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產業鏈,服務業邁進高品質
過去,餐飲業(ye) 是勞動密集型傳(chuan) 統行業(ye) ,從(cong) 食材采購、後廚製作到洗碗刷盤,幾乎都是“純手工”;曾經,田裏的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湖海的新鮮魚蝦蟹豐(feng) 收的同時,農(nong) 戶漁民也開始愁銷路,大眾(zhong) 則急吃不著。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服務業(ye) 呈現穩步擴張的良好態勢。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製定的《關(guan) 於(yu) 新時代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中提出四個(ge) 主要原則,包括“以人為(wei) 本,優(you) 化供給”“市場導向,品牌引領”“創新驅動,跨界融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在《指導意見》總體(ti) 思路下,近年來以餐飲及生鮮電商為(wei) 代表的服務業(ye) 不斷提質突破,推動現代服務業(ye) 與(yu) 先進製造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深度融合和雙向賦能,增強服務業(ye) 的輻射範圍和帶動能力,為(wei) 我國推進擴大內(nei) 需戰略進而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提供著不竭動力。
央廚、供應鏈、數智化,以人為(wei) 本打造匠心品質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產(chan) 業(ye) 升級、消費升級,消費者對於(yu) 用餐的要求越來越高。餐飲企業(ye) 在擺脫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方式、追求出品效率的同時,還在追求各個(ge) 環節的現代化,追求通過連鎖方式拓展門店,甚至將目標錨定“萬(wan) 店”……中國餐飲業(ye) 聚焦“品質製造”,一個(ge) 個(ge) 中央廚房成為(wei) 很多餐飲企業(ye) 的“神級後廚”,讓企業(ye) 節約了成本,農(nong) 民穩定了收入,帶動了周邊的工業(ye) 和服務業(ye) 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供給側(ce) 改革帶來的紅利,正在餐飲企業(ye) 的“匠心品質”中逐步顯現。
中央廚房:提高生產(chan) 效率
用工業(ye) 化的方式生產(chan) 食品,是中央廚房與(yu) 傳(chuan) 統餐飲加工方式不同的地方。這讓生產(chan) 效率極大提升,生產(chan) 成本大幅度下降,再加上現代的物流配送網絡,中央廚房的食品,很快就能送達相應餐飲門店。
中央廚房現代化的生產(chan) 加工方式,和電子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極其相似,它按照標準化作業(ye) 的流水線,對於(yu) 質量的把控更加嚴(yan) 格、精細。以九毛九集團為(wei) 例,在中央廚房端,目前九毛九已建立了專(zhuan) 用的供應鏈中心,負責全國門店的食材及物資集采、生產(chan) 加工、倉(cang) 儲(chu) 、物流配送的供應服務。通過運用條形碼技術、網絡信息技術、GPS定位等技術,實現運輸全過程監控,規避運輸過程中的食品安全風險。此外,還設置了檢測中心,創建了三級質量監測體(ti) 係,以保證送達門店的食品安全。
近年來,和中央廚房相關(guan) 的政策紅利不斷出台。2017年、2018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接連出台《關(guan) 於(yu) 深入實施主食加工業(ye) 提升行動的通知》《關(guan) 於(yu) 實施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提升行動的通知》,提出積極發展中央廚房建設、個(ge) 性定製等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模式;2019年,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24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的意見》,提出發展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冷鏈物流新模式;2022年,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印發“十四五”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規劃的通知》,提出開展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在主產(chan) 區和大中城市郊區布局中央廚房、主食加工、休閑食品、方便食品、淨菜加工等業(ye) 態。國家關(guan) 於(yu) 中央廚房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保持了連貫性,為(wei) 建設中央廚房提供了政策紅利。
有著供應鏈和門店數量等基礎性優(you) 勢的連鎖企業(ye) ,是中央廚房建設的“急先鋒”。包括西貝、外婆家、避風塘、眉州東(dong) 坡、鼎泰豐(feng) 、豐(feng) 收日等知名連鎖餐飲企業(ye) ,都有自己的中央廚房。另外也出現了一些第三方中央廚房的龍頭企業(ye) 。中央廚房的出現把中國餐飲業(ye) 從(cong) 傳(chuan) 統的手工作坊,帶向了現代化工廠生產(chan) 。
供應鏈:構建標準管理
《關(guan) 於(yu) 新時代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的重點任務之一是建設服務標準,推動國際國內(nei) 服務標準接軌,加快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等新興(xing) 服務領域標準研製。近年來,隨著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與(yu) 其他產(chan) 業(ye) 的深度融合,餐飲企業(ye) 的供應鏈體(ti) 係建設發展迅猛,食材源頭、工藝流程、門店出品等全流程都正在實現標準化精細化管理。
“供應鏈”隻有簡單的三個(ge) 字,但對於(yu) 餐飲企業(ye) 來說,卻涵蓋著一份菜品從(cong) 食材、製作到端上餐桌的全過程,其中包含著能耗係統、溫控係統、效期係統、溯源係統等數字化管理係統,甚至需要餐飲企業(ye) 實現對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的動態數據管理,從(cong) 頭到尾構建起一張高效節能、綠色安全的“數字標準管理網”。
每年秋季到來之前,西貝的供應鏈食安人員就會(hui) 進駐草原羊屠宰場,對食材進行全方位的安全監測。他們(men) 會(hui) 在屠宰之前對羊進行“尿檢”,記錄每日瘦肉精及獸(shou) 藥殘留檢測情況,屠宰後,再根據羊肉的品質挑選。
“以前我們(men) 大多是依據經驗。”在海底撈做了近30年的炒料師傅周長春介紹稱,“現在一款產(chan) 品初步研發出來,要借助精密儀(yi) 器,檢測具體(ti) 成分配比,根據國家相關(guan) 食品安全標準調整配比,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還要進一步追求口味的獨特性和穩定性。”
敲定產(chan) 品具體(ti) 的理化指標數據,隻是產(chan) 品研發的其中一步。海底撈持續探索產(chan) 品標準化生產(chan) 模式、實現規模化生產(chan) 、保證門店出品品質統一且供應量穩定,例如,周長春研發的泡菜鴨鍋底,光是泡菜鴨裏的酸菜就炒製了不下80次。
值得一提的還有,在供應鏈體(ti) 係中,“全程可追溯係統”是很多餐飲企業(ye) 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一環:每一種原料都能準確關(guan) 聯到整個(ge) 上下遊的信息,任何環節指標數據都實時采集和監控,實現全流程管控,確保了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口味、品質的穩定性。在安全的基礎上,有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ye) 在單品標準化設計上不斷優(you) 化改良,實現技術升級。例如,和府撈麵推出蔬菜保鮮技術,在不放任何添加劑的條件下,在2至3個(ge) 月保質期內(nei) ,可以保持蔬菜95%以上的還原度。
數智化:提供全鏈路解決(jue) 方案
服務業(ye) 具有數字化轉型的先天基礎和優(you) 勢,加速服務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是推進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之一。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賦能供應鏈、食品安全及門店運營等環節是很多餐飲企業(ye) 在新的消費形式下,搶占行業(ye) 先機、跳出疫情影響“轉守為(wei) 攻”的重要支撐。當一位顧客走進餐館開始點單,餐飲企業(ye) 各係統環環相扣的工作就此開始:包括不同平台的點單核銷流暢度、後廚配餐出餐效率、食材庫存變動等,有些反饋甚至可以達到即時。
目前,很多餐飲企業(ye) 已經擁有了專(zhuan) 門的數智化部門,並從(cong) 業(ye) 務微服務化處理、數據實時計算能力建設等方麵著手構建數字化底座,不斷強化核心業(ye) 務係統的穩定性、安全性,提升線上服務的並發能力和係統負載能力。
海底撈在運營整個(ge) 流程中實現數字化食安管控,保障食品安全。在後廚淨汙分區,每個(ge) 關(guan) 鍵操作位都配有高清攝像頭識別員工操作是否規範,如出現問題可快速進行食品安全追溯。在配菜區,每盒菜品配備RFID芯片,實現菜品日期、重量、供應商以及是否符合安全規範等信息溯源。
同時,數智化也為(wei) 多品牌上市餐飲集團提供全鏈路解決(jue) 方案,幫助餐企統一、高效管理旗下各個(ge) 品牌門店。2020年,九毛九集團成立了大頭(廣州)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頭”),大頭研發的雙中台係統包括業(ye) 務中台和數據中台,為(wei) 九毛九集團旗下各個(ge) 品牌的門店提供安全可信的全鏈路餐飲服務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截至目前,大頭開發的自研係統已經取得27個(ge) 軟件著作權,在九毛九集團全球103個(ge) 城市超過600家門店使用。
傳(chuan) 統的餐館靠著“回頭客”,而現代的餐飲企業(ye) ,則思考的是會(hui) 員的黏性,這也離不開餐飲企業(ye) 的數智化建設。以和府撈麵為(wei) 例,目前,和府從(cong) 前端到後端所有核心業(ye) 務係統已經全麵進入數字化,對消費者業(ye) 務已打通美團點評、餓了麽(me) 、抖音、小紅書(shu) 、微信、支付寶等各大平台,其中“和府會(hui) ”小程序也早已打通全渠道會(hui) 員數據,同時可提供堂食點單、外賣點餐、到店自提、零售商城等到店、到家的全場景一站式服務體(ti) 驗,形成良性的可持續互動機製,會(hui) 員黏性持續增強。
數字農(nong) 業(ye) 、預製菜、冷鏈物流,以創新為(wei) 驅動
“一頭連著億(yi) 萬(wan) 消費者,一頭連著千萬(wan) 經營主體(ti) 。”電商平台蓬勃發展,逐漸成為(wei) 生產(chan) 消費中的關(guan) 鍵一環,不僅(jin) 讓產(chan) 地直發逐漸取代層層分銷,最重要的是,提升了產(chan) 品流通效率,拉動了多個(ge) 產(chan) 業(ye) 、製造業(ye) 的發展。業(ye) 內(nei) 認為(wei) ,電商自身正經曆從(cong) 圖文貨架電商向場景電商的升級,成為(wei) 高新科技場景化創新的承載平台,並與(yu) 流量經濟相聯結,不斷催生新業(ye) 態、新模式。
農(nong) 業(ye) 數字化:助力實現“造血式”幫扶
現代服務業(ye) 是實現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ju) 措。促進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與(yu) 現代農(nong) 業(ye) 深度融合,積極發展農(nong) 村電商等“造血式”幫扶舉(ju) 措,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以往“救濟式”扶貧的局限,提升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的發展能力及其收入的可持續性。“2023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農(nong) 雲(yun) 行動”“盒馬村”“叮咚農(nong) 場”“訂單農(nong) 業(ye) ”……從(cong) 口號到行動,電商平台在田間地頭的持續“耕耘”迎來收獲。
2021年8月,拚多多設立了“百億(yi) 農(nong) 研”專(zhuan) 項,先後孵化溫室種植、無土栽培、AI種植等多個(ge) 前沿項目,培養(yang) 農(nong) 業(ye) 一線“新新農(nong) 人”,推進農(nong) 業(ye) 數字化,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今年,拚多多啟動了“農(nong) 雲(yun) 行動”,推動全國100個(ge) 農(nong) 產(chan) 帶更快“拚上雲(yun) 端”,打造更具韌性和競爭(zheng) 力的數字化農(nong) 產(chan) 帶。
在推動農(nong) 業(ye) 現代化過程中,訂單農(nong) 業(ye) 也是一大助力因素,近年來電商平台紛紛發力布局。盒馬通過訂單農(nong) 業(ye) 保障穩定的供銷關(guan) 係,助推盒馬村的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盒馬村模式於(yu) 2019年7月在四川甘孜州丹巴縣率先試水,經過4年曆練,逐步向全國複製。
訂單種植模式的直接意義(yi) ,是為(wei) 種植者避免隨行就市帶來的市場風險,從(cong) 而獲取更加穩定、長遠的收益。叮咚買(mai) 菜采用新型訂單種植,在直采的基礎上,采取鎖單、輸出標準和技術資源等方式來共同種植,本質上是對抗波動性的模式,帶來成本優(you) 勢,全鏈條規避風險。
預製菜:推動賽道細分化
開袋即食的東(dong) 坡肘子、微波爐加熱即可上餐桌的牛肉串……預製菜一頭連著種植業(ye) 、養(yang) 殖業(ye) 、生產(chan) 加工業(ye) ,另一頭連著餐飲業(ye) 和居民消費,是典型的一二三產(chan) 融合發展的產(chan) 業(ye)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提升淨菜、中央廚房等產(chan) 業(ye) 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培育發展預製菜產(chan) 業(ye) ”,這是預製菜首次被寫(xie) 入中央一號文件,預製菜行業(ye) 又迎來了更大發展機遇。
2018年開始,盒馬嚐試推出麵向C端消費者的預製菜商品,5年間建立起了300條鮮食預製菜供應鏈。今年2月,叮咚買(mai) 菜宣布步入“大健康預製菜2.0”時代,開出目標規模50億(yi) 元的預製菜“訂單”。業(ye) 內(nei) 認為(wei) ,一方麵生鮮電商在觸達C端(個(ge) 人用戶端)保證時效方麵具有獨特的優(you) 勢,另一方麵預製菜可以幫助生鮮電商平台搭建自有產(chan) 品體(ti) 係。
據公開數據,2022年預製菜相關(guan) 企業(ye) 7萬(wan) 家,預製菜市場規模達4100億(yi) 元,同比增長18.53%,預計到2025年將突破8300億(yi) 元。預製菜電商平台渠道占比超過了60%。業(ye) 內(nei) 認為(wei) ,預製菜作為(wei) C端(個(ge) 人用戶端)需求發掘期的行業(ye) ,與(yu) 生鮮電商有著緊密聯係的天然優(you) 勢,和生鮮電商之間存在著相互推動作用。從(cong) 線下走向線上的預製菜,得益於(yu) 電商平台流量的傾(qing) 斜以及品牌的曝光,更容易培育消費者的認知和信任。
以今年海鮮季為(wei) 例,叮咚買(mai) 菜、盒馬、美團買(mai) 菜等生鮮電商平台上,海鮮預製菜廣受歡迎,包括椒鹽梭子蟹、孜然皮皮蝦等,都被端上了餐桌。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海鮮預製菜的推出來自需求驅動,是各大平台順應消費旺季需求的重要策略。目前,預製菜正在拓展更細分化的賽道,平台可以通過打造細分賽道建立差異化優(you) 勢,增強消費者黏性。
冷鏈物流:推進模式創新
生鮮電商平台的發展進一步帶動了冷鏈物流行業(ye) 發展提速。據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冷鏈物流總額為(wei) 3.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95%。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投建總額超過299.5億(yi) 元,同比增長9.1%。從(cong) 季節因素來看,7-8月是冷鏈物流的傳(chuan) 統旺季,冰品、低溫飲品等冷鏈需求旺盛。另外,暑期旅遊、餐飲、住宿等消費需求回升明顯,帶動快消品和生鮮食品等品類的電商物流需求快速增長。
《關(guan) 於(yu) 新時代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業(ye) 態和模式創新,推動智慧物流、服務外包、醫養(yang) 結合等新業(ye) 態加快發展是重點任務之一。目前,盒馬等生鮮電商平台正在快速布局冷鏈體(ti) 係,過程中不斷實現模式創新,包括通過融合大數據、雲(yun) 計算,以及物聯網技術,打造高效存儲(chu) 、分揀係統,提升物流履約效率。
業(ye) 內(nei) 認為(wei) ,隨著生鮮電商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數字冷鏈平台將會(hui) 成為(wei) 一個(ge) 越來越重要的領域。未來幾年內(nei) ,數字冷鏈平台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未來冷鏈物流將會(hui) 更加注重智能化、自動化的技術應用,比如倉(cang) 儲(chu) 自動化以及機器人分揀,通過技術的提升來降低人工的容錯率,以及在運輸端的全麵可視化,保障商品品質。
特06-特07版采寫(xie) /新京報記者 王萍 張潔 於(yu) 桂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