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肺炎高發 專家:戴口罩、勤通風能有效預防
中新網濟南10月13日電 (記者 趙曉)排隊化驗血常規、患者坐滿輸液區……正值秋季呼吸道疾病高發時節,山東(dong) 濟南、青島、濰坊等多地醫院支原體(ti) 肺炎求診量激增,症狀多為(wei) 發熱、咳嗽、咽部疼痛等。支原體(ti) 肺炎如何預防?一旦感染,會(hui) 出現什麽(me) 症狀?中新網記者就此采訪了中西醫專(zhuan) 家。
山東(dong) 大學第二醫院兒(er) 科主任醫師張兆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支原體(ti) 肺炎屬於(yu) 呼吸道傳(chuan) 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chuan) 播。2018年、2019年,支原體(ti) 肺炎曾出現過感染高峰,但2020年新冠疫情傳(chuan) 播後,人群密集度降低,口罩防護增加,支原體(ti) 肺炎發生率也隨之明顯下降。“從(cong) 疾病傳(chuan) 播規律看,3年至5年會(hui) 有一個(ge) 大流行。今年從(cong) 各地目前的感染情況來看,有再次流行的跡象。”
張兆華介紹說,患者感染支原體(ti) 肺炎後,早期與(yu) 普通感冒和常見病毒感染的症狀相似,出現發熱、咳嗽、多痰等,部分孩子會(hui) 出現胸悶、喘憋。但支原體(ti) 肺炎發熱周期更長,咳嗽症狀較重。“對於(yu) 自身免疫力比較強、症狀比較輕的患者來說,對症治療,及時止咳退熱就能康複,但如果病程持續三四天以上,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部分重症患者需接受支氣管鏡治療等。”
“支原體(ti) 肺炎的臨(lin) 床表現多變,機體(ti) 產(chan) 生抗體(ti) 有一個(ge) 反應時間,約4至5天。”張兆華專(zhuan) 門提到,部分重症患兒(er) 產(chan) 生抗體(ti) 的時間比較長,有的已經出現比較重的感染症狀,但早期查抗體(ti) 一直顯示陰性,住院一周後才出現陽性。
談及支原體(ti) 肺炎的預防,張兆華說,最有效的辦法還是佩戴口罩,尤其是到人群密集場所,要做好防護,同時在室內(nei) 多開窗通風,加強空氣流通。
“支原體(ti) 肺炎是肺炎支原體(ti)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隨出現肺炎。過去在稱為(wei) ‘原發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ti) 中,肺炎支原體(ti) 最為(wei) 常見。”山東(dong) 中醫藥大學教授郭瑞華從(cong) 中醫角度談到,支原體(ti) 肺炎屬於(yu) 溫熱病範疇中的“肺熱喘咳”“風溫犯肺”等症,發病初期會(hui) 出現乏力、頭痛、咽痛、發冷、發熱、肌肉酸痛等症狀。發熱程度高低不一,最高超過39℃,兩(liang) 三天後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症狀,如陣發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膿性痰,有時痰中帶血。
郭瑞華說,感染支原體(ti) 肺炎後,一般情況下很難自愈,需要及時到醫院求診治療。如果在急性期出現高熱、身痛、咳喘,可按劑量搭配使用麻黃、杏仁、甘草、羌活、銀花、黃芩等中藥,出現長期咳嗽痰多,則可以用炙麻黃、製杏仁、薑半夏、陳皮、紫菀等藥物。(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