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車險的這些改變,你感受到了嗎

發布時間:2023-09-12 10:54:00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9月,車險綜合改革(以下簡稱“車險綜改”)就實施滿3年了,效果到底如何?“車險綜改取得了預期效果,但改革尚難一次性解決(jue) 所有問題,預計改革還會(hui) 繼續深化。”曾在3家財險公司負責車險業(ye) 務、目前在某財險公司大連分公司任總經理的薑淩雲(yun) (化名)這樣告訴記者。

  今年年初,原銀保監會(hui) 在2020年9月開始實施的車險綜改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車險自主定價(jia) 係數區間,並要求在5月底全麵落實到位。截至目前,車險自主定價(jia) 係數區間調整已全麵實施3個(ge) 多月了。

  為(wei) 更好了解消費者在車險定價(jia) 、服務方麵的訴求以及險企營銷中是否存在贈送合同之外的有價(jia) 服務等現象,記者對30多位車主進行了麵對麵采訪或問卷調查。其中大部分車主表示,希望未來車險價(jia) 格更優(you) 惠一些,車險服務更好一些。在服務方麵,車主最看重理賠的便捷程度。

  綜合來看,車險市場涉及的保險公司、消費者眾(zhong) 多,形成一個(ge) 更加穩健、成熟的市場還需各方主體(ti) 共同努力。

  階段性目標已達成

  消費者對車險綜改政策的了解程度如何?記者在北京南三環一家大眾(zhong) 汽車4S店采訪了一位車主秦川,他對記者表示:“隻知道概貌,不了解細節,但我感受到了這幾年車險的一些變化。”

  秦川名下有一輛購於(yu) 2016年的大眾(zhong) 邁騰汽車。回憶起這幾年的車險投保經曆,秦川表示首年保費比較貴,此後基本每年保費都有下降。變化比較大的是2021年,投保時車險條款有所改變,例如,交強險保障責任從(cong) 以前的12.2萬(wan) 元提高到了20萬(wan) 元,發動機涉水等險種不再需要單獨購買(mai) 。這一年,他把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額從(cong) 100萬(wan) 元提高到了200萬(wan) 元。“總保費略有下降,但保險責任大幅增加,性價(jia) 比提高了。”秦川說。

  秦川的經曆與(yu) 近年來實施的車險改革相契合。2020年9月19日開始實施的車險綜改,包括了優(you) 化車險定價(jia) 模式、重新測算商業(ye) 車險行業(ye) 純風險保費等。對車險定價(jia) 公式中比較關(guan) 鍵的因子——自主定價(jia) 係數,第一步確定為(wei) [0.65,1.35]。此次改革將商業(ye) 車險產(chan) 品設定附加費用率上限由35%下調為(wei) 25%,預期賠付率由65%提高到75%。

  “這次改革在終端市場引發的反應之一就是車均保費下降。”在位於(yu) 北京市德勝門附近的辦公室裏,車車科技聯席CEO鍾誠告訴記者,改革不僅(jin) 提升了車險保障程度,也有消費者因為(wei) 保費下降而主動提高保障責任,如三責險額度明顯提高。

  數據彰顯改革成效。原銀保監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截至車險綜改一周年的2021年9月底,車輛平均所繳保費2763元,較車險綜改前降低21%,87%的消費者保費支出下降;同時,全國車險綜合費用率為(wei) 27.8%,同比下降13.5個(ge) 百分點,其中車險手續費率為(wei) 8.4%,同比下降7.2個(ge) 百分點。“調降附加費用率水平,適當放開自主定價(jia) 係數,是帶來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鍾誠表示,降價(jia) 、增保、提質的車險綜改目標得以較好實現。

  今年年初,原銀保監會(hui) 再次表示,車險綜改實施兩(liang) 年多來,車險市場平穩有序,消費者普遍受益,財產(chan) 保險公司經營水平顯著提升。在車險綜改基礎上,原銀保監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擴大商業(ye) 車險自主定價(jia) 係數浮動範圍等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將商業(ye) 車險自主定價(jia) 係數的浮動範圍由[0.65,1.35]擴大到[0.5,1.5],並要求於(yu) 今年5月底全麵落實到位。

  自主定價(jia) 係數區間擴圍後,車險市場情況如何?從(cong) 第一批實施最新自主定價(jia) 係數範圍的北京地區來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數據顯示,今年3月至7月,北京地區車險保費分別為(wei) 20億(yi) 元、20億(yi) 元、18億(yi) 元、21億(yi) 元和21億(yi) 元,可見,車險自主定價(jia) 係數區間擴圍後,市場發展仍較平穩。

  北京一家財險公司車險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最新自主定價(jia) 係數區間實施後,整體(ti) 市場變化不大,市場競爭(zheng) 比較理性。”

  手續費波浪式起伏

  車險綜改將商業(ye) 車險產(chan) 品設定附加費用率上限由35%下調為(wei) 25%,降低了10個(ge) 百分點。調整是為(wei) 了提升保險公司經營水平,降本增效,同時控製手續費競爭(zheng) ,讓利消費者。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盡管車險整體(ti) 綜合費用率明顯下降,但車險手續費競爭(zheng) 仍呈波浪式起伏,在車險整體(ti) 經營形勢較為(wei) 嚴(yan) 峻或市場監管較嚴(yan) 時,手續費競爭(zheng) 相對較弱,費用競爭(zheng) 較為(wei) 理性;而在半年、年度等重大節點之前或者市場監管相對較寬鬆的時候,拚費用現象就會(hui) 比較嚴(yan) 重。

  例如,6月底是險企衝(chong) 擊半年業(ye) 績的關(guan) 鍵時點,車險業(ye) 務拚手續費現象就有所抬頭。“一般這個(ge) 時候,手續費都會(hui) 比平時更高,這也是行業(ye) 慣常現象。”鍾誠告訴記者。

  針對這一現象,監管部門已經注意到並敲響警鍾,要求各財險公司守牢合規底線,嚴(yan) 禁盲目拚規模、搶份額等。

  車險綜改將附加費用率上限確定為(wei) 25%,險企手續費競爭(zheng) 現象是否會(hui) 導致費用率超限?對此問題,鍾誠分析,保險公司可以通過提高經營管理效率、降低管理費用等方式降低費用率,但這並非易事。在市場競爭(zheng) 過程中,行業(ye) 較為(wei) 普遍的現象是通過套取費用的方式,以其他名目列支手續費,這也是長期被詬病的問題和監管機構行政處罰的重點。

  例如,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今年5月25日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某大型財險公司在車險業(ye) 務經營過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管控車險業(ye) 務費用,多家分支機構通過業(ye) 務及管理費、手續費及傭(yong) 金、間接理賠費用等科目共列支20.11億(yi) 元,用於(yu) 支付車險手續費等市場費用。

  “這是行業(ye) 通病,即使有被處罰的風險,仍有不少公司選擇這樣做。”鍾誠表示。不過,與(yu) 車險綜改前相比,當前市場整體(ti) 拚費用的現象有明顯減弱。

  同時,車險調整自主定價(jia) 係數區間後,保險公司可以在[0.5,1.5]的區間設定係數,車險報價(jia) 差異最高可達3倍。保險公司若想以低價(jia) 爭(zheng) 搶市場,為(wei) 何不選擇直接設定較低的自主定價(jia) 係數,而要冒險采取拚手續費的方式呢?多位受訪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這是一個(ge) 非常複雜的問題,核心問題圍繞著保險公司的銷售渠道而產(chan) 生。

  “當前,我國車險銷售主要依靠4S店以及專(zhuan) 業(ye) 保險中介機構等,保險公司直銷渠道占比較少,尤其對於(yu) 中小險企來說,直銷業(ye) 務很難開展。中介機構不僅(jin) 占據渠道優(you) 勢還有逐利動機,因此,在實務中保險公司的車險報價(jia) 一般高於(yu) 消費者最終支付的成本,中介渠道會(hui) 通過贈送購物券等方式降低消費者成本。”薑淩雲(yun) 表示,當然,這些贈送的成本其實都包含在保險公司付給中介渠道的手續費中,險企支付的手續費也就水漲船高。

  價(jia) 格與(yu) 服務都重要

  “希望車險價(jia) 格能夠更加優(you) 惠,服務也更好一些。”在北京西直門一個(ge) 大型停車場,談到對未來車險的期盼,車主汪玲玲表示。同時,在接受記者有關(guan) 車險綜改專(zhuan) 項問卷調查的30位車主中,有23位車主表達了類似期望。

  長安保險車險部副總經理白魁耀對記者表示,消費者比價(jia) 是普遍行為(wei) 。如果險企定價(jia) 能力弱,可能給優(you) 質車主報出較高價(jia) 格導致客戶流失,也可能以較低保費承保了風險較高的客戶。因此,提升精準定價(jia) 能力是保險公司改善車險經營至關(guan) 重要的工作。

  在30位填寫(xie) 調查問卷的車主中有15位表示,每次續保之前都會(hui) 在不同保險公司或互聯網平台尋求報價(jia) 並比價(jia) 。另外15位車主表示不會(hui) 比價(jia) ,其中9位車主表示“以前在哪裏投保,現在就在哪裏續保”。同時,有27位車主表示,一般續保時會(hui) 對比上一年度保費,也會(hui) 考慮出險對保費的影響,有25位車主表示,考慮到車險出險後保費會(hui) 上漲,因而會(hui) 更加小心駕駛。薑淩雲(yun) 認為(wei) ,這體(ti) 現了保險對安全駕駛的引導作用,目前的車險定價(jia) 方式也更好地體(ti) 現了對優(you) 質車主的價(jia) 格優(you) 惠。

  除了關(guan) 注價(jia) 格,不少車主還很關(guan) 心保險公司的服務,其中,車險服務和理賠最受關(guan) 注。在北京二環內(nei) 一小區,車主楊婷芳對記者表示,近幾年車險服務比以前更好。例如,以前自己的車被人剮蹭了但找不到第三方,保險公司就說不能賠付,而車險綜改刪掉了無法找到第三方免賠率等免賠約定,就不再有這方麵的煩惱。同時,保險公司的理賠時效比以前更快。不過,從(cong)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最新發布的保險業(ye) 消費投訴情況看,一季度監管部門接收並轉送的車險糾紛達3603件,占財險公司總投訴量的31.6%。整體(ti) 來看,車險糾紛仍然較多。

  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車險糾紛主要集中在服務和理賠環節,保險公司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理賠便捷性,以及與(yu) 車險消費者的溝通能力。

  從(cong) 對服務的理解來看,部分消費者對保險公司的服務邊界還不是十分清楚,認為(wei) 保險公司贈送噴漆券、洗車券等也是一種保險服務。車險綜改後,保險公司提供的服務都寫(xie) 在合同裏,如楊婷芳的車險合同中就明確了兩(liang) 項服務,一是車輛安全檢測,二是道路救援服務。根據保險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保險費回扣或者其他利益,屬於(yu) 被禁止的行為(wei) 。但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在實踐中,無論是保險公司還是消費者都已“見怪不怪”。

  麵對調查問卷上的問題“您是否知道,投保時保險公司向消費者贈送購物卡、洗車券等都是不可以的?”,30位車主中有11位表示“不知道”,14位表示“知道,但保險公司普遍贈送禮品,消費者也樂(le) 於(yu) 接受”。

  同時,記者調查顯示,無論有沒有禮品贈送,消費者最在意的是最終支付成本,如果價(jia) 格有相對優(you) 勢,即使沒有禮品贈送,他們(men) 也樂(le) 於(yu) 接受。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推進車險市場健康發展是一個(ge) 持續的過程,需要監管機構、行業(ye) 協會(hui) 、保險公司等主體(ti) 共同努力,也需要持續進行消費者教育,隨著車險綜改的深入推進,一個(ge) 競爭(zheng) 更加透明、理性,市場更加穩健的車險市場值得期待。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