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僑界建言獻策“支招”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新網上海6月14日電(範宇斌 潘良蕾)當前,如何進一步支持和促進企業(ye) 創新開拓、高質量發展?上海市僑(qiao) 聯13日在浦東(dong) 後灘舉(ju) 辦僑(qiao) 界建言獻策工作研討交流會(hui) ,邀請上海市政協僑(qiao) 聯界別政協委員、僑(qiao) 界建言智庫成員開展調研交流。
為(wei) 企業(ye) 提供充分的法治保障,是與(yu) 會(hui) 委員、專(zhuan) 家普遍關(guan) 注的一個(ge) 話題。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喬(qiao) 文律師事務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主任韓璐認為(wei) ,“健全的法治體(ti) 係能夠保障不同市場主體(ti) 間的公平,給民營企業(ye) 家帶來可靠的預期。”她建議,減少同案不同判的情況,增強同案同判能力,特別是加大司法適用的標準性、統一性力度;探索建立企業(ye) 合法權益補償(chang) 救濟機製,客觀看待企業(ye) 在改革過程中因政策變化等出現的糾紛和問題。
“最好的營商環境就是法治,應更多依靠法治手段解決(jue) 矛盾和問題。”上海市僑(qiao) 聯海外委員、上海達之路控股集團董事長何烈輝建議,改進“一網通辦”流程,提供必要的人工答疑等服務;在企業(ye) 注冊(ce) 等具體(ti) 工作流程中,進一步提高效率。
“讓監管機構真正尊重被監管對象的意見。”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方達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huo) 人齊軒霆說,在相關(guan) 政策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必須充分收集企業(ye) 家的意見。“政府出台的政策應與(yu) 市場、企業(ye) 家‘同頻共振’,政策製定要更多收集來自市場、企業(ye) 一線的反饋,真正做到有效果。”
在這方麵,上海市政協委員、香港捷豐(feng) 集團董事總經理姚珩認為(wei) ,目前亟待解決(jue) 兩(liang) 個(ge) 問題:一是提升基層部門服務意識和水平,二是強化政策的可持續性。作為(wei) 上海市僑(qiao) 聯青年總會(hui) 會(hui) 長,他希望匯聚青委會(hui) 力量,針對這些問題加強調研,“特別是多聽僑(qiao) 青企業(ye) 的聲音,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找到好的提案方向。”
在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理財周刊》副總編黃羅維看來,要進一步構建良好的創新環境,包括文化環境、服務環境、監管環境等,讓更多的企業(ye) 通過相應評價(jia) 體(ti) 係參與(yu) 創新、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同時,充分發揮上海優(you) 勢,包括製度優(you) 勢、自由貿易試驗區、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政策等,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會(hui) 上,與(yu) 會(hui) 人員還圍繞跨境電商、績效考核、就業(ye) 市場、注冊(ce) 服務、企業(ye) 合作、法律服務等進行交流。
“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事關(guan) 全局,僑(qiao) 聯將廣泛宣介形勢政策,提振僑(qiao) 企發展信心,積極反映僑(qiao) 企意願,做好建言獻策工作。”上海市僑(qiao) 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齊全勝表示,建言獻策要注重反映真實、具體(ti) 、典型案例,舉(ju) 一反三提出改進建議,並持續推動問題有效解決(jue) ,以切實助力僑(qiao) 企發展,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