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新絳:橋東村裏“說”山藥

發布時間:2023-11-06 11: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運城11月5日電 題:山西新絳:橋東(dong) 村裏“說”山藥

  作者 衛世新 楊建義(yi)

  把塑料袋鋪在地上,坐穩後拿起專(zhuan) 用鐵鏟往下挖,挖到1米多深時,整根的山藥終於(yu) 露出來,隨即被提上來。

  11月3日上午,山西新絳縣龍興(xing) 鎮橋東(dong) 村村民郭龍正在挖山藥。站著挖、跪著挖、坐著挖……雖然氣溫不高,他的額頭還是掛滿汗珠。

  郭龍所屬的橋東(dong) 村是聞名全國的“山藥種植專(zhuan) 業(ye) 村”,已有15年的山藥種植曆史,全村350戶村民從(cong) 事山藥種植。山藥市場行情好時,每畝(mu) 地收入1萬(wan) 元不在話下。

  與(yu) 郭龍相鄰的一塊地裏,村民王基德與(yu) 兒(er) 媳張保紅也在挖山藥。

  “挖山藥是個(ge) 重體(ti) 力活,也是一門技術活。”王基德說,他和兒(er) 媳每天能挖60多米,出200公斤山藥。“我種植的山藥是昨天剛開始挖,已經賣了一次,價(jia) 格每公斤6元。”

  “我種山藥10年了,今年我種了5畝(mu) 地,收入在5萬(wan) 塊錢左右。”山藥種植戶王愛菊也湊過來說。

  良好的經濟效益使橋東(dong) 村的山藥種植規模越來越大,但山藥極忌連作,尤其重溝種植,易引起嚴(yan) 重病害,並會(hui) 因土壤養(yang) 分失調而減產(chan) 。因此,一般土地隻能種植兩(liang) 年。

  “橋東(dong) 村3000畝(mu) 土地,現在隻有200畝(mu) 適宜種植山藥了。”該村村委會(hui) 副主任王愛民介紹,由於(yu) 村裏的土地難以滿足村民的山藥種植需求,村民相繼走出去,到相鄰的古交、三泉、萬(wan) 安、陽王鎮承包土地種植山藥。

  “有些村民還到稷山縣、萬(wan) 榮縣、襄汾縣、河津市承包土地種山藥,種植麵積一般都在幾十畝(mu) ,形成了規模化經營。”王愛民說,橋東(dong) 村農(nong) 民目前在外種植山藥麵積1.2萬(wan) 畝(mu) ,年收入超億(yi) 元。

  今年,郭龍就在附近的陽王鎮承包了15畝(mu) 地,種植“白玉”山藥,畝(mu) 產(chan) 4000公斤。“原來我們(men) 村都種麻山藥,前年引進了‘白玉’新品種,這個(ge) 品種好管理,病蟲害少,產(chan) 量高,很受村民歡迎,許多村民都種植了,效益提高了不少。”郭龍說。

  每年10月份山藥成熟後,外地的職業(ye) 挖山藥人員就會(hui) 齊聚橋東(dong) 村一帶。最多時,同時在橋東(dong) 村挖山藥的人員超過2000人。他們(men) 分工協作,男人挖山藥,婦女把挖好的山藥收集起來運送,一直可以幹到次年清明時節。

  橋東(dong) 村村民孫友安是靠山藥走上致富路的新型農(nong) 民。起初,他也與(yu) 村民一道種山藥,慢慢地,他開始幫助村民銷售山藥。他和橋東(dong) 村的4戶村民,承包了108國道旁的龍泉山藥市場,把村民的山藥銷到全國10多個(ge) 省市。

  傍晚時分,挖山藥的村民陸續把山藥拉到龍泉山藥市場,偌大的市場裏擠滿了電動車、農(nong) 用車。這段時間,正是孫友安這些山藥經銷戶最忙的時候,他們(men) 一邊驗貨,一邊給村民付款,還要組織大型車輛發貨,每天都要忙到晚上9點以後。

  “橋東(dong) 村的山藥市場由於(yu) 地處偏僻,已經不能滿足村裏的山藥交易需求,村民們(men) 隻好到外地市場銷售。明年,我們(men) 計劃建設一個(ge) 大型山藥市場,為(wei) 山藥生產(chan) 再燒一把火,再鼓一把勁。”王愛民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