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死亡人數增加 與7個危險因素有關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強 通訊員陳霞瓊 肖鑫)5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獲悉,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腦與(yu) 類腦智能轉化研究所、上海市麻醉與(yu) 腦功能調節重點實驗室熊利澤教授團隊,首次針對全球缺血性卒中疾病死亡負擔,及其可歸因危險因素進行了全麵和係統的回顧性總結和前瞻性預測。相關(guan) 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yu) 著名國際期刊《神經學》。
據悉,缺血性卒中是導致死亡和殘疾的重要疾病之一。
熊利澤介紹,該項研究工作係統分析了1990年至2019年的30年間,全球204個(ge) 國家和地區的缺血性卒中的負擔現狀及流行病學特征。研究發現,在較低社會(hui) 人口學指數(SDI)水平的不發達地區,年輕人缺血性卒中的增加趨勢更為(wei) 明顯,男性缺血性卒中的死亡負擔一直高於(yu) 女性,且女性的下降趨勢更加明顯,這種差異在未來可能會(hui) 繼續增加。研究還發現,吸煙、高鈉飲食、高血壓、高膽固醇、腎功能障礙、高血糖和高體(ti) 重指數等7個(ge) 危險因素與(yu) 缺血性卒中死亡人數的增加趨勢有關(guan) ,7個(ge) 危險因素控製不足導致的缺血性卒中,主要發生在年齡大於(yu) 80歲的老年患者和SDI水平較低的地區。值得注意的是,高體(ti) 重指數的年輕人群中缺血性卒中的人數呈現增加趨勢。
該研究進一步預測,2020年至2030年,這7個(ge) 危險因素導致的全球缺血性卒中死亡人數將從(cong) 2019年的329萬(wan) 人,增加至2030年的490萬(wan) 人。而且,該項研究還對這7個(ge) 危險因素導致全球疾病死亡人數的情況分別進行了預測。
“缺血性卒中死亡人數的增加以及預測的未來是令人擔憂的。”熊利澤說,該項研究工作對護理資源的分配、醫療保健計劃,以及需要數據支持的中風初級預防幹預措施的發展和實施具有啟示意義(yi) 。此外,減少地區間貧窮以及種族和社會(hui) 經濟不平等現象,對減少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非傳(chuan) 染性疾病非常重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