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五年來受理審查起訴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案件209957件
中新網6月5日電 最高檢5日舉(ju) 行“生態檢察助力美麗(li) 中國建設”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白皮書(shu) (2018-2022)》。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在會(hui) 上介紹,五年來,檢察機關(guan) 共受理審查起訴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案件209957件353223人,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民事檢察案件498件、行政檢察案件62875件、公益訴訟案件394894件,辦案數量均顯著上升。
張雪樵表示,檢察機關(guan) 始終緊盯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重點流域、區域、行業(ye) 加大辦案力度,綜合運用“四大檢察”職能,守護國家利益和社會(hui) 公共利益。
持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最高檢連續三年與(yu) 公安部、生態環境部聯合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汙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zhuan) 項行動,期間共批準逮捕涉嫌汙染環境罪2250餘(yu) 件4210餘(yu) 人,起訴3068件7270人。部署開展“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守護海洋”“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等專(zhuan) 項監督活動,集中力量打好重點領域損害公益問題的攻堅戰、持久戰。
積極推進長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最高檢聯合相關(guan) 部門部署開展“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zhuan) 項整治行動”“攜手清四亂(luan) 保護母親(qin) 河”“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等專(zhuan) 項行動。五年來,共辦理長江流域汙染環境犯罪案件3900餘(yu) 件10400餘(yu) 人、非法捕撈水產(chan) 品犯罪案件16200餘(yu) 件26600餘(yu) 人,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61600餘(yu) 件;黃河流域汙染環境犯罪案件2900餘(yu) 件7800餘(yu) 人、非法捕撈水產(chan) 品犯罪案件5000餘(yu) 件8100餘(yu) 人,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26600餘(yu) 件,相關(guan) 違法犯罪得到明顯遏製。
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最高檢積極回應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切,加強調查研究,會(hui) 同最高法發布《關(guan) 於(yu) 辦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明確相關(guan) 犯罪定罪量刑標準,解決(jue) 涉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案件的處罰規則等重大實踐爭(zheng) 議問題,更好實現罪責刑相適應。解釋施行後,涉相關(guan) 動物案件下降70%以上。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召開之際,最高檢專(zhuan) 題發布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指引各地辦案實踐。
積極助力礦產(chan) 資源保護。最高檢聯合公安部、中國海警局部署開展打擊整治盜采海砂違法犯罪專(zhuan) 項行動,保障海洋生態安全。分別專(zhuan) 題發布依法整治非法采礦刑事典型案例4件、公益訴訟典型案例8件,有效指導案件辦理。
堅決(jue) 守護農(nong) 用地保護紅線。全麵落實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嚴(yan) 格保護耕地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從(cong) 嚴(yan) 打擊非法占用農(nong) 用地違法犯罪,深化對耕地“非農(nong) 化”“非糧化”等問題的督促整治,守護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最高檢發布4件檢察機關(guan) 依法保護黑土地典型案例,切實把黑土地這個(ge) “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
強化法律監督。五年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提前介入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案件1899件,立案監督10020件,撤案監督8049件,建議行政機關(guan) 移送9177件,追捕2771人,追訴7130人,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shu) 11358份,糾正審判活動違法1601件,切實防止和糾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等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