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共建“一帶一路”順潮流、惠民生、得民心、利天下 點亮希望之光
10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hui) 。有記者提問,我們(men) 注意到,在日前發布的《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白皮書(shu) 中,“發展”一詞出現200多次,成為(wei) 最高頻關(guan) 鍵詞。請問中方如何看待共建“一帶一路”對全球實現共同發展的重要意義(yi) ?
汪文斌表示,發展是人類社會(hui) 的永恒主題。打破發展瓶頸、縮小南北發展差距、擺脫發展困境,是國際社會(hui) 麵臨(lin) 的突出挑戰。“一帶一路”倡議為(wei) 世界各國鋪就了共同發展繁榮之路,展現了中國的大國責任和擔當。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wei) 目標,著力解決(jue) 互聯互通這個(ge) 製約發展的最大瓶頸。中老鐵路、雅萬(wan) 高鐵、匈塞鐵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大批標誌性項目陸續建成投運,中歐班列開辟了亞(ya) 歐陸路運輸新通道,“絲(si) 路海運”國際航線網絡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一條條公路、鐵路、航路就像血管,極大改善交通運輸狀況,搭建起更加高效的貿易通道網絡,有效降低共建國家參與(yu) 全球市場的成本,極大提升了其發展造血能力,幫助其走上振興(xing) 的“康莊大道”。
10年來,“一帶一路”倡議讓共建國家民眾(zhong) 看到了實現共同發展的希望。倡議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及各國的發展戰略對接,形成了3000多個(ge) 合作項目,打造了一個(ge) 個(ge) 國家地標、民生工程、合作豐(feng) 碑。我們(men) 架起橋梁,打通民眾(zhong) 出行堵點;建設學校,播下育人進步希望;打出水井,解決(jue) 當地飲水急需;推廣菌草,示範減貧增收之道;打造產(chan) 業(ye) 園區,一人就業(ye) 全家脫貧……世界銀行預測,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將使共建國家760萬(wan) 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wan) 人擺脫中度貧困。
10年實踐充分證明,共建“一帶一路”順潮流、惠民生、得民心、利天下,不僅(jin) 開辟繁榮之路,更點亮希望之光。我們(men) 願以舉(ju) 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wei) 契機,同國際社會(hui) 一道總結經驗、擘畫藍圖,讓“一帶一路”這對騰飛的翅膀引領世界飛向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光明未來。(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台央視記者 申楊 孔祿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