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加速跑”

發布時間:2023-09-18 14:4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加速跑”(國際論道)

  全國首個(ge) 萬(wan) 噸級光伏綠氫示範項目建成投產(chan) ;多晶矽、矽片、電池、組件上半年產(chan) 量同比增速達60%以上;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雙增長,連續8年居全球第一;綠色動力船舶製造新訂單占總訂單近一半……近段時間,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不斷刷新“進度條”,受到國際社會(hui) 矚目。不少外媒發文表示,中國綠色供給能力持續增強,為(wei) 全球可持續發展帶來好消息。

  “綠色轉型成果令人讚歎”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已突破13億(yi) 千瓦,曆史性超過煤電比重,約占能源總裝機的48.8%,10年增長約3倍。

  日本《每日新聞》關(guan) 注到,中國太陽能發電設備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國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8741萬(wan) 千瓦,同比增加60%。

  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稱,中國在海上風電領域發展正勁。據全球風能理事會(hui) 數據,2022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達到64.3千兆瓦,其中中國約占49%,摘取“全球海上風電建設者”桂冠。

  “中國的綠色轉型成果令人讚歎。”《華爾街日報》網站近日報道稱,近年來,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長速度飛快,發展勢頭令人鼓舞。中國還設定了一個(ge) 目標:到2025年,實現可再生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18%左右。屆時,預計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將十分可觀。

  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長的同時,以光伏產(chan) 品、電動汽車、鋰電池為(wei) 代表的中國外貿“新三樣”也表現搶眼。

  美國調查企業(ye) SPV市場研究公司的報告顯示,2022年,太陽能電池全球出貨量排名前五的企業(ye) 全部為(wei) 中國企業(ye) 。中國企業(ye) 在全球光伏組件市場份額持續增長。太陽能企業(ye) 的飛躍式發展將鞏固中國作為(wei) 全球可再生能源大國的地位。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顯示,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處於(yu) 全球領先地位。2022年,中國光伏產(chan) 品出口總額超過512億(yi) 美元,同比增長超過80%。2025年前,在全球太陽能發電主要零部件領域,中國產(chan) 品的市場占有率將有望擴大至95%。

  “在綠色能源和技術領域,中國處於(yu) 領先地位。”法國《回聲報》網站報道稱,2023年,中國生產(chan) 的太陽能電池板預計將占全球總產(chan) 量的3/4,全球一半以上的電動汽車將在中國的道路上行駛,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55%將由中國實現。

  “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國”

  “綠色產(chan) 能”提升背後,是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持續投資和創新努力。

  “在全球能源轉型競賽中,中國已經領先一步。”西班牙《先鋒報》網站報道稱,多年來,中國政府一直把低碳發展作為(wei) 優(you) 先事項,在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方麵投入了大量資源,鼓勵可再生能源領域創新。布魯塞爾智庫戰略展望研究所基於(yu) “未燒盡的煤”研究組織的數據,發表題為(wei) 《零碳工業(ye) 新時代的競爭(zheng) 》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中國在零排放領域掌控著60%的製造技術,創造了大量就業(ye) 崗位,主導著幾乎整個(ge) 電池供應鏈,貢獻了鋰電池生產(chan) 總量的74%。

  “中國已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國。政府正在加快對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等領域的投資,滿足日益增長的生產(chan) 生活用電需求。”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報道稱,中國已承諾在2026年到2030年的下一個(ge) 五年規劃期間逐步減少煤炭消費,把可再生能源領域作為(wei) 關(guan) 注重點。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8月發表的一篇調研報告表示,中國在激勵綠色能源技術及製造業(ye) 方麵處於(yu) 全球領先地位,尤其是在太陽能、風電和電池技術等領域。在未來至少10年的時間裏,中國都將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關(guan) 鍵力量。

  彭博社網站日前報道稱,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生產(chan) 與(yu) 開發企業(ye) 正在幫助實現能源轉型。這些企業(ye) 也由此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隨著更多支持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的新政策出台,預計還會(hui) 有更多中國企業(ye) 加強在可再生能源相關(guan) 領域的投入。

  日本《每日新聞》日前報道稱,中國光伏組件供應商憑借大規模投資和成本優(you) 勢取得快速增長,“光伏企業(ye) 的飛躍式發展,幫助中國成長為(wei) 可再生能源大國”。

  “為(wei) 全球減碳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帶來了一係列正效應。

  “中國低碳減排努力對世界產(chan) 生積極影響。”塔斯社網站報道,英國《自然—通訊》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平均懸浮顆粒暴露量減少的90%以上來自中國。科學家研究了1998年至2019年期間空氣中的PM2.5顆粒物數據,發現自2011年以來,全球平均濃度一直在穩步下降,這應該歸功於(yu) 中國的努力。中國在低碳減排方麵的措施,已被證明是這些積極變化的主要原因。

  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hui) 與(yu)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聯合發布的《超越淨零碳》指出,在中國的推動下,2021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成本較2010年下降約82%,陸上風機與(yu) 海上風電裝機成本分別下降約35%和41%。

  埃菲社關(guan) 注到,中國在促進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建設的同時,也在研究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以加快實現雙碳目標。今年,中國在江蘇省投產(chan) 了大型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項目。該項目每年可在燃煤發電過程中捕集50萬(wan) 噸二氧化碳。另外,中國首個(ge)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範工程項目今年也正式投用,每年可捕集和封存超過150萬(wan) 噸二氧化碳,封存量相當於(yu) 種植近1400萬(wan) 棵樹。報道稱,中國行動為(wei) 全球減碳作出重要貢獻。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旗下“全球商品洞察”網站發文指出,中國在發展水電、光伏、風電、儲(chu) 能等方麵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中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yu) 合作夥(huo) 伴進行技術、投融資和人才交流,有利於(yu) 促進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更新》報告指出,憑借技術、裝備等優(you) 勢,中國企業(ye) 正在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促進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幹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表示:“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和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麵發揮著關(guan) 鍵作用,實現《巴黎協定》目標和應對氣候變化需要中國的參與(yu) 和支持。”(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林子涵)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