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考生迎“烤”驗 試卷體現北京元素、關注素養達成
中新網北京6月25日電 (記者 杜燕)2023年北京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6月24日開考,北京市22.4萬(wan) 考生進入考試時間。天氣炎熱,各考點為(wei) 教室提前降溫。專(zhuan) 家分析,今年的語文試卷體(ti) 現了北京元素和首都氣象,尤其作文提示學生不僅(jin) 要讀北京的“有字書(shu) ”,還要讀北京的“無字書(shu) ”,拓展觀察北京的視角;數學試卷關(guan) 注素養(yang) 達成情況,創設適切的真實情境,體(ti) 現應用性、探究性和綜合性,助力寫(xie) 好“雙減”後半篇文章。
為(wei) 期三天的2023年北京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6月24日正式開考。其中,參加初三年級初中學考考生約10.8萬(wan) 人,全市共設置18個(ge) 考區,226個(ge) 考點,3792個(ge) 考場;參加初二年級初中學考考生約11.6萬(wan) 人,全市共設置了18個(ge) 考區,225個(ge) 考點,3782個(ge) 考場。
6月24日中考第一天,早上7點10分,在陳經綸中學安園校區考點外,陸續趕到的考生按班級排好隊,秩序井然準備進場。初三班主任老師和任課老師都穿起紅色衣服,為(wei) 考生加油助威。有班主任老師將“中考必勝”的小標語貼在每名同學的胸前,期望考生們(men) 金榜題名。考點外,不僅(jin) 老師們(men) 盛裝出席,現場很多媽媽家長穿上各式各樣的旗袍,祝願孩子們(men) “旗開得勝”。
連續三天,北京出現高溫天氣。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實行“一點一策”,針對每個(ge) 考點製定發電車應急預案,提前完成應急發電車部署。做好高溫等異常天氣應對準備,提前儲(chu) 備部分應急物資。
為(wei) 確保考生順暢出行,北京地鐵公司推出多項服務為(wei) 乘客送“清涼”,加強設備溫度巡視檢查,做好降溫措施,確保高溫天氣服務設備運行良好。同時,提前梳理車站周邊考點信息,在考點周邊車站為(wei) 考生準備文具袋、糖果、防暑降溫藥品等,便於(yu) 考生有需求時取用。
各考點工作人員以及考點外的交警、醫護人員、誌願者等做好保障,護航中考。有些考點貼心地架起了連廊,一直通向各個(ge) 考場,為(wei) 考生遮陽擋雨,營造安全舒適的考試環境。
今年的試卷有何特點?專(zhuan) 家分析,2023年北京市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語文試題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ang) 的表現,突顯北京特色,在試題內(nei) 容、結構、難度、題型等方麵,穩中求進,助力“雙減”。尤其是試卷充分體(ti) 現了北京元素和首都氣象,基礎運用的材料涉及北京博物館之城的建設,引導學生關(guan) 注北京城市發展的新動向;非連續性文本中北京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成果展現了北京市民的新麵貌;作文提示學生不僅(jin) 要讀北京的“有字書(shu) ”,還要讀北京的“無字書(shu) ”,拓展了觀察北京的視角。
專(zhuan) 家認為(wei) ,2023年北京市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數學試題的命製,突出對“四基”“四能”的考查,關(guan) 注素養(yang) 達成情況,注重內(nei) 容的結構性,突出整體(ti) 性,創設適切的真實情境,體(ti) 現應用性、探究性和綜合性,助力寫(xie) 好“雙減”後半篇文章。
專(zhuan) 家指出,數學學科鞏固以往考試內(nei) 容改革成果,積極發揮試題育人功能,保持了試卷的基礎性、綜合性、實踐性的特色。以素養(yang) 為(wei) 導向,堅持創設符合學生特點的情境,考查主幹知識,考查核心能力,考查基本思想,考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同時,數學學科緊密聯係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適切的素材,引導教學回歸課堂,引導教師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
根據安排,6月24日上午至26日上午,初三年級考生進行初中學考,考試科目為(wei) 語文、數學、物理、道德與(yu) 法治、外語、化學和曆史共7個(ge) 科目;26日下午,初二年級考生進行初中學考,考試科目為(wei) 地理和生物2個(ge) 科目考試。
氣象部門提示,考生和家長須做好防暑降溫措施,場外等候時勤補水,如有中暑跡象應盡快就醫。注意飲食安全,不要過多吃冷飲,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根據北京教育考試院此前發布的時間安排,7月9日12:00將公布初三學考成績及分數段人數統計。同時,當天13:30-16:30,初三學考考生查分。7月10日-11日為(wei) 專(zhuan) 業(ye) 加試時間。7月13日至17日為(wei) 中招誌願填報時間。另,7月12日12:00將公布初二學考成績,當天13:30-17:00初二學考考生查分。(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