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經濟觀察:雲南探索產業轉移新路徑

發布時間:2023-09-05 15: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昆明9月4日電 題:經濟觀察:雲(yun) 南探索產(chan) 業(ye) 轉移新路徑

  中新網記者 胡遠航 韓帥南

  分領域精準對接,加強重點產(chan) 業(ye) 延鏈補鏈強鏈,開展園區結對,強化滬滇、粵滇合作……正在昆明舉(ju) 辦的2023中國產(chan) 業(ye) 轉移發展對接活動(雲(yun) 南),或可窺見中國西南邊疆省份雲(yun) 南高質量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的新路徑。

  近年來,為(wei) 實現區域協調發展,中國推動產(chan) 業(ye) 梯度有序轉移,“北鋁南移、東(dong) 鋁西移”“東(dong) 桑西移、東(dong) 絲(si) 西移”等進程加快。通過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雲(yun) 南這樣的西部省份正成長為(wei) 新的“綠色鋁穀”“光伏之都”……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雲(yun) 南省已建成電解鋁產(chan) 能570萬(wan) 噸、鋁合金及加工產(chan) 能320萬(wan) 噸,綠色鋁材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達857億(yi) 元(人民幣,下同);2022年,雲(yun) 南全省光伏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達1073億(yi) 元,躍升為(wei)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

  在由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雲(yun) 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產(chan) 業(ye) 轉移發展對接活動(雲(yun) 南)上,包括綠色鋁、光電產(chan) 業(ye) 在內(nei) 的近10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被列為(wei) 對接的重點。通過細分領域,來自全國的2066家企業(ye) 與(yu) 雲(yun) 南各地政府進行精準對接,共簽約項目382個(ge) ,計劃投資金額3966億(yi) 元。

  “為(wei) 高質量承接鋁產(chan) 業(ye) 轉移,我們(men) 大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打造硯山縣綠色鋁創新產(chan) 業(ye) 園、富寧產(chan) 業(ye) 園等一批產(chan) 業(ye) 園區,規劃鋁灰渣工業(ye) 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鋁工業(ye) 固廢處置利用中心等科研機構,並布局汽車輕量化鋁材、鋁型材、鋁用包裝材料、電器電子零部件等鋁加工項目,形成上下遊互相銜接的產(chan) 業(ye) 鏈。”雲(yun) 南省文山州委副書(shu) 記、州長馬忠俊介紹,文山州先後引進中鋁、魏橋、創新、神火等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ye) 落地,綠色鋁產(chan) 業(ye) 從(cong) 無到有、由弱到強。

  此外,此次活動還針對生物醫藥、磷化工、石化化工、綠色食品、紡織服裝、無人機及衛星應用等產(chan) 業(ye) ,按照“短鏈”延長、“斷鏈”連通、“弱鏈”補強的思路組織洽談,並簽署多項延鏈補鏈強鏈協議。

  “雲(yun) 南紡織服裝業(ye) 體(ti) 量雖小,但有特色。一方麵,雲(yun) 南有著豐(feng) 富的民族文化和非遺資源,可為(wei) 時裝產(chan) 業(ye) 提供不竭的創意要素。另一方麵,雲(yun) 南繭絲(si) 綢品質一流,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ye)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副院長郭宏鈞建議雲(yun) 南以自身優(you) 勢為(wei) 基礎,加強延鏈補鏈強鏈,深度挖掘紡織服裝業(ye) 增長潛力,得到廣泛認同。

  盡管與(yu) 東(dong) 部地區相比,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等仍存在差距。但以雲(yun) 南為(wei) 代表的西部省份,正積極構建“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視角下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活動為(wei) 此開展沿邊產(chan) 業(ye) 園區、內(nei) 陸園區結對及滬滇、粵滇合作對接,吸引70家園區、120餘(yu) 家大灣區企業(ye) 到會(hui) ,達成一批合作意向。

  事實上,隨著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營商環境逐步優(you) 化、區位優(you) 勢進一步顯現,越來越多新興(xing) 企業(ye) 開始落地西部省份。

  海底鷹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依托雲(yun) 南高原湖泊資源,深耕水下高頻聲呐和智能港口防禦係統等水聲裝備開發。“海洋經濟是片藍海,水域數字化市場潛力巨大。”海底鷹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東(dong) 海表示,目前行業(ye) 發展的“爆發期”已經出現,該公司擬在雲(yun) 南建設一個(ge) 水聲裝備產(chan) 業(ye) 園,希望聚攏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抱團”發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