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綜合消息:中國187金已創亞運第二好成績 國羽男單提前包攬冠亞軍
中新社杭州10月6日電(記者 王祖敏)中國代表團6日在杭州亞(ya) 運會(hui) 上再收8金,金牌總數達到187枚,超過1990年北京亞(ya) 運會(hui) 的183枚,已創中國隊在曆屆亞(ya) 運會(hui) 上的第二好成績。
截至6日,日本(47金)、韓國(36金)、印度(22金)、烏(wu) 茲(zi) 別克斯坦(20金)、中國台北(17金),依然名列金牌榜第2-6位,中國香港(8金)也仍居金牌榜第12位。
中國軍(jun) 團當日的金牌分別來自舉(ju) 重、皮劃艇、空手道、摔跤、馬拉鬆遊泳、龍舟和橋牌賽場。
中國力士包攬當日舉(ju) 重雙冠,並在女子項目上實現“破冰”。在女子舉(ju) 重87公斤級決(jue) 賽中,中國選手梁小梅以絕對優(you) 勢奪冠,為(wei) 中國女舉(ju) 獲得本屆亞(ya) 運會(hui) 的首枚金牌。
男子109公斤級決(jue) 賽,近幾年從(cong) 81公斤級一路“升級”至此的中國“00後”小將劉煥華,力壓東(dong) 京奧運冠軍(jun) 、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選手朱拉耶夫,為(wei) 中國男子舉(ju) 重隊贏得本屆亞(ya) 運會(hui) 的第四金。
雖然舉(ju) 重比賽還將產(chan) 生最後兩(liang) 金,但中國隊已提前收官。在本屆亞(ya) 運會(hui) 上,中國舉(ju) 重隊獲得全部14枚金牌中的5枚,但僅(jin) 取7個(ge) 女子級別中的1金,女舉(ju) “夢之隊”的杭州“噩夢”為(wei) 其巴黎奧運備戰敲響警鍾。
在皮劃艇激流回旋賽場,中國隊獲得1金1銀。兩(liang) 位年過30歲的老將謝遠聰和李露分別獲得男子單人劃艇和女子單人皮艇的冠軍(jun) 和亞(ya) 軍(jun) ,中國台北選手張築涵獲得女子單人皮艇的金牌。
在並非中國隊優(you) 勢項目的空手道和摔跤賽場,中國選手也傳(chuan) 來捷報。繼李巧巧獲得空手道女子組手68公斤級冠軍(jun) 後,24歲的中國選手龔莉6日又在女子組手61公斤級問鼎。空手道比賽還有兩(liang) 個(ge) 比賽日,中國隊已收2金,超過上屆所獲1金。
在收獲多枚獎牌後,中國摔跤隊7日終於(yu) 見金。女子自由式68公斤級,衛冕冠軍(jun) 周鳳戰勝吉爾吉斯斯坦選手獲得金牌,另一名中國選手王娟獲得女子自由式76公斤級銅牌。
馬拉鬆遊泳展開女子10公裏的角逐,18歲的中國小將吳姝彤在最後一圈完成對日本選手的超越,驚險奪冠,另一名中國小將孫嘉珂獲得該項目銅牌。
龍舟比賽收官日,中國隊分獲女子組和男子組1000米的金牌和銀牌,最終席卷本屆亞(ya) 運會(hui) 6個(ge) 龍舟小項的5金1銀。
橋牌比賽日出3金,中國隊獲得女子團體(ti) 金牌,中國香港隊和中國台北隊分別獲得男子團體(ti) 和混合團體(ti) 冠軍(jun) 。
除了爭(zheng) 金奪銀的決(jue) 戰外,當日的一場半決(jue) 賽也備受關(guan) 注。衛冕冠軍(jun) 中國女排以3比0完勝泰國隊,五連勝晉級決(jue) 賽,7日將與(yu) 老對手日本隊爭(zheng) 奪冠軍(jun) 。
同樣進行半決(jue) 賽的羽毛球賽場,中國隊除了已提前出局的男子雙打外,另4個(ge) 單項均有選手晉級決(jue) 賽。其中,石宇奇和李詩灃擊敗各自對手,會(hui) 師男單決(jue) 賽,為(wei) 中國隊提前鎖定該項冠亞(ya) 軍(jun) 。
盡管何冰嬌和馮(feng) 彥哲/黃東(dong) 萍當日分別止步女單和混雙的半決(jue) 賽,但國羽女單一姐、東(dong) 京奧運冠軍(jun) 陳雨菲和兩(liang) 對衛冕冠軍(jun) 組合女雙陳清晨/賈一凡、混雙鄭思維/黃雅瓊均順利挺進決(jue) 賽。
男子水球半決(jue) 賽,中國隊以14比13險勝衛冕冠軍(jun) 哈薩克斯坦隊,將與(yu) 日本隊爭(zheng) 奪金牌。
中國男籃和中國女足均在當日的銅牌爭(zheng) 奪戰中獲勝,領取了並不令人滿意的獎牌。
在與(yu) 中國台北隊的比賽中,上半場一度落後的中國男籃最終以101比73逆轉獲勝。但其在半決(jue) 賽中負於(yu) 並非主力陣容的菲律賓隊,仍成為(wei) 中國媒體(ti) 和球迷詬病的焦點。
在當晚的男籃決(jue) 賽中,菲律賓隊以70比60擊敗約旦隊,在時隔61年之後,再次獲得亞(ya) 運會(hui) 男籃金牌。
中國女足以7比0大勝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隊,將上屆的銀牌換成了銅牌。在隨後的女足決(jue) 賽中,日本隊以4比1戰勝朝鮮隊,成功衛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