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火爆,別忘了盲目追捧“神童”的教訓
曾經風靡一時但後來降溫的少年班,近年來有了重新火爆之勢。據報道,7月15日,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發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3年少年班錄取名單公示》,共有45名學子入圍,其中男生39人、女生6人,引發了社會(hui) 關(guan) 注。
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有10多所大學舉(ju) 辦少年班,招收少年大學生,追求的是“早出人才”。而從(cong) 具體(ti) 的育人實踐看,效果也並不理想。因為(wei) ,不少少年大學生學業(ye) 成績不錯,卻不能適應大學學習(xi) 生活環境,有的甚至出現心理問題。尤其是,少年班裏還有不少屬於(yu) 拔苗助長、“人工雕琢”的“神童”,最後成了“傷(shang) 仲永”。這樣的教訓,當被記取。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已不是擴大人才培養(yang) 規模,而是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大學舉(ju) 辦少年班,定位應該是因材施教,給有個(ge) 性、特長的學生提供個(ge) 性化培養(yang) 方案,而不應再追求人才培養(yang) 速度。
我國一些省區的重點高中,也著力打造高中“英才班”,其實就是高中“少年班”,直接從(cong) 小學招收學生,進入高中學習(xi) ,實行初高中一體(ti) 化培養(yang) 。
表麵上看,這打造了一條與(yu) 大學少年班對應的少年英才培養(yang) 、成長通道,卻也進一步刺激基礎教育的功利化。有的家長為(wei) 讓孩子進入重點高中的少年班,就對孩子進行“特長教育”,讓孩子參加各種競賽。
這樣的功利引導,顯然不利於(yu) 學生的興(xing) 趣培養(yang) 與(yu) 特長發展。如發展數學特長,不是樹立未來從(cong) 事數學研究的理想,而是為(wei) 了競賽、升學,一旦實現升學目標後,學生可能就不再有數學興(xing) 趣。這樣的少年大學生,在少年班裏也很難成為(wei) 拔尖人才。因此,不論是大學,還是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學生家長,都應該理性地對待少年班。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全社會(hui) 都不應該再盲目追捧“神童”,而是要爭(zheng) 取出好人才,重視每個(ge) 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綜合素質培養(yang) 。
□熊丙奇(教育學者)(來源:新京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