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暑熱未散盡,養心護心勿鬆勁
■洪怡 張華
夏末時分,暑熱未散。早晚溫差逐漸加大,在這樣的環境中,脆弱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需警惕“高危時刻”。
根據醫院曆年統計數據,氣溫每升高1℃,到急診就診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會(hui) 增加17.3%。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區,受城市熱島效應影響,夜晚同樣悶熱,心血管疾病患者勿輕視暑熱餘(yu) 溫。
十類人群更易出現心血管疾病
在高溫環境下,人體(ti) 新陳代謝顯著加快,身體(ti) 為(wei) 了散熱,體(ti) 表血管擴張,從(cong) 而導致更多血液循環到體(ti) 表,心髒供血會(hui) 相對減少。高溫還會(hui) 使交感神經興(xing) 奮,心率加快,冠狀動脈收縮,從(cong) 而加重心髒負擔。
此外,人體(ti) 出汗較多,體(ti) 內(nei) 水分通過汗液大量蒸發,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大,容易出現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從(cong) 而誘發心肌梗死。
生活中,以下10類人群更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需要警惕:既往患有心腦血管疾病人群;65歲及以上人群,尤其是高齡老人;長時間戶外工作人群;長時間久坐辦公室吹空調人群;不喜歡喝水人群;喜歡猛灌冷飲人群;喜歡衝(chong) 洗冷水澡人群;喜歡辛辣刺激的重口味人群;喜歡熬夜人群;不喜歡運動的人群等。
保護心髒必須防患於(yu) 未然
預防心血管疾病,做好下述幾件事,讓心髒經受住溫度考驗。
■心慌胸悶別大意
悶熱的天氣很容易讓人透不過氣,許多心梗患者會(hui) 在發病前3至4天有心慌、憋悶、胸痛乏力的先兆症狀,尤其是老年人,要格外警惕,高溫天如感覺胸悶等不適,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冠心病患者切忌洗冷水澡
當人體(ti) 出汗較多時,皮膚的毛細血管大多處於(yu) 擴張狀態。此時如果突然洗冷水澡,會(hui) 刺激血管收縮,引起心悸、胸痛等不適症狀。冠心病人群尤其要注意,洗冷水澡會(hui) 增加身體(ti) 負擔,誘發心肌缺血,導致心絞痛甚至心梗的發生。
■警惕室內(nei) 外溫差過大
從(cong) 吹著空調風的涼爽室內(nei) 突然到悶熱的室外,人體(ti) 心血管會(hui) 突然舒張。反之,從(cong) 悶熱的室外突然進入涼爽的室內(nei) ,血管會(hui) 突然收縮。如此會(hui) 造成血壓波動過大,從(cong) 而引發心肌梗死。
室內(nei) 空調溫度建議設置在26℃為(wei) 宜,室內(nei) 外溫差<8℃為(wei) 佳。進出空調房間時,可以先在門口站一會(hui) ,給身體(ti) 緩衝(chong) 的同時,也給心髒一個(ge) 適應過程。空調開啟一段時間後記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nei) 新鮮空氣。
■及時補充水分
人體(ti) 出汗較多時,要及時補充水分,否則血液粘稠度增大,血流速度減慢,會(hui) 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疾病。
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同時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飲料,這些飲料會(hui) 加重脫水。
■遵醫囑服藥,切勿自行停藥
有些患者覺得天熱胃口差,吃得相對清淡,血壓血脂也都正常,可以停藥一段時間。謹記,這種行為(wei) 並不可取。不論春夏秋冬,心血管疾病患者應該長期堅持服用藥物治療。即使血壓較前期下降也不可隨意自行停藥、減量,需要在醫生綜合評估疾病程度、危險因素後調整藥物。
■保持良好心情
情緒激動會(hui) 使心跳加速,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髒負荷。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心態,不動怒,氣溫過高時,適當減少體(ti) 力活動,避免不必要外出。
■切莫貪涼
過冷的食物和飲料不僅(jin) 容易引起胃部不適,影響消化功能,過冷的刺激如大口喝冰鎮飲料、吃冰鎮西瓜還會(hui) 引起血管收縮,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因此,不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吃大量過冷食物、冰鎮飲料,食物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再入口,可以小口慢飲。
■晨練時間不宜過早
有研究證實,70%至80%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猝死時間發生在早晨6點至上午10點。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通過專(zhuan) 業(ye) 醫師指導和精準康複評估後,選擇個(ge) 體(ti) 化運動處方,挑選一些適合自己運動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打太極拳、慢跑等。
在戶外運動時,注意選擇有遮陰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運動的同時隨時補充水分。運動時間可以選擇在氣溫較適宜的清晨或傍晚進行,千萬(wan) 不能在烈日下、高溫時鍛煉。
■定期監測指標,觀察動態變化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肥胖人群因高熱量飲食容易罹患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吸煙人群因長期吸煙會(hui) 影響全身血管,加速動脈硬化;“三高”人群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高危因素會(hui) 導致粥樣斑塊形成,從(cong) 而出現一係列疾病;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容易造成血液流動緩慢,多種代謝途徑提高動脈硬化概率,遠高於(yu) 非高血糖人群。
這些高危人群應定期檢查心電圖、血脂、血壓、血糖等指標,及時觀察相關(guan) 指標變化情況,及早發現危險信號,采取幹預措施。防患於(yu) 未然才能更好預防和治療疾病。如果發現不適,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作者洪怡為(wei) 上海市第一康複醫院心髒康複科主任醫師,張華為(wei) 心髒康複科主治醫生)
相關(guan) 鏈接
養(yang) 生膳食養(yang) 心護心
夏季的最後一個(ge) 月即長夏,此時天氣悶熱,空氣中濕度較重,人比較容易感受濕邪,感覺疲勞、乏力、睡眠不足、胃口差等,嚴(yan) 重時還會(hui) 影響工作和生活。
中醫認為(wei) “汗為(wei) 心之液”,天熱汗液大量排泄,不僅(jin) 會(hui) 損傷(shang) 心氣,還會(hui) 導致心陰虛,更易受到暑熱邪氣的侵犯,此時要格外注重養(yang) 心。
可以從(cong) 飲食入手慢慢調理身體(ti) 。主食建議以五穀雜糧為(wei) 主,副食以豆類、蔬菜、水果、菌類為(wei) 主。清淡飲食不是完全的素食,肉類含有人體(ti) 必需的蛋白質,完全素食容易造成營養(yang) 不良,所以對肉類要少食、淡食。烹飪以清蒸、水煮為(wei) 主,減少煎炸,少放油鹽,盡量保持食物的原味。
推薦幾方養(yang) 生膳食:
健脾化濕粥:
薏苡仁、燕麥、蕎麥、糙米、紅豆、赤小豆一起浸泡半小時後加水煮粥,煮至米開豆爛,在煮好前20分鍾放入冰糖。可以養(yang) 心,健脾化濕。
百合杏仁粥:
鮮百合、杏仁與(yu) 粳米同煮,加白糖適量溫服。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用於(yu) 病後虛熱,幹咳勞咳。
胡桃粥:
胡桃仁(搗碎)20克、粳米100克,同煮粥,有補腎、益肺、潤腸的功用。常食核桃粥,不僅(jin) 能補腎,還有延年抗衰老作用。
梨粥:
梨2隻,洗淨後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可作為(wei) 立秋後常食的保健食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