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瀾:“拚”字當頭 李家超第二份施政報告延續務實風格
中新社香港10月25日電 題:“拚”字當頭 李家超第二份施政報告延續務實風格
中新社記者 香盧平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0月25日在特區立法會(hui) 發表《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這是李家超任內(nei) 第二份施政報告,主題為(wei) “拚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新一份施政報告以“拚”字當頭,以“添幸福”為(wei) 落點,推出約640項政策措施,延續第六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的務實施政風格。
“拚”字體(ti) 現在著力提高治理水平、增強發展動能。一年多來,新一屆特區政府完善治理體(ti) 係,將“有為(wei) 政府”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行政立法良性互動,地區治理效能顯著增強。李家超表示,去年他首次為(wei) 指定項目訂立了110個(ge) 指標,各部門工作整體(ti) 符合預期;今年將推出共150個(ge) 指標,當中73個(ge) 為(wei) 新指標,以貫徹做實事、做成事的施政理念。
發展是解決(jue) 問題的金鑰匙。為(wei) 提升競爭(zheng) 力,香港去年以來大力招商引才,取得亮眼成績。不過,環球經濟競爭(zheng) 不進則退,今年的施政報告要求香港強化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八大中心”定位,並公布了成立“大型發展項目融資委員會(hui) ”、“搶企業(ye) ”、“搶人才、留人才”,下調股票印花稅,推進北部都會(hui) 區發展等多項措施。這些舉(ju) 措料將持續為(wei) 香港激發“興(xing) ”的動能。
“拚”字體(ti) 現在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樂(le) 者,同天下之憂。”長期以來,土地和住房問題是香港最大的民生痛點。本屆特區政府迎難而上、破難而進,施政報告披露,現時已覓得足夠土地滿足10年所需的房屋單位數目,足以解決(jue) 香港長遠房屋短缺問題。為(wei) 進一步改善居住環境,政府還將著力處理累積多年的房屋問題,包括“劏房”、舊區重建、樓宇安全等。
香港是全體(ti) 居民的共同家園。對於(yu) 市民廣泛關(guan) 注的調整住宅物業(ye) 需求管理措施(俗稱“減辣”)、提高生育率、基層醫療、婦女發展、長者安老等話題,施政報告一一作出回應,宣布多項惠民政策。青年是香港的未來,施政報告辟出專(zhuan) 章,提出了若幹項促進青年發展的實招。
“功崇惟誌,業(ye) 廣惟勤。”在香港邁向由治及興(xing) 的新階段,新一份施政報告凝聚各界共識,提振社會(hui) 信心,凸顯“以結果為(wei) 目標”的實幹底色。誠如李家超所言,“香港一向有善拚敢贏的精神”,相信這份施政報告將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you) 勢,推進“一國兩(liang) 製”行穩致遠,為(wei) 每一位香港市民增添“穩穩的幸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