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險而行的抗洪勇士
危急時刻,又見英雄。在“七下八上”的防汛關(guan) 鍵期,麵對滔滔洪水,人民子弟兵向險而行、衝(chong) 鋒在前、舍生忘死,用赤膽忠心築起一道保障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的巍巍長堤。
8月4日,吉林省舒蘭(lan) 市人民武裝部上校政治委員周昆訓在帶領民兵執行營救被困群眾(zhong) 任務中,突遇特大山洪,乘坐的指揮車被掀翻墜入洪流,周昆訓英勇犧牲。他用46歲的寶貴生命,踐行了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革命軍(jun) 人的初心使命。
軍(jun) 民同心協力,共守舒蘭(lan) 安寧
8月1日起,舒蘭(lan) 市遭遇有曆史記錄以來最強降雨。
汛情就是命令,周昆訓一邊緊急研判險情,科學調控救援力量,一邊協調軍(jun) 地各方,籌劃偏遠山區抗洪搶險準備工作。
“那段時間,周政委天天忙到淩晨兩(liang) 三點。”舒蘭(lan) 市人武部副部長賀慶回憶,早在今年6月開展防汛部署工作後,周昆訓就從(cong) 氣象部門提前了解到今年降水量偏高等情況,深入一線險工險段進行勘察。製訂抗洪搶險行動方案後,他特意將轄區救援力量按照預案在地圖上逐一作標記。
8月3日上午10點,金馬鎮拉林河流域險情告急,周昆訓依據上級命令帶指揮組緊急前往現場指揮救援,一場生與(yu) 死的較量就此拉開序幕。
“‘一定要確保自身安全’,這是政委跟我們(men) 說的最後一句話。如今,我們(men) 平安回來了,他卻再也沒回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舒蘭(lan) 市民兵應急連政治指導員楊百承泣不成聲。
前往救災一線的路上,周昆訓認真觀察周圍地形地貌,詳細詢問了解情況。到達大壩後,周昆訓馬上現場調度,安排幾名對當地情況比較了解的同誌負責搜尋和協助轉移周邊村民,自己帶領其他民兵朝著大壩一個(ge) 缺口奔了過去。
他第一個(ge) 跳進齊腰深的水中,反複蹚了幾遍確認後,朝著大家說:“這裏的水比較安全,不過大型機械肯定是上不來了,咱們(men) 隻能靠人力封堵,為(wei) 下遊群眾(zhong) 疏散爭(zheng) 取時間。”在他的帶領下,民兵們(men) 一個(ge) 個(ge) 跳入湍急的洪水……
8月4日淩晨1點半,受上遊水庫加大泄洪量影響,金馬鎮汛情告急。周昆訓放下剛剛端起的盒飯,在已經連續奮戰15個(ge) 小時的情況下,馬不停蹄奔赴新的戰場。
大約兩(liang) 點鍾,周昆訓乘坐的指揮車突遇洪流,導致車輛失控、漂移、側(ce) 旋墜入水中。生死關(guan) 頭,他果斷指揮司機丁文龍棄車避險,自己卻被洪水衝(chong) 走,以身殉職。
周昆訓的宿舍裏,桌麵上至今還留著他犧牲前完成的一幅書(shu) 法作品——“軍(jun) 民同心協力,共守舒蘭(lan) 安寧。”
抗洪一線,挺身而出,攻堅克難,英勇奮戰。周昆訓用生命踐行了他的諾言。
為(wei) 黨(dang) 盡責,是一生的事業(ye)
“吾將吾身獻吾黨(dang) ”“為(wei) 黨(dang) 盡責,是一生的事業(ye) ”“每名黨(dang) 員把責任與(yu) 擔當銘刻在心,時時勿忘、久久踐行”……這是周昆訓留在筆記裏的話語,字裏行間飽含著對黨(dang) 的絕對忠誠、對強軍(jun) 事業(ye) 的無限熱愛、對國防動員的執著堅守。
周昆訓的爺爺是位老革命,周昆訓的大伯參加抗美援朝回國後主動報名參加抗旱救災,不幸犧牲。在紅色家風熏陶下成長,1994年周昆訓如願入伍,1999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到人武部任職後,周昆訓走遍轄區鄉(xiang) 鎮街道,摸清重點編兵單位潛力底數,牽頭建立軍(jun) 人軍(jun) 屬法律援助工作站,開展國防教育進校園活動,協調出台係列擁軍(jun) 惠軍(jun) 政策……人武部的政治建設、練兵備戰、民兵訓練、兵員征集等重點工作邁入軍(jun) 分區第一梯隊。
他組織民兵參與(yu) 駐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社會(hui) 維穩等工作,在當選市人大常委後,認真傾(qing) 聽基層和群眾(zhong) 心聲。“用好舒蘭(lan) 紅色資源、發展紅色經濟、促進群眾(zhong) 增收”“紮實開展青少年國防教育”……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積極為(wei) 舒蘭(lan) 經濟社會(hui) 發展建言獻策。
周昆訓曾在幹休所工作4年。幹休所醫生王偉(wei) 向記者回憶起這樣一件小事。2021年,一位老人在幹休所門口散步,忽然下起大雨。看到老人不敢在大雨中貿然前行,周昆訓走到他身邊,把他背回家。
“這位老人不是幹休所的保障對象,從(cong) 這件小事上,我看到周政委內(nei) 心深處的責任感,看到他把群眾(zhong) 放在心上的‘大愛’。”王偉(wei) 說。
對英雄最好的紀念,就是傳(chuan) 承他們(men) 的精神
英雄壯舉(ju) ,山河動容。一心為(wei) 了人民的人,人民永遠銘記在心。
“致敬逆流前行的勇士”“緬懷戰友,致敬英雄”……舒蘭(lan) 市人武部門口,許多群眾(zhong) 前來悼念。群眾(zhong) 送來的花朵中,一張張卡片上感情真摯的留言,寫(xie) 滿對周昆訓的欽敬和不舍。
人武部政工科幹事李雲(yun) 鵬說:“這段時間,每天都陸續有群眾(zhong) 前來獻花,有的人在外地不能親(qin) 自過來,為(wei) 了表達哀思,就從(cong) 網上定好鮮花讓外賣員送過來。”
護江河安瀾,守百姓無虞,就是對英雄的告慰。現階段,舒蘭(lan) 市正持續開展道路搶修、人員安置、過水村屯環境消殺、雨情水情監測等工作,盡快恢複災區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
8月16日下午,跨越近2000公裏,烈士周昆訓的遺體(ti) 被運回家鄉(xiang) 河南省確山縣。高速路口、街道兩(liang) 旁、陵園門前,當地幹部群眾(zhong) 手捧菊花,迎接忠魂歸來。
確山縣也是抗日英雄楊靖宇的故鄉(xiang) 。周昆訓曾表達過對英雄楊靖宇的崇拜:“楊靖宇是我最崇拜的人,家鄉(xiang) 出了這麽(me) 一位英雄,我非常自豪,我一直以他為(wei) 榜樣。”
了解到周昆訓的事跡後,楊靖宇將軍(jun) 的孫子馬繼誌說:“家鄉(xiang) 出了周昆訓,我也很自豪,他和我爺爺一樣,都是信仰之心堅如磐石,為(wei) 了理想和信念舍生忘死的人。周昆訓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初心使命。”
巍巍長白山,滔滔鬆花江,見證著一名新時代革命軍(jun) 人的赤誠與(yu) 擔當。
日前,中央軍(jun) 委國防動員部黨(dang) 委追授周昆訓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新時代最美國動人”稱號,追記一等功,在國防動員係統部署開展向周昆訓同誌學習(xi) 活動,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周昆訓同誌“吉林楷模”榮譽稱號,吉林省軍(jun) 區黨(dang) 委批準周昆訓同誌為(wei) 烈士。
對英雄最好的紀念,就是傳(chuan) 承他們(men) 的精神,勇往直前、接續奮鬥。
吉林省軍(jun) 區文職人員王嘉楠曾與(yu) 周昆訓共事。在得知周昆訓犧牲的消息後,他主動申請奔赴抗洪搶險救災一線。“周政委犧牲了,我要繼承他的遺誌,保障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這才是對他最好的告慰。”王嘉楠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