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022年中國創新指數比上年增長5.9%
中新網10月20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中國創新指數研究》課題組完善了中國創新指數編製方法並進行了測算。結果表明,我國創新能力較快提升,創新發展新動能加速聚集,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我國創新能力較快提升
測算結果顯示,以2015年為(wei) 基期,2022年中國創新指數為(wei) 155.7,4個(ge) 分領域指數創新環境指數、創新投入指數、創新產(chan) 出指數和創新成效指數分別為(wei) 160.4、146.7、187.5和128.2。與(yu) 2015年相比,中國創新指數年均增長6.5%,比同期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增速快0.8個(ge) 百分點;4個(ge) 分領域指數年均增速分別為(wei) 7.0%、5.6%、9.4%和3.6%。與(yu) 2021年相比,中國創新指數增長5.9%,4個(ge) 分領域指數分別增長5.7%、7.0%、9.2%和0.7%。
圖自國家統計局網站
2015-2022年中國創新指數情況
(以2015年為100) |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15年以來年均增長(%) | 2022年比2021年增長(%) | |
中國創新指數 | 100 | 105.3 | 112.3 | 123.8 | 131.3 | 138.9 | 147.0 | 155.7 | 6.5 | 5.9 |
1.創新環境指數 | 100 | 103.9 | 109.9 | 123.1 | 132.4 | 138.9 | 151.8 | 160.4 | 7.0 | 5.7 |
2.創新投入指數 | 100 | 103.8 | 111.1 | 119.6 | 124.3 | 131.9 | 137.1 | 146.7 | 5.6 | 7.0 |
3.創新產出指數 | 100 | 108.4 | 117.5 | 137.0 | 150.3 | 161.2 | 171.6 | 187.5 | 9.4 | 9.2 |
4.創新成效指數 | 100 | 105.2 | 110.7 | 115.5 | 118.0 | 123.6 | 127.2 | 128.2 | 3.6 | 0.7 |
創新環境明顯優(you) 化
“創新環境”領域包括每萬(wan) 人就業(ye) 人員中大專(zhuan) 及以上學曆人數、人均GDP、理工類畢業(ye) 生占適齡人口比重、科技撥款占財政撥款比重、享受加計扣除減免稅企業(ye) 所占比重等5個(ge) 指標。
以2015年為(wei) 100,2022年我國創新環境指數為(wei) 160.4,年均增長7.0%。分指標看,享受加計扣除減免稅企業(ye) 所占比重指數大幅提升,年均增速達18.7%,2022年指數值達332.4,在中國創新指數的全部18個(ge) 指標中位列第一;理工類畢業(ye) 生占適齡人口比重指數、人均GDP指數、每萬(wan) 人就業(ye) 人員中大專(zhuan) 及以上學曆人數指數、科技撥款占財政撥款比重指數的年均增速分別為(wei) 7.1%、5.4%、3.6%和1.0%,2022年指數值相應為(wei) 161.7、144.6、128.2和107.2。
創新環境指數
(以2015年為100) |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創新環境指數 | 100 | 103.9 | 109.9 | 123.1 | 132.4 | 138.9 | 151.8 | 160.4 |
1.每萬人就業人員中大專及以上學曆人數指數 | 100 | 103.2 | 103.2 | 111.7 | 121.3 | 118.1 | 123.1 | 128.2 |
2.人均GDP指數 | 100 | 106.2 | 112.9 | 120.1 | 126.8 | 129.4 | 140.3 | 144.6 |
3.理工類畢業生占適齡人口比重指數 | 100 | 104.7 | 109.8 | 115.1 | 119.8 | 135.5 | 145.1 | 161.7 |
4.科技撥款占財政撥款比重指數 | 100 | 103.8 | 103.6 | 108.2 | 112.6 | 103.2 | 109.9 | 107.2 |
5.享受加計扣除減免稅企業所占比重指數 | 100 | 101.6 | 120.8 | 169.5 | 197.0 | 243.4 | 294.4 | 332.4 |
創新投入穩步提高
“創新投入”領域包括每萬(wan) 人研究與(yu) 試驗發展(R&D,下同)人員全時當量、R&D經費占GDP比重、基礎研究人員人均經費、企業(ye) R&D經費占營業(ye) 收入比重等4個(ge) 指標。
以2015年為(wei) 100,2022年我國創新投入指數為(wei) 146.7,年均增長5.6%。分指標看,每萬(wan) 人R&D人員全時當量指數增長相對較快,年均增速為(wei) 7.5%,2022年指數值為(wei) 165.6;企業(ye) R&D經費占營業(ye) 收入比重指數、基礎研究人員人均經費指數、R&D經費占GDP比重指數的年均增速分別為(wei) 7.0%、5.0%和3.1%,2022年指數值相應為(wei) 161.0、140.5和123.7。
創新投入指數
(以2015年為100) |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創新投入指數 | 100 | 103.8 | 111.1 | 119.6 | 124.3 | 131.9 | 137.1 | 146.7 |
1.每萬人R&D人員全時當量指數 | 100 | 102.5 | 106.0 | 114.7 | 125.3 | 136.4 | 148.9 | 165.6 |
2.R&D經費占GDP比重指數 | 100 | 102.1 | 102.9 | 104.1 | 109.1 | 117.0 | 118.3 | 123.7 |
3.基礎研究人員人均經費指數 | 100 | 105.9 | 118.9 | 126.4 | 120.4 | 121.5 | 136.1 | 140.5 |
4.企業R&D經費占營業收入比重指數 | 100 | 104.7 | 117.5 | 135.8 | 145.1 | 156.2 | 147.7 | 161.0 |
創新產(chan) 出大幅增加
“創新產(chan) 出”領域包括每萬(wan) 人科技論文數、每萬(wan) 名R&D人員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擁有注冊(ce) 商標企業(ye) 所占比重、技術市場成交合同平均金額等4個(ge) 指標。
以2015年為(wei) 100,2022年我國創新產(chan) 出指數為(wei) 187.5,年均增長9.4%。分指標看,每萬(wan) 名R&D人員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指數、擁有注冊(ce) 商標企業(ye) 所占比重指數實現大幅提升,年均增速分別達12.5%和11.9%,2022年指數值分別為(wei) 227.7和219.3,在全部18個(ge) 指標中位列第二和第三;技術市場成交合同平均金額指數增長也較快,年均增速為(wei) 9.9%,2022年指數值為(wei) 193.2;每萬(wan) 人科技論文數指數年均增速為(wei) 3.6%,2022年指數值為(wei) 128.3。
創新產(chan) 出指數
(以2015年為100) |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創新產出指數 | 100 | 108.4 | 117.5 | 137.0 | 150.3 | 161.2 | 171.6 | 187.5 |
1.每萬人科技論文數指數 | 100 | 100.0 | 102.4 | 110.4 | 116.4 | 116.6 | 121.5 | 128.3 |
2.每萬名R&D人員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指數 | 100 | 116.4 | 139.0 | 156.1 | 171.0 | 190.2 | 200.9 | 227.7 |
3.擁有注冊商標企業所占比重指數 | 100 | 106.8 | 117.4 | 152.5 | 177.5 | 190.1 | 205.2 | 219.3 |
4.技術市場成交合同平均金額指數 | 100 | 111.2 | 114.0 | 134.1 | 144.5 | 160.6 | 173.7 | 193.2 |
創新成效進一步顯現
“創新成效”領域包括新產(chan) 品銷售收入占營業(ye) 收入比重、高新技術產(chan) 品出口額占貨物出口額比重、專(zhuan) 利密集型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全員勞動生產(chan) 率等5個(ge) 指標。
以2015年為(wei) 100,2022年我國創新成效指數為(wei) 128.2,年均增長3.6%。分指標看,新產(chan) 品銷售收入占營業(ye) 收入比重指數增長相對較快,年均增速為(wei) 8.8%,2022年指數值為(wei) 181.0;全員勞動生產(chan) 率指數、“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數、專(zhuan) 利密集型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數、高新技術產(chan) 品出口額占貨物出口額比重指數的年均增速分別為(wei) 6.2%、2.3%、2.1%和-1.1%,2022年指數值相應為(wei) 152.2、117.5、115.7和92.3。
創新成效指數
(以2015年為100) |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創新成效指數 | 100 | 105.2 | 110.7 | 115.5 | 118.0 | 123.6 | 127.2 | 128.2 |
1.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指數 | 100 | 110.8 | 124.4 | 137.1 | 146.2 | 161.6 | 165.4 | 181.0 |
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貨物出口額比重指數 | 100 | 99.8 | 102.3 | 104.2 | 101.4 | 104.0 | 102.5 | 92.3 |
3.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數 | 100 | 104.6 | 106.5 | 107.4 | 107.4 | 110.8 | 115.2 | 115.7 |
4.“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數 | 100 | 104.1 | 107.1 | 109.1 | 110.4 | 115.6 | 116.8 | 117.5 |
5.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數 | 100 | 106.9 | 114.5 | 122.7 | 130.5 | 134.0 | 146.1 | 152.2 |
中國創新指數最新測算結果表明,近年來,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形勢,我國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完善創新體(ti) 係建設,創新能力持續較快提升,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下一步,要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麵塑造發展新優(you) 勢,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而奮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