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專家借3D打印重拚顱骨 狹顱症男嬰“舟形”頭複圓
中新網上海6月15日電(記者 陳靜)一個(ge) 出生不久的小寶寶青青(化名)頭是舟狀的,而且脾氣逐漸變得暴躁。原來這是狹顱症在作祟。
狹顱症不僅(jin) 讓孩子容貌受損,還會(hui) 導致腦功能障礙。記者15日獲悉,通過對顱骨的3D打印重塑,上海專(zhuan) 家為(wei) 青青重新“定製”顱骨,並通過手術“拚接”,幫青青恢複了圓形的頭顱。
狹顱症又稱顱縫早閉或顱骨狹窄症,是一個(ge) 或多個(ge) 顱縫在嬰幼兒(er) 時期因提前閉合造成顱腔狹小、畸形以及腦發育受限等疾病的統稱。這種病其實並不罕見。在世界範圍內(nei) ,每2000名到2500名出生嬰兒(er) 中就有1例發生,在先天性顱頜麵畸形中位居第二位,僅(jin) 次於(yu) 唇齶裂畸形;且男性患者比女性多見,占患者總數的60%-80%。
據孩子媽媽介紹,青青滿月時首次發現孩子額骨突出,頭顱外形出現異常,當時並未在意,以為(wei) 長長就好了。但隨著孩子月齡增長,額骨突出的情況不僅(jin) 沒有好轉,反而愈發明顯。這對夫妻帶著孩子到當地多家醫院求助,結論都是:隨訪觀察。據悉,青青10個(ge) 月大時就診頭顱CT提示兩(liang) 側(ce) 額顳骨交界處稍凹陷;11個(ge) 月大時複查發現,孩子的前額部窄小、變尖,前囟基本閉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er) 神經外科副主任王曉強15日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綜合考慮孩子的病史和初步檢查結果,孩子並不僅(jin) 僅(jin) 是頭型難看,而是得了狹顱症。將青青收治入院後,王曉強與(yu) 小兒(er) 神經外科主任馬傑多次溝通交流,共同商榷手術方案。王曉強告訴記者,狹顱症手術的首要目標是解除顱內(nei) 高壓,其次是恢複頭顱原型。專(zhuan) 家們(men) 立即通過頭顱CT三維重建和頭顱MRI檢查,為(wei) 孩子製定最適合的手術治療方案。
在術前,王曉強根據患兒(er) 的影像數據,對顱骨進行了3D打印重塑,得到一個(ge) 1:1的樹脂模型。在模擬手術操作中,醫生發現,患兒(er) 的眼眶比正常孩子短窄,從(cong) 術後美容的角度考慮,效果不能達到最佳。然而要解決(jue) 眼眶的問題,就需要卸眶之後再對眼眶重新拚接,相比手術常規操作會(hui) 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王曉強決(jue) 定走更難的路——卸眶重組。
手術過程中,醫生們(men) 發現患兒(er) 顱壓力很高,打開顱骨後,患兒(er) 的骨頭有多發壓痕,部分骨質菲薄。整個(ge) 手術持續5個(ge) 小時。醫生們(men) 將患兒(er) 眼眶以上顱骨整體(ti) 拿下,曆經截骨、造縫等一係列環節過程,孩子畸形舟狀頭變成了正常的圓頭。手術後第二天,青青病情平穩轉入普通病房,也不易哭鬧了。
王曉強指出,狹顱症目前無特殊藥物治療,隻能采取手術方式。目的是擴大顱腔,緩解顱內(nei) 壓,使腦組織能夠正常發育,保護視力,同時改善容顏。這位專(zhuan) 家表示,對於(yu) 狹顱症患者,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同的月齡,有不同治療方式可選擇。狹顱症的治療,要兼具小兒(er) 神經外科和整形外科特點,采取個(ge) 體(ti) 化治療,才能改善孩子容顏,恢複顱腦功能。(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