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嘉賓“把脈開方”生命健康產業跨境合作
中新網北京9月5日電 健康中國—2023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跨境合作“昌平對話500強”活動今天在北京舉(ju) 辦。本次活動是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重要配套活動,以"深化跨境合作共享發展機遇"為(wei) 主題,聚焦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跨境合作等熱點話題開展務實交流,為(wei) 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給予精準把脈、獻言獻策。
本次論壇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聚集了丹納赫、碧迪醫療、武田、賽諾菲等10餘(yu) 家世界500強企業(ye) 和來自法國、德國等各類外資企業(ye) 30餘(yu) 家,以及來自政府部門、國內(nei) 頭部企業(ye) 、國內(nei) 外商協會(hui) 、金融機構、專(zhuan) 家學者200餘(yu) 人參加活動。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hui) 會(hui) 長、商務部原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表示,開放引領發展,合作共贏未來是中國的開放態度,中國的大門已經打開,營商環境不斷地改善,隨時迎接各方合作夥(huo) 伴。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局長劉殿勳介紹了中國今年1-7月吸收外資的基本情況,以及《關(guan) 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中關(guan) 於(yu) 生物醫藥領域的最新要求。他表示,該局正積極搭建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跨境合作平台,通過舉(ju) 辦活動、考察、對接等多種形式,為(wei) 境內(nei) 外政府、企業(ye) 對接合作需求。昌平是首都的平原新城,擁有“兩(liang) 穀一園”。其中,生命穀聚集了我國首個(ge) 生命科學國家實驗室等頂級研發機構,是北京乃至全國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豐(feng) 沃的發展平台。下一步,將持續關(guan) 注昌平區發展,在該局與(yu) 昌平區人民政府的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戰略合作協議的基礎上,助力昌平區與(yu) 各方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北京市商務局黨(dang) 組成員、市“兩(liang) 區”辦專(zhuan) 職副主任劉梅英指出,北京依托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貿試驗區“兩(liang) 區”建設,圍繞首都功能定位,聚焦科技創新、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深耕細作,取得了一係列豐(feng) 碩成果。未來,北京將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先行先試,深化服務業(ye) 開放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服務業(ye) 高水平開放的“北京樣板”,為(wei) 境內(nei) 外企業(ye) 機構在京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北京市昌平區委副書(shu) 記、區長,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hui) 主任支現偉(wei) 提出,昌平作為(wei) 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是推進北京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目前,全區聚集了900多家醫藥健康創新企業(ye) 和300多名全球頂尖創新人才,去年全區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收入超過800億(yi) 元,占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一。昌平將以此次活動為(wei) 契機,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優(you) 勢,積極探索更多政策製度創新,不斷增強區域開放引領度和市場感受度,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政策解讀和產(chan) 業(ye) 推介環節,北京市藥監局醫療器械注冊(ce) 處處長劉欣重點介紹了“北京市生物醫藥全產(chan) 業(ye) 鏈開放實施方案”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北京市昌平區副區長郭清堯詳細解讀了昌平區關(guan) 於(yu) 醫藥健康、美麗(li) 經濟和科創金融等重點領域的“兩(liang) 區”最新政策;未來科學城管委會(hui) 副主任柳強推介了昌平區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
主題演講環節,美國藥品研究和製造企業(ye) 協會(hui) (PhRMA)中國區首席代表夏文傑(John Sullivan)介紹了PhRMA的發展曆程和工作重點,並分析了當前形勢下,各國對知識產(chan) 權保護、有效科學的監管審查流程、透明的定價(jia) 和報銷製度、開放公平的貿易環境的需求。
西門子醫療中國區副總裁孔令琦、諾和諾德中國區副總裁林敏、波士頓科學中國區副總裁徐萍、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台總裁李蕾分別圍繞醫療技術創新、製藥創新與(yu) 國際合作、創新驅動-助力北京發展、共享全球科技-成就全民健康等內(nei) 容作主題演講。
高端對話環節,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孫德堯、中國歐盟商會(hui) 醫用耗材顧問委員會(hui) 副主席劉寧、中國瑞士商會(hui) 總經理維卡(Vittoria Pesenti)、英國全球技術創新夥(huo) 伴聯盟首席執行官彼得·騰森(Peter Tensen)、北京諾誠健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市場準入負責人常精華等監管部門、國際組織和中外企業(ye) 的代表,圍繞北京市創新藥械發展政策趨勢、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跨境合作新機遇、昌平營商環境等內(nei) 容進行深入探討交流。
會(hui) 上,昌平區政府與(yu)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簽署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搭建“國別+細分領域”跨境合作平台,推動昌平區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昌平區政府與(yu) 丹納赫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共同推進“丹納赫北方總部暨科技創新中心、合成生物學領先創新服務平台”建設開展深度合作。同時,昌平區與(yu) 新加坡M.I.Cloud公司、法國AKILA公司、韓國JCFT公司、澳大利亞(ya) MMI-Magical公司、山姆(上海)投資有限公司和德國Cavete公司等6家外資企業(ye) 簽署了意向合作協議。
據了解,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昌平區三大千億(yi) 級創新產(chan) 業(ye) 集群之一,是成長性最好的產(chan) 業(ye) 。近年來,昌平區聚焦CGT、AI+研發等前沿技術以及醫療器械、美麗(li) 健康等賽道,形成了基礎研究、中試研發、生產(chan) 流通、終端醫療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2022年產(chan) 業(ye) 收入達到800億(yi) 元、增長8.1%,占全市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總量的三分之一,成功入圍全國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將通過實施倍增行動計劃,力爭(zheng) 到“十四五”末實現產(chan) 業(ye) 收入、工業(ye) 產(chan) 值和研發投入“三個(ge) 翻一番”,其中產(chan) 業(ye) 收入將超過1500億(yi) 元。特別是持續重點打造不斷開放的產(chan) 業(ye) 生態。為(wei) 推動生物醫藥全產(chan) 業(ye) 鏈開放,昌平精準構建了一批開放平台,包括全國首個(ge) 國際研究型醫院,首個(ge) 疫苗檢驗中心已於(yu) 去年開工,明年投用後每年可滿足4000-4500批次疫苗批簽發需求;北京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也在生命園內(nei) 運行,已為(wei) 百餘(yu) 家醫藥健康企業(ye) 提供服務。而且空間承載潛力豐(feng) 富,當前,正以生命園為(wei) 核心,沿G6、G7高速擴容打造生命科學創新走廊,規劃產(chan) 業(ye) 用地麵積5600畝(mu) ,可提供產(chan) 業(ye) 空間450萬(wan) 平方米,加快打造北京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的“核爆點”。
本次論壇期間,主辦方還組織參會(hui) 嘉賓實地調研了北京中關(guan) 村生命科學園、新生巢創新中心和高博國際研究型醫院。(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