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10周年)專訪CPECC魯邁拉項目副總監:互利共贏是一致目標
中新社廣州9月17日電 題:專(zhuan) 訪CPECC魯邁拉項目副總監:互利共贏是一致目標
中新社記者 方偉(wei) 彬
“我們(men) 為(wei) 伊拉克石油業(ye) 主巴士拉天然氣公司提供了1000萬(wan) 個(ge) 安全人工時。”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PECC”)伊拉克魯邁拉項目部副總監托馬斯·萊尼(Thomas Lennie)對此十分自豪。
“一帶一路10周年·CPECC海外員工看中國”活動於(yu) 日前走訪廣東(dong) 。托馬斯黑色背包上醒目的英文“Ten Million Man Hours”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他講述了中國企業(ye) 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與(yu) 當地企業(ye) 共建共享的故事。
今年5月底,CPECC承建的伊拉克巴士拉天然氣輕烴回收處理廠(BNGL)項目第一列裝置投產(chan) ,業(ye) 主伊拉克巴士拉天然氣公司向CPECC頒發“1000萬(wan) 安全人工時”證書(shu) 。托馬斯告訴記者,那個(ge) 紀念安全交付的黑色背包便是他代表中方企業(ye) 領獎時一起帶回的。
今年59歲的托馬斯來自英國,2016年,他加入CPECC中東(dong) 地區公司魯邁拉項目部管理團隊。作為(wei) 項目副總監,他管理著一支4000多人的隊伍。
“在CPECC項目上,安全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托馬斯講解稱,油氣工程總承包項目中出現生產(chan) 安全事故會(hui) 對CPECC的員工、承包商、環境造成損害,並影響中國企業(ye) 的聲譽。
油氣工程總承包行業(ye) 相對於(yu) 其他行業(ye) 來說,具有投資大、建設期長、技術門檻高、風險高等特點。為(wei) 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聯合經營或聯合作業(ye) 在該行業(ye) 被普遍采用。中國石油企業(ye) 與(yu) 中東(dong) 當地業(ye) 主、國際石油公司共建共享,一邊貢獻著中國企業(ye) 的智慧,一邊和其他國際優(you) 秀企業(ye) 共同成長。
托馬斯表示,中東(dong) 市場對於(yu) 全球油氣市場來說舉(ju) 足輕重,過去CPECC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是做承包商,但隨著國際能源市場不斷變化,業(ye) 主對承包商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我們(men) 在嚐試新的合作形式,其中,發展綠色能源是中國企業(ye) 特別重視的。”
數據顯示,在伊拉克,原油開采過程中伴生的天然氣,由於(yu) 設備老化或維修不善等原因,每年有數百億(yi) 立方米會(hui) 被白白燒掉,燃燒形成的火炬浪費了寶貴的可利用資源,也汙染著環境。
CPECC已成功交付一係列重點項目以支持業(ye) 主減少常規天然氣燃燒。2018年由CPECC建成投產(chan) 的魯邁拉早期電站項目就是其中之一。托馬斯表示,中國企業(ye) 不僅(jin) 為(wei) 石油業(ye) 主實現效益,還為(wei) 伊拉克守護碧水藍天。
加入CPECC工作7年來,托馬斯參與(yu) 魯邁拉大大小小數十個(ge) 項目。隨著中國企業(ye) 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大量的工程項目也帶來新的就業(ye) 崗位。托馬斯介紹,他們(men) 團隊中,除了中國,還有英國、伊拉克、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埃及、蘇丹、羅馬尼亞(ya) 等國家的員工,非中國籍的員工人數有60%左右。
“傾(qing) 聽員工的聲音,關(guan) 注他們(men) 的需求。”托馬斯稱,麵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盡力做到這一點對他來說是個(ge) 挑戰。托馬斯認為(wei) ,大到國家小到個(ge) 人,互利共贏是大家一致的目標。
目前,CPECC海外業(ye) 務整體(ti) 當地化率已達到70%以上,外籍員工來自39個(ge) 國家,超過10000人。在各國員工的努力下,一個(ge) 又一個(ge) 標誌性項目出現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土地上,阿聯酋巴布油田綜合設施項目、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B區西部氣田項目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