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題”期待“涼策” “小哥”高溫津貼勿變“衝單獎勵”
有的外賣騎手沒聽說過高溫津貼,有的因沒完成送單量拿不到這筆“關(guan) 懷金”——
【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高溫保障·“烤題”期待“涼策”①】“小哥”高溫津貼勿變“衝(chong) 單獎勵”
本報記者 盧越
編者按
當前,我國多地高溫天氣持續,京津冀氣溫屢破曆史極值。酷暑之下,許多外賣騎手、快遞員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依然奔波在大街小巷,堅持工作。由於(yu) 互聯網平台用工形式靈活,從(cong) 業(ye) 者的勞動用工形式較為(wei) 複雜,其從(cong) 事的業(ye) 態也具有一定特殊性,使得他們(men) 的高溫權益保障還麵臨(lin) 新“烤題”。比如,“小哥”們(men) 能不能領高溫津貼、算法如何讓“小哥”們(men) 更安全、他們(men) 還可以享有哪些高溫權益保障,等等。
高溫來襲,高溫權益保障和關(guan) 懷也要適應新情況、滿足新需求。今日起,本版推出《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高溫保障“烤題”期待“涼策”》係列報道,試圖通過深入的采訪和調查研究,探尋當下高溫極值背後的權益保障“新解法”。敬請關(guan) 注。
6月上旬的一天,北京的外賣騎手付青飛正在送單,突然發現一隻眼睛看不清路了。後來他看到有關(guan) 熱射病的新聞,對照症狀才發現,原來自己中暑了。
付青飛專(zhuan) 挑13時~15時接送單。本想著趁這一時段許多騎手回家休息,自己可以多接點單,沒想到中暑後反而歇了好幾天。
進入6月以來,北京多次發布高溫預警,最高氣溫多次達到40℃以上。《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對高溫天氣戶外勞動者的保障標準進行了界定。外賣騎手、快遞員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長時間在戶外工作,他們(men) 能否領到高溫津貼?“清涼權益”該如何保障?
“更像是一種‘衝(chong) 單獎勵’”
7月10日,北京又迎來新一輪高溫天氣。上午10時半,26歲的外賣騎手邵永波灌滿一大瓶水,出門工作。一天下來,他能喝掉兩(liang) 瓶2升的水。14時~17時,他回出租屋睡覺,“太熱了,不願意跑”。
按照《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cong) 事室外露天作業(ye) 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這筆錢,外賣騎手、快遞員等“小哥”們(men) 能否領?怎麽(me) 領?
快遞員劉康和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每年7~9月,公司會(hui) 隨工資固定發放一筆高溫津貼,一個(ge) 月100多元,此外還準備了飲料、藿香正氣水等。
相比於(yu) 快遞行業(ye) ,外賣騎手工作時間很難調整,一天中最熱的午高峰時段,往往也是他們(men) 最繁忙的時候。《工人日報》記者隨機采訪了10名外賣騎手,大多數騎手表示沒聽說過高溫津貼。
“‘高溫關(guan) 懷金’算嗎?”邵永波問。他告訴記者,平台會(hui) 在一定時段發放這筆補貼,但領取條件是在這一時段完成一定送單量,“更像是一種‘衝(chong) 單獎勵’”。
記者在邵永波的接單頁麵上看到,7月9日的一項活動顯示,10時~14時有三檔獎勵,完成第一檔22單獎勵22元。當天是個(ge) 周日,“沒啥單”,邵永波隻完成了9單。14時~17時也有獎勵活動,完成5單可領9元,但這正趕上他回家睡覺的時段。這天,他沒有拿到“高溫關(guan) 懷金”。
33歲的王亮來自河北邯鄲,在北京做外賣騎手4年。7月10日10時~18時,王亮完成22單,拿到了72元“天氣補貼”。但他發現,有時候上線接單的騎手一多,就把補貼的價(jia) 格“打下來了”。
遼寧大學法學院教授王素芬一直關(guan) 注“小哥”們(men) 的權益保障問題。在她看來,勞動者能否享受高溫津貼,核心要素應當是氣溫標準和是否實際履行勞動給付義(yi) 務,而不應包括平台企業(ye) 所附加的工作量標準。“也就是說,外賣騎手送單量不能成為(wei) 他們(men) 是否享受高溫津貼的條件”。
高溫關(guan) 懷需要找到“新解法”
“互聯網平台用工形式靈活,使得從(cong) 業(ye) 者的勞動關(guan) 係認定較為(wei) 複雜,包括高溫津貼在內(nei) 的一係列權益保障問題都較為(wei) 突出。”王素芬說。
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高溫津貼是工資的組成部分,發放高溫津貼的義(yi) 務主體(ti) 是“用人單位”。王素芬告訴記者,外賣騎手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享受高溫津貼的前提,是要確認勞動關(guan) 係,而實踐中這正是一大難題。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範圍認為(wei) ,對於(yu) 外賣騎手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來說,權益保障的義(yi) 務主體(ti) 並不明確。
“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的相對方較為(wei) 複雜,眾(zhong) 包模式通過平台可直接注冊(ce) ,但專(zhuan) 送模式則涉及第三方甚至是異地的第三方。因此,由誰對其承擔高溫下的特殊勞動保護義(yi) 務,在實踐中容易引發爭(zheng) 議。”範圍說。
“在權益保障的落實上也存在難點。”範圍進一步解釋,不同於(yu) 傳(chuan) 統用工,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接單與(yu) 否以及接單多少並不固定,因此,如何確定他們(men) 的權益水平還有困難。此外,外賣騎手所從(cong) 事的業(ye) 態具有特殊性,越是高溫等極端天氣,訂單任務越多。如果嚴(yan) 格按照《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就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ye) ,這必然對平台業(ye) 務有極大的影響。
麵對新情況、新問題,高溫關(guan) 懷需要找到“新解法”——這是受訪專(zhuan) 家學者的一致觀點。
“可將勞動基準的適用範疇擴大,不再拘泥於(yu) 對勞動關(guan) 係的認定,將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路徑從(cong) ‘勞動關(guan) 係’轉向‘勞動權益’,讓這一群體(ti) 都可以享有高溫津貼。”王素芬說。
範圍認為(wei) ,應該更加精確地界定戶外露天工作的具體(ti) 情形,這樣可以更加合理地設定平台的義(yi) 務。此外,還可以依托技術能力,引導和鼓勵平台企業(ye) 建立更加全麵的防暑降溫方案,比如高溫天氣下的搶單、送單以及津貼規則等。
形成合力保障高溫下的健康權
“高溫津貼隻是一種經濟代償(chang) 方式,回歸本質來看,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保障勞動者的健康權。”王素芬說,平台企業(ye) 及政府、工會(hui) 、社會(hui) 諸多方麵,應形成合力給予外賣騎手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更好的從(cong) 業(ye) 條件。
“平台企業(ye) 可升級高溫保護應急機製,通過平台算法將各配送區域的配送範圍予以相應調整,優(you) 化取送餐路線,降低配送難度,減少騎手暴露在戶外的時間。”王素芬說,“同時,平台企業(ye) 還可以搭建城市中的防暑驛站網絡,為(wei) 騎手備好防暑降溫物資,通過騎手跑單App推送附近防暑驛站位置等實用信息。”
上海的外賣騎手宋增光,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他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平台企業(ye) 已建設騎士驛站,備有微波爐、飲水機、應急藥箱。工會(hui) 還建有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騎手可進去休息、充電、領取冷飲等。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地工會(hui) 在全國總工會(hui) 的指導下,全麵部署了防暑降溫工作。各地工會(hui) 也在不斷加強服務站點建設,為(wei) 包括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在內(nei) 的廣大戶外勞動者提供更多“清涼服務”。
“當然,給外賣騎手撐起‘綠蔭’,還需要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給予關(guan) 愛。”王素芬說,“比如大型商場、寫(xie) 字樓等可以提供專(zhuan) 門區域供外賣騎手休息,消費者對高溫天氣下的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也可以更加包容。”(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