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一種“向堿而生”植物在吉林重度鹽堿地喜獲豐收

發布時間:2023-09-07 15: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春9月7日電 (郭佳 殷麗(li) 婭)記者7日從(cong) 中國科學院東(dong) 北地理與(yu) 農(nong) 業(ye) 生態研究所獲悉,中國科學院“黑土糧倉(cang) ”科技會(hui) 戰在鬆嫩平原設立的大安示範區成功選育出鹽堿地改良與(yu) 利用適宜植物——田菁,近日測得畝(mu) 產(chan) 鮮草2513.46公斤,喜獲大豐(feng) 收。

  此次的測產(chan) 試驗田位於(yu) 長嶺草地農(nong) 牧生態研究站,屬於(yu) 重度鹽堿地,測產(chan) 工作由黑龍江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東(dong) 北師範大學及鬆原市農(nong) 業(ye) 科學院專(zhuan) 家共同完成。

  此次測產(chan) 標誌著由中國科學院遺傳(chuan) 與(yu) 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曹曉風院士團隊選育的耐鹽堿、肥飼兼用型中科田菁品係在貧瘠的重度鹽堿地也能高產(chan) 。

  曹曉風介紹,田菁是該團隊與(yu) 黑龍江省農(nong) 科院草業(ye) 研究所合作,在當地重度鹽堿地上,從(cong) 800餘(yu) 份植物種質中篩選到的。其特點是極耐鹽堿,在pH9.5以上的鹽堿地可較好生長且產(chan) 生固氮根瘤,翻壓還田顯著降低土壤鹽堿度並提高有機質含量。而且,田菁草質柔軟,蛋白含量高,初花期粗蛋白高達22%-24%,具有發展為(wei) 優(you) 質飼草的潛力。

  曹曉風表示,該團隊正在積極打造適合不同區域鹽堿地的田菁良種和栽培良法,期望田菁能在中國鹽堿地大麵積應用,充分發揮其改土培肥和飼用價(jia) 值,這將極大促進中國鹽堿地綠色改良,亦能緩解中國優(you) 質飼草高度依賴進口的困境。

  鬆嫩平原有近400萬(wan) 公頃的鹽堿地,被視為(wei) 中國糧食增產(chan) 最具潛力的地區之一。大安示範區是“黑土糧倉(cang) ”科技會(hui) 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鹽堿地田菁種植技術則是科研攻關(guan) 團隊在該示範區落地生根的重點工作之一。(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