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北岸農田“托管所”:小農戶實施“現代農業”穩增收
中新網青海門源6月30日電 題:青海湖北岸農(nong) 田“托管所”:小農(nong) 戶實施“現代農(nong) 業(ye) ”穩增收
作者李雋
6月末,高原的夏天才姍姍來遲,在位於(yu) 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看著眼前綠意盎然的土地,泉口鎮牙合村的農(nong) 機手陳永壽充滿了成就感。
陳永壽是一名老“機手”,自己家裏有兩(liang) 台拖拉機和一台收割機。往年,他都是種完自己家的地,利用空閑時間幫其他農(nong) 戶照看小塊的農(nong) 田。
“今年春播咱們(men) 村的絕大多數村民選擇把土地托管給合作社,從(cong) 種到收都不用操心。”陳永壽說,從(cong) 2022年他就以農(nong) 機手的身份和青海東(dong) 筱生態農(nong) 業(ye) 服務有限公司聯合起來,共同為(wei) 農(nong) 戶提供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服務。
“以前單幹時,隻能進行單環節托管服務,現在和公司聯合後,能進行全程托管服務了,光翻地的收益就翻了一倍,從(cong) 8000元增加到了16000元。”陳永壽說,自從(cong) 和公司聯合後服務麵積增加了200畝(mu) 。
陳永壽所說的青海東(dong) 筱生態農(nong) 業(ye) 服務有限公司是門源縣首家由合作社創辦的公司,近年來,該公司積極聯合農(nong) 民合作社、家庭農(nong) 牧場及農(nong) 機服務大戶開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全程托管服務,逐步形成了“農(nong) 資+科技+農(nong) 機+服務”的土地托管模式。
“我們(men) 一般是做全程托管服務,但也會(hui) 根據農(nong) 戶的實際需求采取‘點餐式’托管服務,根據農(nong) 戶所選項目定時上門服務,完成後農(nong) 戶驗收合格再支付服務費用,生產(chan) 的糧食也由農(nong) 戶自主分配,充分保障了農(nong) 戶的自主選擇權。”青海東(dong) 筱生態農(nong) 業(ye) 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國勝介紹。
“通過開展半托管、全托管等多樣化服務,2022年門源縣實現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服務麵積15.4萬(wan) 畝(mu) ,服務小農(nong) 戶1.14萬(wan) 戶,服務營業(ye) 收入達1328萬(wan) 餘(yu) 元。”門源縣農(nong) 村經濟經營服務站站長李學文介紹。2021年,門源縣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確定為(wei) 全國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創新試點,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成效明顯。
目前門源縣共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服務主體(ti) 85家,通過以強聯弱、以大帶小的方式,公司、農(nong) 民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等密切合作,既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又提高了現代化水平,促進小農(nong) 戶與(yu) 現代農(nong) 業(ye) 有機銜接,推動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進一步發展。
東(dong) 川鎮尕牧龍下村萬(wan) 家順種植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萬(wan) 成寶說:“以東(dong) 川鎮孔家莊村為(wei) 例,以前每家每戶地塊分散,我們(men) 托管是東(dong) 家跑完跑西家,小塊地裏大型機械都轉不過來,費時又費力,現在打破了地塊界限後,大型機械都能用得上。”。
田裏農(nong) 機轟隆,萬(wan) 成寶卻可以坐在家裏,從(cong) 手機上輕鬆獲取耕作的具體(ti) 情況。“你瞧,今天機手在哪裏耕作,一天完成了多少麵積,都能從(cong) 這裏看到。”萬(wan) 成寶從(cong) 手機上打開了一款可以智能化監管的應用程序,一邊演示,一邊向記者介紹,“為(wei) 了實現全程監管,我們(men) 也用上了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給14台農(nong) 機裝上了北鬥導航定位係統,方便監管和統計。”
“從(cong) 種到收,需要經過摟草、深翻、噴藥、耙地、播種、收割等8道工序,社會(hui) 化服務的收費標準為(wei) 114元,而市場機械作業(ye) 費則為(wei) 153元,這樣算來,每畝(mu) 可降低成本39元。”門源縣北山興(xing) 源農(nong) 工貿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吳世榮說,油菜、青稞種植規模化經營後的產(chan) 品數量大、品質好,可批量競價(jia) 出售,農(nong) 戶零星出售油菜每公斤售價(jia) 僅(jin) 為(wei) 5.2元,但由合作社批量銷售油菜的價(jia) 位可達每公斤5.6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