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國在行動
□ 本報記者 趙陽
10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談到兩(liang) 名中國學者入選聯合國“人工智能高級別谘詢機構”時表示,中方支持在聯合國框架下討論人工智能治理,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推動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標準規範。
這番表態再次表明了中國在新興(xing) 領域治理機製建設方麵踐行多邊主義(yi) 的鮮明態度。
人工智能是人類發展新領域。當前,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chan) 生深遠影響,給世界帶來巨大機遇。與(yu) 此同時,人工智能技術也帶來難以預知的各種風險和複雜挑戰。人工智能治理攸關(guan) 全人類命運,其不確定性可能帶來諸多全球性挑戰是世界各國麵臨(lin) 的共同課題。
麵對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難以預知的風險挑戰,國際社會(hui) 迫切需要加強人工智能治理,做到趨利避害、揚長避短,推動人工智能朝著科技向善的方向發展。正如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所指出的,要帶著“一種緊迫感、一種全球視野和一種學習(xi) 者的心態”來應對這項技術,各國應展開協調並設定紅線,爭(zheng) 分奪秒推動人工智能造福人類。
作為(wei) 聯合國安理會(hui) 常任理事國和國際社會(hui) 負責任的一員,中國積極參與(yu)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致力於(yu) 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早在2021年12月,中國就向聯合國《特定常規武器公約》第六次審議大會(hui) 提交《中國關(guan) 於(yu) 規範人工智能軍(jun) 事應用的立場文件》。2022年11月,中國又向聯合國《特定常規武器公約》締約國大會(hui) 提交了《中國關(guan) 於(yu) 加強人工智能倫(lun) 理治理的立場文件》。這些主張堅持維護人類福祉,堅守公平正義(yi) ,體(ti) 現了大國責任擔當,為(wei) 解決(jue)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方案。
近日,中方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就各方普遍關(guan) 切的人工智能發展與(yu) 治理問題給出建設性解決(jue) 思路,更為(wei) 人工智能相關(guan) 國際討論和規則製定提供了藍本。
倡議圍繞人工智能發展、安全、治理三方麵係統闡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國方案,呼籲增強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各國人工智能發展與(yu) 治理的權利平等、機會(hui) 平等、規則平等,開展麵向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合作與(yu) 援助,主張在充分尊重各國政策和實踐差異性基礎上,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標準規範。
倡議就各方普遍關(guan) 切的人工智能發展與(yu) 治理問題提出了建設性解決(jue) 思路,比如支持在充分尊重各國政策和實踐基礎上,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標準規範;支持在聯合國框架下討論成立國際人工智能治理機構;加強麵向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合作與(yu) 援助,彌合智能鴻溝和治理差距等。這為(wei) 相關(guan) 國際討論和規則的製定提供了藍本,展現出中國推動完善全球治理的大國擔當,是中方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的具體(ti) 行動。
在當前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十字路口,中國提出的倡議將有力推動各方增進對話合作、凝聚共識,共同構建開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機製,促進人工智能造福全人類。(法治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