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耐克澄清!四天工作製,離我們多遠?

發布時間:2023-10-25 15:39:00來源: 國是直通車

  文/陳昊星

  上周日,有媒體(ti) 稱耐克大中華區將推行“上四休三”的四天工作製,引發熱議。

  報道稱,耐克將執行“新的混合工作模式”,即每周在公司工作四天。但耐克大中華區相關(guan) 負責人23日對此澄清表示,新的混合工作模式是指辦公室員工周一至周四需在辦公室辦公,周五可選擇居家辦公。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企業(ye) 就業(ye) 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wei) 48.8小時。按一天8小時工作時間計算,全國打工人9月份每周平均要工作6.1天。

  四天工作製是否真的存在?未來有無可能推而廣之?

  國內(nei) 外多家公司推行“上四休三”

  今年5月,考研名師張雪峰曾發布消息稱,自己的公司將實行“上四休三”模式。具體(ti) 操作方式是“上二休一”之後“上二休二”,其中周三休息,工資待遇保持不變。

  張雪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稱,“上四休三”是對高考季忙碌的補償(chang) ,薪水不會(hui) 因此變化。公司還有寒暑假,同時“上四休三”並非短期調整,會(hui) 長期實施。

  樂(le) 視行動得更早,自2023年1月1日起即執行每周四天半工作製。具體(ti) 為(wei) 每周三實行彈性的半天工作製,考勤時間調整為(wei) 連續的5小時,比如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上午11點至下午4點,都符合規定。

  在公開信中,樂(le) 視列舉(ju) 了每周四天半工作製的好處,例如有利於(yu) 員工和家人及時就醫、有利於(yu) 緩解“周一工作焦慮症”、有利於(yu) 員工學習(xi) 和提高專(zhuan) 業(ye) 技能、有利於(yu) 提升家庭幸福感等等。

  此外,國外不少大型公司也存在“上四休三”的製度。2019年,微軟日本(Microsoft Japan)為(wei) 全體(ti) 員工試行了四天工作周。微軟日本後續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每周工作四天休息三天,工作效率可提升40%,員工滿意度達92%。

  時任微軟日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平野拓哉說:“我想讓員工思考和體(ti) 驗一下,如何在減少20%工作時間的情況下達到同樣的效果。”

  四天工作製比“上五休二”更累?

  但也不是所有“上四休三”都能讓人滿意。

  比如耐克大中華區周五居家辦公的“四天工作製”就讓不少網友幻滅。有網友吐槽,居家辦公省去通勤時間後相當於(yu) 全天在家隨時待命,“比辦公室高效,但也累多了”。

  不少觀點認為(wei) ,所謂的“上四休三”,應該是一周有三天完全沒有工作,可以合理休息。“靈活辦公一天+公休日兩(liang) 天”的模式並不能實現“上四休三”,反而可能會(hui) 比“上五休二”更累。

  “在家辦公太難受了,開視頻會(hui) 議時孩子在旁邊哇哇哭”,女兒(er) 正在上幼兒(er) 園的張女士就對國是君表示,居家辦公比正常的“上五休二”還累不少,原本在辦公室兩(liang) 個(ge) 小時能做完的事情在家可能四個(ge) 小時才能完成。

  廣東(dong) 現代城市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羅學銘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分析稱,雖然在家辦公相對於(yu) 傳(chuan) 統辦公環境可能更加靈活,但也存在挑戰。尤其是對那些家庭條件不理想、缺乏工作場所、專(zhuan) 業(ye) 設備,或者有小孩的群體(ti) 來說,可能會(hui) 造成更累的工作體(ti) 驗。因此,部分網友反映“在家辦公更累”有一定道理。

  同時,在家辦公也會(hui) 帶來一些管理上的難題,企業(ye) 難以管理跟進員工的工作進展、質量和執行力,溝通協作也存在一定障礙。

  羅學銘表示,雖然通過合適的技術工具和有效的管理策略,這些問題可以被克服。但遠程辦公特別依賴有效溝通和協調機製,對於(yu) 某些崗位和工作類型來說,或導致團隊間交流和協調難度增加。

  “上四休三”能實現嗎?

  早在2018年,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休閑綠皮書(shu) :2017~2018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中曾建議,2030年實現“上四休三”:在我國勞動生產(chan) 率達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可實行每天工作9小時,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時)工作製。

  報告觀點認為(wei) ,屆時國家就可以取消每年通過“前挪後借”形成的黃金周或小長假製度。員工可根據自身需要與(yu) 單位進行協商,靈活安排自己的假期。

  五年後的今年,大多數公司依舊采取“上五休二”。“上四休三”是否有進一步推廣的可行性?

  羅學銘表示,客觀來說,“上四休三”的工作製度在提高員工幸福感、推動消費經濟發展和提高生產(chan) 效率方麵有一定的優(you) 勢,但不同行業(ye) 和職業(ye) 並不完全適用於(yu) 這一製度。

  羅學銘舉(ju) 例,如製造業(ye) 、醫療、緊急救援、餐飲行業(ye) 、公共服務等行業(ye) ,會(hui) 因連續工作時間縮短導致原本正常的工作節奏被打亂(luan) ,某些項目可能因為(wei) 休息日延長而被推遲,存在生產(chan) 效率波動問題,也進一步影響了其生產(chan) 經營、商務進展和效率。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wei) 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也表示,目前中國直接走向“上四休三”,還不太具備可行性。

  陳建偉(wei) 指出,首先,從(cong) 經濟發展水平來看,雖然我國GDP總量位居全球第二,但人均GDP尚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勞動生產(chan) 率還需要提升,實施“上四休三”的生產(chan) 率條件並不具備。其次,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來看,製造業(ye) 持續數字化智能化,服務業(ye) 比重持續增長,部分行業(ye) 已經具備實施條件,但醫療、公共交通等基礎行業(ye) 實現難度大。

  此外,從(cong) 勞資關(guan) 係法律體(ti) 係來看,我國企業(ye) 與(yu) 工會(hui) 、勞動保護法律法規體(ti) 係還在完善當中,強製實施存在一定難度。從(cong) 社會(hui) 文化觀來看,我國員工工作時間觀念較為(wei) 保守,“上四休三”改革幅度較大,需逐步推廣。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