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體》可以養活多少企業?看頂流科幻IP撬動百億產業鏈
就算你不是科幻迷,應該也知道《三體(ti) 》。這部源自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巨作,被譽為(wei) 國產(chan) 科幻標杆。在它“誕生”的16年中,全球出版19種語言版本,銷量突破2900萬(wan) 冊(ce) 。有人曾這樣評價(jia) :劉慈欣的《三體(ti) 》以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在《三體(ti) 》吸引一代代讀者走進科幻大門的同時,中國科幻產(chan) 業(ye) 也迎來了蓬勃發展階段。根據《2023中國科幻產(chan) 業(ye) 報告》發布的數據,2022年中國科幻產(chan) 業(ye) 總營收877.5億(yi) 元,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
作為(wei) 科幻界的頂級IP,《三體(ti) 》在商業(ye) 方麵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今年初,《三體(ti) 》改編的電視劇熱播;國慶節當天,全國首個(ge) 三體(ti) “宇宙閃爍”增強現實觀測站在成都東(dong) 郊記憶開展;B站同人動畫番劇《我的三體(ti) 》單平台播放量超過2億(yi) ;《三體(ti) ·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體(ti) 驗空間,帶來一場沉浸式科幻體(ti) 驗……除了IP授權,舞台劇、展覽、玩具、服飾、電子產(chan) 品、家居用品等行業(ye) 引入了《三體(ti) 》IP,僅(jin) 《三體(ti) 》IP聯名消費市場價(jia) 值累計超過20億(yi) 元。
《三體(ti) 》可以養(yang) 活多少企業(ye) ?這或許是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話題。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hui) 開幕前夕,華西都市報、封麵新聞記者對話科幻產(chan) 業(ye) 從(cong) 業(ye) 者、資深科幻迷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研究員,解讀科幻產(chan) 業(ye) 發展前景,探尋當今社會(hui) 需要科幻的意義(yi) 。
得到授權耗時3個(ge) 月 有人把《三體(ti) 》故事講出新意
詭譎的星雲(yun) 、璀璨的星河、劃過長空的隕石……走進位於(yu) 成都東(dong) 郊記憶的全國首個(ge) 三體(ti) “宇宙閃爍”增強現實觀測站(以下簡稱“觀測站”),浩瀚宇宙以真實的形式呈現眼前。觀測站10月1日正式亮相,過去10餘(yu) 天,來自全國各地數萬(wan) 名科幻迷通過觀測站體(ti) 驗《三體(ti) 》中的情景,感受宇宙的終極浪漫。
將《三體(ti) 》中的場景真實地呈現出來並非易事,首要就是拿到授權。事實上,目前市麵上所有關(guan) 於(yu) 《三體(ti) 》IP的開發,都需要先由《三體(ti) 》三部曲內(nei) 容開發和商業(ye) 運營全球版權方三體(ti) 宇宙官方授權。
“光是拿到授權,就花了三個(ge) 月。”觀測站項目開發方、成都文趣星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趣星球”)CEO潘波告訴記者,三體(ti) 宇宙對於(yu) IP授權有著近乎嚴(yan) 苛的考核,從(cong) 策劃方案到執行落地,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看項目的開發是否符合《三體(ti) 》的世界觀,“關(guan) 鍵還是拚內(nei) 容。”
內(nei) 容的創新之處在於(yu) ,過往《三體(ti) 》影視劇的創作都是從(cong) 地球人的視角展開,觀測站創新性地引入三體(ti) 人視角,把三體(ti) 的故事講出了新意。雖說開發思路得到認可,但要讓《三體(ti) 》中的世界觀以宏大的方式驚豔觀眾(zhong) ,也成了團隊的開發難題。據了解,該項目中運用了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將《三體(ti) 》中的場景進行再現。
觀測站是文趣星球做的第一個(ge) 項目,也是第一個(ge) 科幻項目。從(cong) 目前的數據來看,這算得上是一份合格的成績單:國慶期間,營業(ye) 額達到百萬(wan) 元。潘波提到,接待的遊客當中有不少資深《三體(ti) 》迷,他們(men) 在體(ti) 驗後紛紛在後台對觀測站表達了認可。
“互動性很強。”在複盤成功經驗時,潘波表示:“相較於(yu) 以往的《三體(ti) 》IP 開發,這是一個(ge) 全新的模式。整個(ge) 體(ti) 驗過程中,可以全方位調動受眾(zhong) 的方向感、空間感、協調性,是一次全新的體(ti) 驗。”
從(cong) 成都出發,觀測站下一站將登陸上海,開啟全國巡展。
科幻產(chan) 業(ye) 發展現狀 IP開發集中在視聽領域
根據《2023中國科幻產(chan) 業(ye) 報告》,我國科幻產(chan) 業(ye) 目前主要有科幻閱讀、科幻影視、科幻遊戲、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五大板塊。
在目前三體(ti) IP的授權開發中,最廣為(wei) 人知的莫過於(yu) 影視劇。今年年初,由張魯一、於(yu) 和偉(wei) 等人主演的電視劇《三體(ti) 》熱播,叫好又叫座,豆瓣評分達到8.7分。而上一次引發全民科幻熱的作品,則是電影《流浪地球》。
科幻題材影視劇熱播的背後,同樣折射出科幻產(chan) 業(ye) 發展中的兩(liang) 個(ge) 現象:一是科幻產(chan) 業(ye) 對於(yu) 科幻IP的強依賴性,二是科幻頂流IP的開發大多還集中在視聽領域。
成都高質量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鄭穎從(cong) 事創新領域的研究,正在操盤一個(ge) 科幻項目。在她看來,科幻產(chan) 業(ye) 對IP的依賴並不是一件壞事。“‘超級IP’的吸引力是催生受眾(zhong) 消費的關(guan) 鍵驅動力,是助力科幻產(chan) 業(ye) 這一新生事物發展的強勁動力。”鄭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幻IP的邏輯性強,“科學濃度”高,其中涉及的很多物理學、天文學概念讓普通人望而卻步,但通過視聽改編後,觀眾(zhong) 接受度會(hui) 高很多,受眾(zhong) 群體(ti) 年齡層也更為(wei) 廣泛。
潘波也提到類似的觀點。他說,人們(men) 的消費一定是建立在共情和認可的基礎上。以《三體(ti) 》為(wei) 例,一部成功的科幻作品積累起了廣泛的群眾(zhong) 基礎,這是科幻產(chan) 業(ye) 發展的底氣。與(yu) 此同時,科幻IP的開發過程一定是先影視作品而後其他,“影視作品有一套成熟的模式。”也正是如此,如何將科幻IP的開發多元化對從(cong) 業(ye) 者而言是一種考驗。
來自《2023中國科幻產(chan) 業(ye) 報告》的數據顯示,五大板塊中占比較高的業(ye) 態前三位分別是科幻遊戲、科幻文旅和科幻影視。科幻遊戲,也正是三體(ti) 宇宙搶占的重要市場:為(wei) 了讓海外玩家感受到中國科幻的創造力,2022年2月,三體(ti) 聯動網易遊戲研發的《荒野行動》在海外推出主題版本,把紀元更迭的三體(ti) 遊戲世界以可視化、場景化、更具體(ti) 驗感的交互形式呈現。
三體(ti) 宇宙CEO趙驥龍曾向媒體(ti) 表示,希望通過“科幻+科技”的結合,多維度地將三體(ti) IP創造出更加豐(feng) 富和有深度的文化體(ti) 係。
以觀測站為(wei) 代表的項目,依托東(dong) 郊記憶園區的地理特征,給大眾(zhong) 帶來了一次沉浸式體(ti) 驗三體(ti) 世界的機會(hui) ,也為(wei) 文學IP商業(ye) 化提供了一條新路徑。而這也正是科幻文旅的發展方向:以國產(chan) 科幻IP為(wei) 核心打造的科幻主題公園正在成為(wei) 新的增長極,糅合了科幻、科普、研學等元素的體(ti) 驗項目,正展露發展潛力。
觀測站的全國巡展結束後,還將開啟它的海外旅程。目前,卡塔爾已經是確認的目的地之一。潘波已經準備好和他的團隊深耕在科幻產(chan) 業(ye) 這片藍海中。
前沿技術挺進科幻產(chan) 業(ye) 《三體(ti) 》打造百億(yi) 產(chan) 業(ye) 鏈
今年4月,三體(ti) 宇宙和人工智能平台商湯科技攜手開發的《三體(ti) ·引力之外》線下沉浸式娛樂(le) 新業(ye) 態正式開展。人工智能技術讓原本隻能停留在想象中的三體(ti) 故事觸手可及,一個(ge) 獨一無二、沉浸式的三體(ti) 世界來到了人們(men) 的麵前。
當越來越多的前沿技術進入科幻產(chan) 業(ye) ,科幻世界也變得立體(ti) 形象了起來:無論從(cong) 群眾(zhong) 基礎還是硬件支撐,眼下都來到了科幻產(chan) 業(ye) 發展的黃金時代。
今年年初,《流浪地球2》熱映,官方授權的周邊衍生品也火出圈,高達1.18億(yi) 元的眾(zhong) 籌金額創造了中國影視IP周邊衍生品眾(zhong) 籌的最高紀錄。“這反映出,用戶對於(yu) 科幻類衍生品和科幻產(chan) 品是願意買(mai) 單的。”肖邢是一名資深科幻迷,《流浪地球》上映時,他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走進了電影院,“雖說裏麵有一些知識不準確,但整體(ti) 效果還是很驚豔。”在電影周邊發起眾(zhong) 籌時,他第一時間參與(yu) 了進來。
科幻IP的開發要實現多元化,也依托一定的科技進步。在觀測站的“宇宙閃爍AR體(ti) 驗”中,文趣星球在東(dong) 郊記憶的建築中做了一次整體(ti) 建模,運用虛擬現實等技術將宇宙閃爍的特效在上空虛擬成像直徑一公裏;《三體(ti) ·引力之外》能夠直觀地再現三體(ti) 世界,人工智能技術是背後的強大助力。
至於(yu) 《三體(ti) 》這個(ge) 頂級IP能夠產(chan) 生的商業(ye) 效益,鄭穎認為(wei) 可以形成一個(ge) 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目前國外知名科幻IP開發及發展模式來看,他們(men) 大多是以‘全產(chan) 業(ye) 鏈’的開發思路來進行運作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建構豐(feng) 富的故事體(ti) 係積蓄內(nei) 容資源,打造多元化產(chan) 品形成跨媒介開發,最後再通過繁榮粉絲(si) 文化鼓勵二次創作,提升IP附加價(jia) 值。
來自三體(ti) 宇宙的官方數據顯示,《三體(ti) 》國內(nei) 粉絲(si) 達到2.6億(yi) ,與(yu) 此同時還有廣闊的海外市場。目前,《三體(ti) 》IP聯名消費市場價(jia) 值累計超過20億(yi) 元,“加授權的IP開發,這個(ge) 價(jia) 值不可估量。”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潘波認為(wei) ,《三體(ti) 》可以形成一個(ge) 百億(yi) 產(chan) 業(ye) 鏈。
至於(yu) 眼下,近在咫尺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hui) 即將叩開一個(ge) 大門,“這隻是一個(ge) 開始,科幻產(chan) 業(ye) 的影響力將通過這場大會(hui) 實現和世界對話。”潘波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