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珍稀丹霞梧桐首次實現整群異地遷種 落戶華南國家植物園

發布時間:2023-06-25 15:1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韶關(guan) 6月24日電 (王堅 王子傑)記者24日從(cong) 韶關(guan) 市丹霞山管委會(hui) 獲悉,被緊急運送至華南國家植物園(下稱“華南植物園”)的7株韶關(guan) 丹霞梧桐近日已萌發新芽新葉,標誌著丹霞梧桐崖壁原生種群首次以整株整群的方式遷地種植獲得成功。

  據韶關(guan) 市丹霞山管委會(hui) 介紹,這是丹霞梧桐崖壁原生種群第一次以整株整群的方式遷地種植。華南植物園此前已向丹霞山申請移植丹霞梧桐原生植株進行科研觀測,其專(zhuan) 家團隊已提前選擇地勢較高、陽光、排水較好的斜坡區域,將丹霞山紅壤填入樹洞底部,再將丹霞梧桐種下地。

  據中山大學丹霞山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科考組調查表明,丹霞山已知高等植物220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仙湖蘇鐵、中華水韮(據曆史記錄)兩(liang) 種,二級保護植物有丹霞蘭(lan) 、丹霞梧桐等29種;在丹霞山已發現特有植物27種,其中彭華柿、黃進報春苣苔、景蘭(lan) 景天、丹霞單支竹等20個(ge) 新種均為(wei) 2018年以來中山大學和華南植物園的專(zhuan) 家團隊調查發現。

  據了解,近年來華南國家植物園分類團隊、竹子團隊和特有物種遷地保育團隊就和丹霞山開展了持久深入的合作,不僅(jin) 對丹霞蘭(lan) 、丹霞山剛竹、丹霞單支竹、小麻竹、丹霞鐵角蕨、霞客麟毛蕨植物新種的發現有突出貢獻,還開展了丹霞山竹類植物調查、蘭(lan) 科植物調查、蕨類植物調查等工作。

  此外,丹霞山國家公園籌備工作正有序推進,目前中山大學、廣東(dong) 省地質調查院和廣東(dong) 省文物考古科學研究院分別承擔其生態和生物多樣性、地質和地貌多樣性、文物和文化多樣性的科學考察、價(jia) 值評估等相關(guan) 工作。(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