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武漢市武昌區:千年古城煥發新生

發布時間:2023-10-19 14:3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武漢10月18日電(盧琪)江水湯湯波瀾為(wei) 墨,寫(xie) 就武昌千年繁華;黃鶴悠悠振羽生風,開啟古城發展新貌。今年是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經過保護和改造後煥發新生的武昌古城,成為(wei) 武漢靚麗(li) 的城市名片。

  10月17日,來自美國、加拿大、瑞典等8個(ge) 國家的17位華文媒體(ti) 代表遊覽黃鶴樓,探訪古城的古意與(yu) “新生”。

  走進黃鶴樓公園,聳立於(yu) 蛇山之麓的黃鶴樓,在豔陽下更顯高古雄渾。步入樓內(nei) ,壁畫、雕刻、楹聯等精美細膩。“黃鶴樓屢毀屢建,屬實珍貴。”美國《神州時報》中國新聞采編主任李弘毅說,現在的黃鶴樓實現了古典與(yu) 現代結合、詩化與(yu) 美意相融。

  據悉,黃鶴樓景區近年完成蛇山以南的首義(yi) 文化區片和黃鶴樓公園片的修複建設。“光影+演藝”創新遊覽、寶藏機位等巧妙布置,讓黃鶴樓頻頻“出圈”。“曆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和開發非常重要,保護是第一位,更要創新呈現方式,激發民眾(zhong) 對曆史文化的熱愛。”加拿大加國生活網主編朱耘輝說。

  近年來,武昌區秉承“建古香古色的城、住老街老巷的人、引有質有產(chan) 的商、聚有品有名的客”的理念,實施武昌古城複興(xing) 建設工程。在保持曆史原真性的基礎上,從(cong) 功能完善、業(ye) 態導入、社會(hui) 治理等多方麵提升古城活力,確保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武昌古城目前基本形成以得勝橋千年老街、黃鶴樓、首義(yi) 文化區為(wei) 縱軸,以東(dong) 西城壕、蛇山、張之洞路為(wei) 橫軸的“一縱三橫”空間結構,擁有黃鶴樓景區、首義(yi) 文化旅遊區和武漢革命博物館等一批國家級旅遊景區,曇華林、戶部巷等旅遊名街,以及多處文物和曆史建築。

  通過創新演藝項目、舉(ju) 辦文藝體(ti) 育活動,以及別出心裁的點位改造,武昌為(wei) 古城注入新活力。其中,“古城半程馬拉鬆”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腳步丈量武昌,感受古城風韻;“夜上黃鶴樓”展現古城別樣光影魅力,成為(wei) 遊客到訪武漢必遊項目;司門口黃鶴樓站旁紅牆、武昌江灘、糧道街、曇華林等點位頗受年輕人歡迎。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武昌區納入統計範圍的景區(點)、特色街區共接待遊客超過490萬(wan) 人次。

  當下,武昌古城正推進蛇山以北片區改造,推動文化藝術、旅遊等業(ye) 態集聚,開展部分優(you) 秀曆史建築及老舊房屋修繕,打造“武漢文化藝術區”,展現“古城慢生活,藝術新天地,大美武昌城”的城市名片。(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