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蔣茂森:“東遷西歸”職教協作為共同富裕注入源頭活水

發布時間:2023-10-27 14: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金華10月26日電(奚金燕)26日,2023職業(ye) 教育與(yu) 共同富裕高層對話會(hui) 在浙江金華永康市舉(ju) 行。中谘資本董事長蔣茂森在會(hui) 上表示,“東(dong) 遷西歸”是東(dong) 西人才交流的新模式,亦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新發展格局下,“東(dong) 遷西歸”應該有更大的作用空間,尤其是在推動產(chan) 業(ye) 轉移、供應鏈銜接,從(cong) 而更有力地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和共同富裕。

  “東(dong) 遷西歸”緣起2021年,永康開啟“東(dong) 遷西歸”職教協作模式,讓中西部職教學生通過“2+1”模式到東(dong) 部來學習(xi) 技能,學生畢業(ye) 在東(dong) 部工作若幹年後,政府鼓勵他們(men) 帶著積累的技術、管理經驗及資金回歸家鄉(xiang) ,帶動當地鄉(xiang) 親(qin) 致富,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新發展格局下,“東(dong) 遷西歸”無疑是觀察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獨特切口。會(hui) 上,蔣茂森從(cong) 產(chan) 業(ye) 視角解讀了“東(dong) 遷西歸”的時代價(jia) 值和未來方向。

  蔣茂森介紹,去年5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確了20個(ge) 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及其結對城市。其中,共同建設產(chan) 業(ye) 合作平台是對口合作的重點任務。目前已經湧現出了一批共建產(chan) 業(ye) 園,它們(men) 是產(chan) 業(ye) 轉移的平台、新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的平台,也是“東(dong) 遷西歸”產(chan) 教融合可以重點依托的平台。

  蔣茂森舉(ju) 例道,如深圳市坪山區和百色市田東(dong) 縣持續深化產(chan) 教融合,田東(dong) 縣職業(ye) 技術學校和比亞(ya) 迪汽車工業(ye) 有限公司通過資源共享和優(you) 勢互補,在人才培養(yang) 標準製定、課程資源開發、實訓基地建設、師資培養(yang) 、學生就業(ye) 等方麵深度合作,培養(yang) 出掌握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有力回應了職業(ye) 教育資金來源、培訓內(nei) 容、學生去向等核心問題。

  在蔣茂森看來,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而非對口幫扶,要求的是優(you) 勢互補,互惠互利,互相賦能,雙向奔赴,共謀發展。這套機製賦予了其內(nei) 生的強勁動能和獨特的生命力。

  當前,數字經濟和雙碳經濟兩(liang) 大浪潮席卷而來,國際國內(nei)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都在重構。蔣茂森認為(wei) ,這個(ge) 過程,必然對應國內(nei) 經濟版圖的再調整,東(dong) 西部協作將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和更深內(nei) 涵而展開。因此,用好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這個(ge) 載體(ti) ,將職業(ye) 教育更緊密地植入其中,作出產(chan) 教融合的樣本,具有重要意義(yi) 。

  這其中,永康無疑是探路者。在蔣茂森看來,“東(dong) 遷西歸”不僅(jin) 是一種模式,更是一份情懷,潛藏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份質樸渴望、對故土的一份溫情守望、對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的一份誠摯禮讚。

  蔣茂森表示,回望20世紀80年代,某種意義(yi) 而言,曾出現過有兩(liang) 種形態的“東(dong) 遷西歸”。一是港澳台為(wei) 代表的全球華人企業(ye) 家紛紛投資內(nei) 地,帶回全新的發展理念、技術、資金和市場渠道;二是大批赴沿海的務工者,他們(men) 帶著市場的意識和學到的技術回鄉(xiang) 創業(ye) 。

  雖然現在創業(ye) 的環境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份情懷、這種精神依然不變。蔣茂森表示,站在新的曆史起點,身處共同富裕示範區重要方位,“東(dong) 遷西歸”大有可為(wei) ,相信浙江能在深化產(chan) 教融合、助力共同富裕等方麵探索出更多更具示範意義(yi) 的成果。

  據悉,2023職業(ye) 教育與(yu) 共同富裕高層對話會(hui) 由中華職業(ye) 教育社、中國新聞社指導,中國新聞報、民建浙江省委會(hui) 和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主辦,浙江省中華職業(ye) 教育社協辦,中共永康市委、永康市政府、中華職業(ye) 教育社職業(ye) 指導中心、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新聞發展中心、中新社國際傳(chuan) 播集團浙江分公司承辦。永康市職業(ye) 技術學校、永康五金技師學院等為(wei) 此次活動提供支持。(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