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創新!蘇劇改編電影,《國鼎魂》如何贏得觀眾的心?

發布時間:2023-06-06 15:0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近日,由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辦的“青銅史·傳(chuan) 奇曲·江南影——蘇劇電影《國鼎魂》研討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專(zhuan) 家們(men) 結合蘇劇原作和影片創作手法,分別就主題立意、人物塑造和片中蘊含的民族精神等方麵進行了探討。

  據介紹,蘇劇是蘇州的特有劇種,距今已有近四百年曆史,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和昆曲、評彈並稱為(wei) 蘇州藝壇“三朵花”。 電影《國鼎魂》改編自同名蘇劇,以蘇州潘氏一族尤其是潘達於(yu) 保護並捐贈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為(wei) 主線,描繪了華夏子孫重禮崇文、守護文脈的家國情懷,譜寫(xie) 了一曲為(wei) 國護寶、九死不悔的“時代正氣歌”。目前影片已經拿到公映許可證,即將和全國觀眾(zhong) 見麵。

  各位主創分享了影片創作拍攝的經曆和感受。該影片領銜主演王芳表示,蘇劇藝術門檻相對較高,能把劇目搬到大銀幕上是戲曲演員非常向往的事情,“希望能通過這部影片讓更多觀眾(zhong) 了解蘇劇,了解蘇州潘氏一族為(wei) 國護寶的故事。”

  戲曲電影講究手眼身法步的結合,為(wei) 了更全麵地展現蘇劇魅力,導演藍天在創作中嚐試了大量的運動鏡頭,他說,“我們(men) 通過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的變化和過度,非常柔緩地去表現這些運動鏡頭,希望能夠盡可能展現蘇劇在手眼身法步各個(ge) 點上的魅力。”

  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俞劍紅表示,《國鼎魂》選擇了女性角色來承擔家國情懷和民族命運,具備一定的創新性。“女主角從(cong) 平凡到不平凡的轉變,呈現出了驚人的能量、勇敢和智慧,尤其是影片最後舍身護鼎的處理,充分展現出了她臨(lin) 危不懼的堅定信念,非常的極致化。”

  著名劇作家、導演龔應恬認為(wei) 《國鼎魂》作為(wei) 一部戲曲影片,承載了曆史、文化和情感的擔當,是一部製作精良、思想精深的好作品,“影片通過一個(ge) 蘇州故事映射出家國情懷,以電影和戲曲的結合展現了漫長的曆史,從(cong) 三次護寶到最後獻寶,難度和完成度都很高。”

  研討會(hui) 上,蘇劇和電影結合所體(ti) 現出的藝術特色得到了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的一致認可。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電影《國鼎魂》將蘇劇搬上大銀幕,充分展現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用光影將戲曲審美特色與(yu) 園林美景、江南文化融為(wei) 一體(ti) ,展現了個(ge) 體(ti) 追求與(yu) 民族複興(xing) 之間的緊密聯係,是一部高立意、有巧思且展現中國審美風範的精巧之作,具有極高的審美價(jia) 值。

  在北京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研究中心主任陸紹陽眼中,《國鼎魂》將蘇劇改編成電影具有多重意義(yi) ,“第一,在電影的幫助下,蘇劇能夠傳(chuan) 播得更廣;第二,蘇劇在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的幫助下能夠更加貼近觀眾(zhong) 尤其是年輕觀眾(zhong) ;第三,將蘇劇改編成電影,蘇劇表演藝術家在舞台上的高光形象能夠永遠流行。”(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