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的B站UP主:用影像講述鄉村故事
中新網福建三明10月24日電 (雷朝良 陳渴張 淩波) “我覺得自己像一支蠟燭,照亮了生活中常被忽略的那個(ge) 角落,也點燃了大家心中的溫暖。”近日,福建小夥(huo) 吳木良幫全村老人拍遺照的視頻迅速躥紅網絡,他說,能和網友一起體(ti) 味回憶裏的慢時光讓他倍感榮幸。
“農(nong) 村的那些不良少年,後來都怎麽(me) 樣了”“我為(wei) 我的奶奶,拍了部‘電影’”“我幫全村老人拍好了遺照”……點開吳木良在B站的頁麵,可以看到數條瀏覽量超500萬(wan) 的短視頻,內(nei) 容講述的都是作者親(qin) 曆的各種鄉(xiang) 村故事。
吳木良今年24歲。多年來,他輾轉廣州、廈門等地,從(cong) 事過服務員、前台、房產(chan) 中介、帶貨達人等職業(ye) ,前後換了11份工作。
從(cong) 小喜歡電影的他,曾參與(yu) 過幕後視頻的拍攝、剪輯製作,短視頻興(xing) 起不久後,他也加入了這股浪潮。“近兩(liang) 年看到很多鄉(xiang) 村類的博主,他們(men) 拍自己的家鄉(xiang) 、美食之類的,火起來了。”2022年5月,吳木良結束了外漂的日子,回到了在三明市寧化縣安遠鎮硝坊村下王組的家鄉(xiang) ,嚐試拍攝鄉(xiang) 村短視頻。
起初,吳木良並不知道自己的拍攝方向在哪裏。他先是從(cong) 模仿拍攝入手,用農(nong) 村常見的竹子、木頭做彈弓、裝飾品,在村裏“荒野求生”,種菜劈柴修房頂……雖然這些視頻也能獲得數千點讚量,但這並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於(yu) 是吳木良轉變思路,從(cong) 去年6月開始,他把自己奶奶當成了視頻的主角。鏡頭中的奶奶揮舞著鋤頭幹活、在院子裏晾豆角、為(wei) 田裏的秧苗殺蟲……視頻內(nei) 容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共鳴,跟帖的網友越來越多,他的留言區如同一場盛大的回憶。
而在“農(nong) 村的那些不良少年,後來都怎麽(me) 樣了”視頻中,吳木良將鏡頭對準自己,講述了自己和發小經曆初中升高中階段後被分流,外出打工的故事,其中很多同學因為(wei) 各種原因誤入歧途。
很快,這則視頻迅速走紅,在B站的瀏覽量就超過660萬(wan) 次,並引發網友熱評。
“我想放給我的學生看,能授權嗎?”
“拍得太好了吧,應該給各個(ge) 學校發一份,作為(wei) 教育素材!”
“希望看了這個(ge) 視頻的青少年,可以認真對待自己的人生,不要一錯再錯。”吳木良說,作品發布後,他喜歡一個(ge) 人靜靜地刷著評論區。看到大家有感而發地曬生活,寫(xie) 小作文,好像借此閱讀了網友的人生。
在吳木良的老家,有許多留守老人。有一天,吳木良的奶奶問他,有沒有拍到奶奶比較好看的照片,她想用來作遺照。
“既然要拍,一定要把奶奶拍得漂漂亮亮。”吳木良迅速行動了起來,他網購了染發膏,從(cong) 工作室搬來了設備和布景,給奶奶穿上紅衣服,紮好頭發……
看到成片後,吳木良的奶奶意猶未盡,想讓村裏的姐妹一起來拍。於(yu) 是,吳木良把臨(lin) 時“相館”搬到村口,奶奶挨家挨戶地叫來老夥(huo) 計。
那天,鏡頭裏出現了14位老人,他們(men) 年齡最大的83歲,最小的50來歲。照相對他們(men) 來說,似乎是個(ge) 稀罕事兒(er) ,他們(men) 個(ge) 個(ge) 精心打扮,在鏡頭裏留下自己最好看的樣子。
78歲的老人張正秀看著相機裏的自己,雖然口中抱怨著自己露齒笑不好看,但是她眼角卻一直掛著笑意。兒(er) 媳婦鄭長香更是讚不絕口,她說,照片裏的大家都是很幸福的模樣。
從(cong) 去年回村至今,吳木良已經參加過5場葬禮,這些老人都在他的視頻裏出現過。他們(men) 離世後,後輩來找他要素材,甚至有人想將他視頻中的人像“摳”出來作為(wei) 遺照。
吳木良說,歲月流逝,印象裏的人越來越模糊,照片定格了瞬間,也留住了念想。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村子和我一起年輕起來”。(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