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夜訪森林十年如一日:“樹醫”高效治蟲還林健康

發布時間:2023-06-16 11:2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吉林6月15日電 (記者 石洪宇)傍晚時分,37歲的仲昭輝準備再次和兩(liang) 位同事去“探山”。拉緊防蚊罩、帶好給樹木診斷治療的“器械”,他們(men) 便一頭鑽入密林。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我們(men) 這行也一樣。”仲昭輝隨手撿起樹葉,其已被害蟲啃食過半。他記錄準確位置、觀測樹木狀況,再通過一套複雜的公式,初步診斷這片林子的“症狀”。“自然有一套獨特的免疫機製,這裏隻需進一步觀察即可。”天色已暗,仲昭輝帶領隊伍繼續向山上攀登。

  仲昭輝是吉林森工紅石林業(ye) 有限公司森防檢疫站測報科科長。從(cong) 業(ye) 的10多年裏,他和同事們(men) 一起護衛著近300000公頃的森林,幫助它們(men) 對抗“病魔”。

  仲昭輝會(hui) 率先發現、確認森林疾病“症狀”,並進行早期介入。每年從(cong) 4月末開始,他便和同事頻繁夜間“出診”——蟲子和野生動物一樣,都喜歡晚上出沒。

  夜晚的山林中,野生動物活動頻繁,時常有蛇攔住去路。三人用燈光、棍棒、“叢(cong) 林經驗”保護自己。

  炎炎夏日正是森林病蟲害的高發期。仲昭輝和同事腳步不停,終於(yu) 在深夜抵達目標區域。近些年,他們(men) 的主要“敵人”是栗山天牛——這是在吉林省較為(wei) “流行”的蛀蟲,對森林傷(shang) 害極大。“這種害蟲的孵化期很長,從(cong) 幼蟲開始啃食樹木,整個(ge) 生命周期都在危害森林。”仲昭輝說,他們(men) 能做的就是提升“診斷”和“治療”水平。

  仲昭輝和同事展開燈誘滅蟲裝置,特定波段光瞬間吸引大量害蟲。隨後,他們(men) 以光源為(wei) 中心,尋找樹木下方的木屑,通過顏色等特征判斷栗山天牛在這片森林的生長期。

  經過簡單滅蟲後,仲昭輝和同事放倒一棵已被駐空的樹木,並截取一段帶回實驗室進行飼養(yang) 、觀察。為(wei) 下一步的“治療”提供依據。

  森林代表著希望和生命力,仲昭輝每年都與(yu) 山林為(wei) 伴6個(ge) 多月。他認為(wei) ,這是自己義(yi) 不容辭的責任。

  仲昭輝介紹,雖然林區廣闊,但護林員和他們(men) 緊密配合,周邊的居民也會(hui) 主動報告病蟲害情況,森林“安全保護網”因此實現了最大化。

  近些年,中國蓬勃發展的互聯網及無人機技術,也應用到了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當中。

  在山下的日子裏,仲昭輝正在忙著練習(xi) 無人機操控、測繪技術以及航拍、視頻製作等技術。“我的願望是讓森林永遠健康,永遠保持活力。”(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