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味道,認準這些地方(探訪中國傳統優勢食品“地圖”)
進入5月,小龍蝦集中出水,一年一度的“吃蝦季”又紅火開啟。不少內(nei) 行的食客看重產(chan) 地,認準“龍蝦之都”江蘇盱眙、湖北潛江下單。
同樣是初夏時節,中國南方的荔枝已掛滿枝頭,陸續進入商場超市。一些消費者專(zhuan) 挑“中國荔鄉(xiang) ”廣東(dong) 茂名的果子。
還有江蘇陽澄湖大閘蟹、山東(dong) 煙台蘋果、雲(yun) 南野生菌、浙江杭州龍井茶、安徽黃山毛峰……一批中國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的好味道總是讓人印象深刻。近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培育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chan) 業(ye) 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壯大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規模,並明確多項支持政策。
中國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有哪些?“舌尖”幸福如何打造?本報記者為(wei) 您一探究竟。
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原料基地
米麵製品
河南、新疆、內(nei) 蒙古河套地區小麥種植基地;三江平原、鬆嫩平原水稻種植基地等
植物油
黃淮海地區花生種植基地、東(dong) 北地區大豆種植基地、湖南油茶種植基地等
製糖
廣西、雲(yun) 南甘蔗種植基地;新疆北疆、黑龍江、內(nei) 蒙古、河北甜菜種植基地等
水產(chan) 品
福建、山東(dong) 等海水養(yang) 殖基地;江蘇陽澄湖大閘蟹、廣東(dong) 湛江對蝦、海南羅非魚養(yang) 殖基地等
乳製品
內(nei) 蒙古、寧夏牛乳生產(chan) 基地;遼寧娟姍牛乳生產(chan) 基地;陝西、山東(dong) 羊乳生產(chan) 基地等
飲料
廣西桂林羅漢果、海南澄邁咖啡豆、江西贛南臍橙、貴州刺梨種植基地等
製茶
浙江杭州龍井茶、江蘇洞庭山碧螺春茶、安徽黃山毛峰、福建烏(wu) 龍茶、湖北鹹寧青磚茶、廣西六堡茶、雲(yun) 南普洱茶種植基地等
“一方水土養(yang) 一方人”,一批“舌尖”美味極具地方特色
在湖南,三湘四水的廣闊鄉(xiang) 野間,經常可見一片片綠油油的油茶林。這裏產(chan) 出的油茶,在全國各地贏得不少粉絲(si) 。
“世界油茶看中國,中國油茶看湖南。”油茶樹一般在中國長江流域和華南等亞(ya) 熱帶地區栽培。湖南得天獨厚的地質和氣候條件,為(wei) 油茶生長提供天然“土壤”,中國油茶產(chan) 量近一半來自湖南。澄清透亮、清香四溢,當地老茶農(nong) 常說“土壤好、茶樹好、茶油好”。從(cong) 山林間生長,到餐桌上添香,茶油這頗具代表性的產(chan) 品是當地許多農(nong) 人的驕傲。
湖南油茶種植基地,正是《意見》公布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原料基地之一。
相比油茶,大眾(zhong) 更熟知的飲品茶葉同樣優(you) 勢產(chan) 區分明。“我國茶葉生產(chan) 分布於(yu) 20個(ge) 產(chan) 茶省、千餘(yu) 個(ge) 產(chan) 茶縣。各地因發展曆史、環境氣候、風土人情等區別,形成了積澱豐(feng) 厚技能經驗、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區域製茶產(chan) 業(ye)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hui) 會(hui) 長王慶說。
據介紹,目前中國已形成了長江中下遊名優(you) 綠茶、東(dong) 南沿海優(you) 質烏(wu) 龍茶、長江上中遊特色和出口綠茶、西南紅茶和特種茶等具有代表性的茶葉優(you) 勢區域,生產(chan) 集中度達到產(chan) 業(ye) 的80%以上。此外,新疆番茄產(chan) 量占全國總產(chan) 量的90%;海南胡椒麵積和產(chan) 量均占全國的86%以上;雲(yun) 南食用野生菌產(chan) 量在全國遙遙領先……一批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的地位突出。
《意見》公布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原料基地有哪些?從(cong) 米麵製品、水產(chan) 品、加工蔬菜、乳製品、調味品到白酒、飲料、製茶,13大類共百餘(yu) 個(ge) 種植和生產(chan) 基地列入名單。其中,既有江蘇盱眙、湖北潛江小龍蝦養(yang) 殖基地,廣東(dong) 茂名荔枝龍眼蜜源基地,寧夏、青海枸杞種植基地等家喻戶曉的優(you) 勢產(chan) 區,也不乏湖南津市藠頭種植基地,廣東(dong) 英德麻竹筍種植基地,吉林通化野生山葡萄種植基地等頗顯小眾(zhong) 的產(chan) 區。產(chan) 區名單一公布,不少網友笑稱“為(wei) ‘吃貨’提供了按圖索驥的路線圖”。
“一方水土養(yang) 一方人,源遠流長的中華飲食文化滋養(yang) 和催生了大批極具地方特色的‘舌尖美味’。”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hui) 理事長孫寶國說,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的建立,將促進地方食物資源的充分利用,通過多元化的食品供給體(ti) 係為(wei) 食品工業(ye) 的健康轉型夯實根基。
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原料基地建設,保證地方特色食品“原汁原味”
4月7日,湖北省秭歸縣郭家壩鎮王家嶺村,一車車倫(lun) 晚臍橙發往全國各地。
與(yu) 其他品種不同的是,這批倫(lun) 晚臍橙掛果過冬,經過“三青三黃”,曆時12至14個(ge) 月才肯下枝頭。此時麵市的臍橙,吃到嘴裏,甘甜入喉,果肉易化。當地農(nong) 民說“這是吸足了日月精華”。秭歸臍橙,也是享譽八方的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
宜昌蜜桔、秭歸臍橙、清江椪柑——這是湖北宜昌市柑橘產(chan) 業(ye) 的三大招牌。宜昌當地培育柑橘曆史悠久,去年的數據顯示,全國大概每10顆柑橘就有一顆產(chan) 自這裏。宜昌柑橘果實不僅(jin) 供鮮食,還製成罐頭、果汁,全國最大的橘瓣罐頭加工基地也在此落戶。
為(wei) 何強調產(chan) 區?工信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絕大多數食品產(chan) 品以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為(wei) 原料,是第一產(chan) 業(ye) 的直接下遊,與(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有著千絲(si) 萬(wan) 縷的聯係。特別是地方特色食品的原料大部分為(wei) 某一特定區域內(nei) 的優(you) 異、獨特資源,是當地獨有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原料基地建設,能夠推動各地傳(chuan) 統飲食文化和加工工藝傳(chuan) 承發展,保證地方特色食品‘原汁原味’。”該負責人說。
“食品工業(ye) 和農(nong) 業(ye) 關(guan) 係緊密。”中國輕工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張崇和說。比如,水果魚肉是罐頭、飲料的原料,米麵蛋奶是焙烤食品的原料,五穀雜糧是釀酒的原料,甘蔗甜菜是製糖的原料。據統計,輕工業(ye) 50%的行業(ye) 、70%的產(chan) 值涉及農(nong) 業(ye) ,輕工行業(ye) 涉農(nong) 人員近2億(yi) 人。推動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發展,對產(chan) 業(ye) 上下遊均有重要意義(yi) 。《意見》明確提出,加快推動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並將增強優(you) 質原料保障能力作為(wei) 主要任務之一。
產(chan) 區優(you) 勢如何保持擴大?在秭歸常能聽到這樣的故事:一些當地農(nong) 戶是三峽移民,當年搬家時,許多上山的平板車裝的不是家電家具,而是臍橙樹。去年7月,當地一度進入少水時節,為(wei) 了讓臍橙樹及時“喝飽水”,農(nong) 民們(men) 夜裏打著手電筒,在長江邊架起鋼管,引水灌溉;臨(lin) 近入冬,大家又為(wei) 樹幹包上塑料薄膜,防寒保暖……
天時、地利、人和,共同為(wei) 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的形成打下基礎。近年來,隨著食品工業(ye) 快速發展,政策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到2025年,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規模不斷壯大,地域覆蓋範圍進一步拓展
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未來要建成什麽(me) 樣?
“到2025年,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規模不斷壯大,地域覆蓋範圍進一步拓展”“培育5個(ge) 以上年營業(ye) 收入超過1000億(yi) 元的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意見》提出明確目標。
如何實現?
中國確定了多項舉(ju) 措,包括豐(feng) 富原料品種、建設原料供應基地、強化利益聯結機製等。比如,鼓勵地方特色食品生產(chan) 企業(ye) 以訂單農(nong) 業(ye) 等方式,與(yu)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等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形成穩定的協作關(guan) 係,讓農(nong) 民共享全產(chan) 業(ye) 鏈的增值收益。
實踐中,一些地方已經展開多種形式的探索。比如,近期,湖北省秭歸縣郭家壩鎮王家嶺村迎來“盒馬村”的新身份,進一步推進與(yu) 新零售平台盒馬的深入合作。
“我們(men) 在這兒(er) 建立了數字農(nong) 業(ye) 示範村,在種植、采收、品控、物流等每個(ge) 環節都實施標準化、數字化。”盒馬村負責人、三峽辰龍果蔬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總監羅海濤說。
標準化——種植端,為(wei) 保證每顆臍橙的“營養(yang) ”,一棵樹上隻能有三根主枝,每根結果40至50斤;采摘季,要求果農(nong) “一果兩(liang) 剪”,保證臍橙安穩下枝頭。
數字化——盒馬村“長”在山上,但埋在地下的傳(chuan) 感器、附於(yu) 地表的自動噴淋設施、飛在天上的植保無人機,把臍橙樹照顧得很周到。此外,全自動化臍橙光電分選機,一條流水線為(wei) 臍橙做“體(ti) 檢”,糖度數據、果麵瑕疵情況盡在掌握中。“精品橙質優(you) 價(jia) 更高,我們(men) 每畝(mu) 地臍橙能再增收5000元。”現代科技手段,讓當地農(nong) 民嚐到甜頭。
瞄準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建設,不少地方和行業(ye) 也已明確了具體(ti) 舉(ju) 措。比如中國茶葉流通協會(hui) 提出加強現代茶葉生產(chan) 原料基地建設,進行品種改良和茶葉種植管理,加速推進高標準茶葉生產(chan) 基地覆蓋率提升;江蘇明確推動盱眙小龍蝦、陽澄湖大閘蟹、洞庭湖碧螺春茶等種養(yang) 殖基地加強原料品種培育、資源保護利用,打造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產(chan) 品。
孫寶國說,通過傳(chuan) 統優(you) 勢食品產(chan) 區的培育,有利於(yu) 形成以地方食品產(chan) 業(ye) 為(wei) 核心的綜合性產(chan) 業(ye) 鏈,促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聯動發展,延長產(chan) 業(ye) 鏈條,提升產(chan) 品附加值,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共同富裕。
李 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李 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