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樓市“暖風”為經濟複蘇注入信心

發布時間:2023-09-06 11:13:00來源: 新京報

  ■ 社論

  這一輪新政幫助回暖的將不隻是樓市,更有對於(yu) 經濟未來恢複增長的預期和信心。

  樓市終於(yu) 等到了新政的暖風。

  據新京報報道,“認房不認貸”新政落地後首日,北京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同時被“點燃”。根據中原地產(chan) 統計,9月2日,北京新房成交1800套,為(wei) 8月全月成交量(網簽3100套)的半數以上;二手房成交量約1200套,相比上一周,漲幅超過100%。由於(yu) 正式網簽數據尚未出爐,目前機構統計數據隻作參考,但也能看出新政之後北京樓市的熱度正在出現明顯提升。

  自從(cong)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發出“適時調整優(you) 化房地產(chan) 政策”的聲音後,市場普遍寄予了極高期待。事實上,回顧過去一段時間,地方樓市的政策一直就在不斷優(you) 化調整,在此之前已有超20個(ge) 省市提出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但並未真正改變樓市預期。直到京滬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作為(wei) 全國樓市的風向標,全麵落地“認房不認貸”政策,這也被業(ye) 界稱為(wei) “超預期”的利好政策出台。

  這不僅(jin) 是因為(wei) ,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本身就是區域經濟重鎮,聚集了大量人口,也積攢了許多改善型需求;更為(wei) 重要的是,北京、上海一直被認為(wei) 是樓市調控政策最為(wei) 嚴(yan) 格的城市和地區,當這些城市的政策出現變化,對於(yu) 外界來說才真正意味著一個(ge) 新階段的開始——樓市在經曆了去泡沫化之後,重新回到了良性增長的預期軌道上來。

  當然,也有許多市場分析指出,這一輪“認房不認貸”新政,主要釋放出來的還是以往被積壓的改善型需求。可以看到,在新政之後,得到活躍的更多是交易量,而不是市場普遍擔心的房價(jia) 出現大漲。

  從(cong) 另一個(ge) 層麵來看,這種有針對性的需求釋放,恰恰也是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給市場釋放了更多的流動性,有助於(yu) 房地產(chan) 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

  同時,這也進一步向市場釋放了一個(ge) 信號:在經曆了此前的規範和調整之後,房地產(chan) 作為(wei) 產(chan) 業(ye) 鏈條極長、對上下遊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核心產(chan) 業(ye) ,未來也將繼續在經濟恢複和增長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因此,這一輪新政幫助回暖的將不隻是樓市,更有對於(yu) 經濟未來恢複增長的預期和信心。

  必須看到,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呈現恢複態勢,但基礎仍不牢固,尤其是4月份以來,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而房地產(chan) 對於(yu) 經濟增長的影響力,也是顯而易見的。

  關(guan) 於(yu) 房地產(chan) 的作用,一直有一個(ge) “456”的概括:即房地產(chan) 的相關(guan) 貸款占銀行信貸的40%,房地產(chan) 的相關(guan) 收入占地方綜合財力的50%,居民財富60%都在住房上。不誇張地說,房地產(chan) 產(chan) 業(ye) 的變化,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樓市回暖與(yu) 否,直接關(guan) 係著經濟增長的信心。

  從(cong) 中長期看,房地產(chan) 市場再次出現此前的大幅度上漲,已經是小概率事件。在人口增長速度下降、老齡化社會(hui) 加速到來的背景下,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正從(cong) 過去的高速發展轉向平穩發展已經是不爭(zheng) 的事實,這也是由市場發展階段變化和市場供求關(guan) 係調整決(jue) 定的。

  也正因此,接下來樓市調控的政策導向和目標,正是要像本次“認房不認貸”的新政一樣——更好地推動房地產(chan) 市場滿足居民對於(yu) 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的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需要更為(wei) 精準、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變化;可以預期,因城施策甚至是因區施策,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通過“保交樓”維護購房者權益、提振市場信心,將會(hui) 是未來穩定房地產(chan) 市場的重要著力點所在。(新京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