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 部署安排農業防災減災工作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官網4日消息,近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會(hui) 同水利部、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堅持問題導向,分區分類指導,細化實化措施,千方百計奪取秋糧和全年糧食豐(feng) 收。
《通知》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抓好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的責任擔當。今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開局之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任務繁重,確保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具有特殊重要意義(yi) 。各地區各有關(guan) 部門要清醒認識做好今年抗災奪豐(feng) 收保安全的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係統謀劃各項防範舉(ju) 措,做好充分應對準備,切實將這項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實。
《通知》表示,要加強災害風險預報預警和災情監測調度。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水利、應急管理、氣象等部門要加強應急值守,關(guan) 鍵時期、關(guan) 鍵崗位堅持全天候值班製度,持續開展災害性天氣預測預報,提供全鏈條、精細化、定製式氣象服務,將天氣預報和災害風險預警到縣市、到鄉(xiang) 村。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電視、自媒體(ti) 、12316等渠道,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和技術措施,確保做到預警信息到戶、防禦措施到田。要加密災情調度,實行周調度、月會(hui) 商、重大災情及時報告製度,準確掌握雨水情、墒情、苗情和災情,科學評估災害影響,適時啟動應急響應。
《通知》強調,要分區分類做好災情防範應對。各地各有關(guan) 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完善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預案,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根據作物生長發育進程,製定防災減災技術意見;在作物生長發育關(guan) 鍵時期,力量要壓到一線,分區包片推進防災減災穩產(chan) 增產(chan) 措施落實到戶到田;災害發生後,組織應急作業(ye) 服務隊及時抗旱排澇、搶收搶烘。水利部門要科學精細調度水利工程,有效防禦江河洪水,最大程度減輕洪澇災害損失;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統籌做好蓄水保水,積極儲(chu) 備抗旱水源,強化抗旱水源統一調度和灌區灌溉排水管理,因地製宜采取應急調水、打井取水等措施,保障農(nong) 業(ye) 灌溉用水。應急管理部門要做好救援救災物資準備,及時啟動應急響應,開展防汛抗旱應急救援,組織做好災害救助。氣象部門要及時發布氣象預警信息,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e) 。
《通知》表示,要加強政策支持和物資隊伍保障。加強與(yu) 財政部門溝通協調,積極爭(zheng) 取政策、資金、物資支持;災害發生時,迅速調度農(nong) 業(ye) 受災情況,爭(zheng) 取農(nong) 業(ye) 防災救災資金,及時啟動農(nong) 業(ye) 保險理賠工作,支持農(nong) 民及時開展災後生產(chan) 恢複。強化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應急服務隊伍能力建設,建立抗災機具等物資儲(chu) 備台賬,及早檢修設施機具,引導農(nong) 機合作社、植保合作社等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做好抗災救災準備。及早做好用肥、用藥、用種等農(nong) 資需求調度,搞好生產(chan) 儲(chu) 備,加強餘(yu) 缺調劑,強化質量監管,保障生產(chan) 需求。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電視、報紙等平台,及時解疑釋惑,廣泛開展政策宣傳(chuan) 和技術培訓,普及重大農(nong) 業(ye) 氣象災害影響和科學避災防災抗災技術措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