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把豐厚的曆史文化資源用起來
【光明時評】
作者:蔡闖
暑中的河北,驕陽似火,蟬聲從(cong) 淩晨一直響到日落。天色一暗,正定古城燈火閃爍,遊人如織,清歌近響,古塔遠矗。當地的人們(men) 告訴“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的記者,今天是工作日,遊人還算少,要趕上雙休日,古城上遊人摩肩接踵,“路上車都開不動哩!”
重振“千年古郡、北方雄鎮”之風,打造“古城古韻、自在正定”品牌,正定是一步一步走過來,一點一點幹出來的。
把豐(feng) 厚的曆史文化資源用起來,讓不會(hui) 說話的古跡活起來,必須下一番苦功夫。習(xi) 近平同誌在正定工作期間,提出文化興(xing) 縣、旅遊興(xing) 縣。2013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正定古城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當地政府按紅學專(zhuan) 家意見修建榮國府、寧國府,恢複修葺趙雲(yun) 廟、子龍廣場,啟動古城風貌恢複提升工作,全麵點亮古城區建築群,大力收集保護正定古城文物、曆史文化傳(chuan) 說,全力加強水電路網基礎設施改造。一係列舉(ju) 措逐步讓正定“文”名遠播。昔日“千裏桑麻綠蔭城,萬(wan) 家燈火管弦清”的華北重鎮,不僅(jin) 實現了“登得上城樓,望得見古塔,記得住鄉(xiang) 愁”的旅遊目標,更成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重大機遇,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li) 河北。在此基礎上,石家莊市正定縣的經濟發展勢頭穩定向好。正定智慧物流港、正定科技港等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讓更多的年輕人走進這座古城,也給正定文旅事業(ye) 帶來了新活力、新動能。今天,正定已經成為(wei) 眾(zhong) 多旅遊者的必到目的地和“網紅”打卡地。
從(cong) 習(xi) 近平同誌在正定工作、致力文化興(xing) 縣算起,至今已有40多年了。長時間以來,正定一張藍圖繪到底,咬定青山不放鬆,始終突出文化建設關(guan) 鍵詞,始終堅持經濟發展主基調,不以家底薄、經濟規模小為(wei) 約束,不以困難多、條件不完善為(wei) 畏途,不以目標遠、暫時辦不到為(wei) 借口,不以有成績、小富即安為(wei) 遲滯,一路快跑、真抓實幹,錨定目標、不懈努力,終於(yu) 迎來了國泰民安的一派生機,迎來了紅紅火火的事業(ye) 大發展。
正定實踐再次告訴我們(men) ,社會(hui) 主義(yi) 是幹出來的。這個(ge) “幹”是果斷的、勇於(yu) 爭(zheng) 先的,也是持久的、延綿勇毅的,更是堅定的、經得起群眾(zhong) 品評和曆史考驗的。向正定學“幹”勁,就要求我們(men) 堅定“四個(ge) 自信”,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的那樣,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心無旁騖、久久為(wei) 功,把符合黨(dang) 和人民利益的事情辦實辦好。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20日 1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