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2022年成都體育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

發布時間:2023-08-01 10:54: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陳科 記者何亮)7月29日,成都大運會(hui) 執委會(hui) 舉(ju) 行“運動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成都大運會(hui) 執委會(hui) 體(ti) 育競賽部(反興(xing) 奮劑部)專(zhuan) 職副部長、成都市體(ti) 育局副局長陳誌介紹,近年來,成都市以籌辦大運會(hui) 為(wei) 牽引,堅持辦賽、營城、興(xing) 業(ye) 、惠民理念,全方位推動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獲得多個(ge) 國際體(ti) 育組織授予的“黃金主辦城市”“卓越貢獻城市”等榮譽,體(ti) 育賽事全球影響力躍居全球第28位,進入中國前三。2022年成都體(ti) 育產(chan) 業(ye) 總規模突破1000億(yi) 元。

  陳誌表示,在獲得大運會(hui) 舉(ju) 辦權後,成都市以重大賽事為(wei) 龍頭,編製了《成都市體(ti) 育賽事體(ti) 係規劃(2021—2035年)》,率先製定體(ti) 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推動構建更適合成都發展、更具成都特色、結構更優(you) 、質量更高、更加可持續的體(ti) 育賽事體(ti) 係。如今,體(ti) 育賽事讓成都的城市影響力不斷提升,成都馬拉鬆成為(wei) 中國首個(ge) 世界馬拉鬆大滿貫候選賽事,以成都蓉城足球俱樂(le) 部為(wei) 代表的職業(ye) 體(ti) 育賽事火爆全國,成都體(ti) 育賽事國際傳(chuan) 播指數全國第二。

  依靠體(ti) 育賽事,成都市的體(ti) 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成都大運會(hui) 新建和改造的場館共49座,我們(men) 在其中22個(ge) 場館打造智慧場館運行管理平台,入選國家智能社會(hui) 治理實驗體(ti) 育特色基地。”陳誌介紹,成都市還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程,推動利用閑置空地、城市“金角銀邊”等布局多樣化、便民化運動空間。近年來,成都市新建改造達到省級以上標準的體(ti) 育公園22個(ge) ,打造社區運動角示範項目200餘(yu) 處,公共體(ti) 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服務市民健身年均超460萬(wan) 人次,有力促進群眾(zhong) 健身舉(ju) 步可就。

  借助體(ti) 育賽事,成都市體(ti) 育產(chan) 業(ye) 實現穩步增長。“我們(men) 發布支持體(ti) 育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20條,3年投入7000多萬(wan) 元專(zhuan) 項資金支持體(ti) 育經營主體(ti) 發展。”陳誌表示,如今,成都市共建成國家體(ti) 育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示範項目、示範單位7個(ge) ,國家體(ti) 育旅遊示範基地1個(ge) 。

  本屆大運會(hui) 結束後,成都將如何進一步建設世界賽事名城?陳誌表示,此前,成都市發布的《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綱要》《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規劃》就已謀劃大運會(hui) 後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發展路徑。成都市提出3個(ge) 階段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建成賽事體(ti) 係完備的世界賽事名城;到2030年建成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世界體(ti) 育名城;到2035年建成體(ti) 育融入市民生活、運動成為(wei) 城市高品質生活特質的世界生活名城。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