變得人山人海。

  近年來,伴隨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日新月異,小村莊也發生著巨變:原本低矮破舊的民房逐漸消失,一片幹淨整潔、幽雅時尚的民宿院落拔地而起……

  2020年,這裏還是一個(ge) 傳(chuan) 統村落,村民大多務農(nong) 或外出務工。彼時,不定期有很多遊客慕“北鬥母港”之名,來到小山村。那時進村的道路全是土路,坑坑窪窪。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舉(ju) 世聞名的“北鬥母港”,無數國人心生向往,前來“追星”。於(yu) 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向相關(guan) 部門建議,將這個(ge) 項目命名為(wei) “北鬥村”,希望把航天文旅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進而幫助更多老百姓致富。

  伴隨著“北鬥母港”的跨越發展,西昌航天城的美譽度越來越高,“北鬥村”老百姓的收入來源也越來越廣,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記者站在“北鬥村”向遠處眺望:發射場的塔架一覽無餘(yu)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8個(ge) 字清晰地映入眼簾。曾經,上百次火箭發射升空的尾焰,照亮了這個(ge) 村落。而今,被“北鬥母港”照亮的不僅(jin) 是這個(ge) 小小村落。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西昌市建立我國西南地區首個(ge) 航天主題公園,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前來觀光。此外,航天影視基地、航天科普基地、航天研學基地等項目推進得如火如荼,大美涼山日益變成航天高科技觀光與(yu) 生態度假旅遊勝地。

  “我們(men) 的日子就像火箭一樣,越飛越高。”村民阿加足哈信心滿滿地說。

  “數”說北鬥

  “三步走”發展戰略

  第一步,建設北鬥一號係統(北鬥衛星導航試驗係統)。1994年,啟動北鬥一號係統工程建設;2000年,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建成北鬥一號係統並投入使用。

  第二步,建設北鬥二號係統。2004年,啟動北鬥二號係統工程建設;2012年建成北鬥二號係統,麵向亞(ya) 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服務。

  第三步,建設北鬥全球係統。2009年,啟動北鬥全球係統建設;2020年,北鬥三號係統正式建成開通,為(wei) 全球用戶提供衛星導航服務。

  三種軌道各有特色

  目前,北鬥係統在軌衛星共46顆,包括北鬥二號15顆,北鬥三號31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由MEO衛星(地球中圓軌道衛星)、IGSO衛星(傾(qing) 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GEO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三種不同軌道的衛星組成。GEO衛星站得高、覆蓋廣,安靜地駐守在我們(men) 上方3.6萬(wan) 公裏的天疆,它們(men) 的使命是為(wei) 北鬥導航係統的技術指標提升提供增強服務。

  十萬(wan) 終端惠天下

  在農(nong) 林牧漁行業(ye) ,基於(yu) 北鬥係統的農(nong) 機自動駕駛係統超過10萬(wan) 台;北鬥林業(ye) 綜合應用服務平台管理超10萬(wan) 台終端;安裝北鬥船載終端的漁船超10萬(wan) 條,極大提高了作業(ye) 管理效率,提升了農(nong) 林牧漁業(ye) 安全管理水平。

  千億(yi) 級市場大應用

  2022年,國內(nei) 支持北鬥係統的新入網智能手機出貨量共計2.6億(yi) 部;截至2023年1月,國內(nei) 知名地圖調用的北鬥衛星日定位量已超過3000億(yi) 次。基於(yu) 北鬥的手機終端,將包裹派送路徑精確到樓棟、單元,準確率接近99%。

  (相關(guan) 數據來自《新時代的中國北鬥》白皮書(shu) 及2023年4月發布的《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建設與(yu) 發展》報告等 宋美洋、陳 鑫整理)

  (中國軍(jun) 網-解放軍(jun) 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