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出新路徑
浙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出新路徑
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推進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
□ 法治日報記者 王 春 劉 青
□ 法治日報見習(xi) 記者 劉 琳 張運恒
金秋榧香楓似火,楓溪江畔水潺潺。
一座貫穿古今、連接中外、通向未來的石橋橫臥其間。
這座橋見證“楓橋經驗”穿越一甲子傳(chuan) 奇故事,這座橋見證杭州亞(ya) 運會(hui) 、杭州亞(ya) 殘運會(hui) 國際盛會(hui) 成功舉(ju) 辦,這座橋見證浙江創造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兩(liang) 大奇跡”。
這座橋的名字叫楓橋。
60年前,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幹部群眾(zhong) 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zhong) ,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jue) ,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好經驗,毛澤東(dong) 同誌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
60年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紹興(xing) 市考察,為(wei) 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指明了方向——“要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zhong) ,把問題解決(jue) 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60年櫛風沐雨,60年春華秋實,60年精彩蝶變。
“楓橋經驗”已從(cong) 全國政法戰線的一麵旗幟,發展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利器。
60年來,浙江始終擔當發源地使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緊緊依靠人民群眾(zhong) ,持之以恒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示範區建設,探索了一條“群眾(zhong) 唱主角、幹部來引導、德法加智治、有事當地了”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新路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以“浙江之窗”展示“中國之治”。
群眾(zhong) 唱主角
群眾(zhong) 唱主角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主體(ti) 。
亞(ya) 運之光照耀的之江大地,新時代“楓橋經驗”之歌嘹亮壯美,群眾(zhong) 唱主角成為(wei) 經久不息的主旋律。
“黨(dang) 員來帶頭,有事大家商,矛盾不上交,平安一起享”。
“鄰裏相守望,和諧一家親(qin) ,小糾紛拉家常,難問題大家談”。
在“楓橋經驗”陳列館二樓,一麵白牆上寫(xie) 滿了諸暨今年新征集的群眾(zhong) 心目中的新時代“楓橋經驗”。
“楓橋經驗”是人民群眾(zhong) 創造出來的,新時代“楓橋經驗”最貼切的內(nei) 涵是人民群眾(zhong) 推選出來的。
與(yu) “楓橋經驗”陳列館一樣火熱的,是杭州市餘(yu) 杭區小古城村,這個(ge) 夏天接待了一批又一批黨(dang) 政考察團。
翠竹綠茶清溪環繞,農(nong) 院矮牆錯落有致,村口一棵百年香樟成了經典地標,“樟樹下議事”木製字牌赫然醒目。
喜迎八方來客,小古城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林國榮自豪地說:“我們(men) 始終堅持‘眾(zhong) 人的事情由眾(zhong) 人商量’這一‘楓橋經驗’精髓,這些美景都是村民商量出來的結果。”
2018年,村黨(dang) 委在錢三村民小組試點降低圍牆,挨家挨戶排查解情況後,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在“樟樹下議事”,算清經濟賬和長遠賬後,村民們(men) 不僅(jin) 同意圍牆改造方案,還通過改善環境大力發展鄉(xiang) 村經濟,推動村莊邁向共同富裕路。
作為(wei) “楓橋經驗”誕生地,諸暨群眾(zhong) 參與(yu) 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非常高,全市參與(yu) 平安類社會(hui) 組織的人數達2.3萬(wan) 名。
發動和依靠群眾(zhong) ,浙江公安機關(guan) 是忠誠踐行者。
楓橋派出所積極探索創新黨(dang) 建引領下的平安類社會(hui) 組織培育孵化新模式,成立了全國首家義(yi) 警發展類慈善組織——諸暨市紅楓林義(yi) 警服務發展中心。
紅楓義(yi) 警、調解誌願者聯合會(hui) 、藍天救援……3個(ge) 多月,8支平安類社會(hui) 組織加入了紅楓林“進修班”,先楓護苗、錯峰反詐、河道義(yi) 警防溺水等12顆“平安種子”培育孵化,“平安網絡”越織越密。
如今,人人當義(yi) 警、處處皆平安在楓橋蔚然成風。
什麽(me) 是新時代“楓橋經驗”?每個(ge) 浙江人都有自己的回答。
浙江創新海寧“西山經驗”、桐鄉(xiang) “烏(wu) 鎮管家”、杭州“武林大媽”、舟山“東(dong) 海漁嫂”等社會(hui) 治理品牌,發展“村民說事”“民主懇談”“村務監督”“鄉(xiang) 賢參事”“道德評判”等載體(ti) ,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hui) 治理共同體(ti) 。
幹部來引導
幹部來引導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保證。
時代在變,浙江創新發展“楓橋經驗”的形式在變,但黨(dang) 的領導這一政治靈魂始終不變。
杭州亞(ya) 運會(hui) 期間,外國友人遊覽西湖景區,紛紛為(wei) 這座馬可·波羅筆下“世界最美麗(li) 華貴之天城”點讚。
“景區幹部的工作日常不是看風景,而是看風險。”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hui) 平安辦主任梅春的感慨,道出景區平安密碼。
越是現代化的治理,就越要堅持走好群眾(zhong) 路線。今年以來,西湖景區堅持以黨(dang) 建為(wei) 統領,構建大安全風險防控體(ti) 係,推動綜合治理能力升級,引導全員樹立“走過、路過、經過、不放過”的高度風險意識,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管安全的濃厚氛圍。
自2004年開展平安浙江建設以來,浙江各級黨(dang) 政主要領導幹部手中都有兩(liang) 張報表,一張是“經濟報表”,一張是“平安報表”,在推進經濟社會(hui) 協調發展中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hui) 矛盾,形成了“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社會(hui) 穩定”的良好格局。
白楊街道是杭州市錢塘區經濟發展“起錨地”,也是新杭州人“築夢工廠”。作為(wei) 杭州首個(ge) 專(zhuan) 門服務外來務工人員的新型社區,白楊街道鄰裏社區集聚了近萬(wan) 名技術工人。
如何讓平均年齡21歲的產(chan) 業(ye) 工人安心在這裏紮根?鄰裏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敏華給了一個(ge) 斬釘截鐵的答案——除了“身融”,更要“心融”。
為(wei) 了凝聚更多力量,張敏華組織鄰裏社區和10多家企業(ye) 組建了“鄰聚力黨(dang) 建共同體(ti) ”,從(cong) 柴米油鹽醬醋茶到衣食住行閑,幫助新杭州人感受城市溫度,將該社區當作溫暖的“第二故鄉(xiang) ”。
浙江充分發揮紅色根脈政治優(you) 勢,探索“黨(dang) 建+市場治理”、“黨(dang) 建+流動人口管理服務”、黨(dang) 建統領網格智治、小區治理“黨(dang) 建聯盟”等做法,推動黨(dang) 組織的服務管理觸角延伸到社會(hui) 的每個(ge) 末梢,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製度,助力浙江加快建成共同富裕示範區。
德法加智治
德法加智治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路徑。
一張八仙桌,幾張小板凳,一個(ge) “法庭”齊全了,接下來坐“堂”問案。這個(ge) “堂”,有時在農(nong) 家門口,有時在村委會(hui) 大院,有時在田間地頭。“評審團”由司法所工作人員、老黨(dang) 員、老幹部組成,糾紛當事人幾方落座,以法治定分止爭(zheng) ,以德治春風化雨,劍拔弩張的衝(chong) 突很快就得到平息。
這是桐鄉(xiang) 市屠甸鎮首創的“板凳法庭”。
浙江曆來人文淵藪、德治興(xing) 盛。10年前,桐鄉(xiang) 在全國率先開啟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試點。10年來,“三治融合”在城鄉(xiang) 社區不斷煥發新的創造力,推動人人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成為(wei) 行動自覺,逐漸被全省、全國推廣,最後寫(xie) 入了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
智治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核心特征。
走進諸暨市社會(hui) 治理中心,寬敞的大廳科技感撲麵而來。從(cong) “綜合窗口”受理開始,糾紛信息自動生成二維碼,群眾(zhong) 可隨時查看進展。中心副主任陳挺告訴記者,“接訪—谘詢—調解—仲裁—訴訟—幫扶”,數字化應用帶來糾紛“一件事”全周期管理閉環,對矛盾糾紛的“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讓群眾(zhong) 對解紛高效便利可享可感。
“仙俠(xia) 湖紅星坪村流域疑似有200餘(yu) 平方米的違章建築,請立即前往核對。”日前,麗(li) 水市遂昌縣湖山鄉(xiang) 綜合行政執法隊隊員收到美麗(li) 河湖治理“一件事”場景應用係統派件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組織開展實情核查。
這是浙江以數字化為(wei) 牽引全力推進“大綜合一體(ti) 化”行政執法改革的生動實踐。
作為(wei) 這項改革的國家級試點,浙江已推動85%以上執法力量向縣鄉(xiang) 兩(liang) 級集中下沉,同時上線“大綜合一體(ti) 化”執法監管數字應用,攻堅智能化執法監管“大腦”,開發執法擾企、行刑銜接、監管缺位等11個(ge) 智能模塊,建成24個(ge) 執法主題庫,累計歸集各類數據133.5億(yi) 條,讓決(jue) 策更智慧、基層更便捷、群眾(zhong) 更有感。
從(cong) 德法共治到智治賦能,浙江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路徑正在串點成麵,打造數字法治一體(ti) 化綜合平台、移動微法院、浙江解紛碼、綜合查一次等重大應用取得重大突破,形成理論和製度成果235項,多項成果被全國推廣。
有事當地了
有事當地了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取向。
浙江認真學習(xi) 貫徹“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jue) 機製挺在前麵”重要指示精神,創新開展警源、訪源、訴源“三源治理”,堅持就地解決(jue) 這一使命擔當,在源頭治理、循法善治上求發展。
綠色是浙江最動人的顏色,“楓橋經驗”之樹長青,與(yu) 檢察機關(guan) 的努力密不可分。
湖州市人民檢察院首創“多元解紛+司法確認”新辦案模式,聯動南潯區人民檢察院一攬子化解一起近10年的拆遷補償(chang) 安置領域行民交叉爭(zheng) 議案件,打通“如通蘇湖城際鐵路”百億(yi) 工程推進堵點,力促案結事了。
安吉有個(ge) “小冰島”,原是一個(ge) 廢棄礦坑,後變成網紅打卡點,但礦坑周邊安全護欄損壞,臨(lin) 崖邊坡多處風化開裂,存在公共安全隱患。安吉縣人民檢察院以“代表視察+公益訴訟”聯動監督方式,助推屬地鄉(xiang) 鎮和多部門開展專(zhuan) 項治理,並依托“森林檢察官”常態化走訪機製定期監督成效,確保風險隱患當地了,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行穩致遠。
作為(wei)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湖州市檢察機關(guan) 充分發揮“四大檢察”融合履職職能作用,將監督觸角延伸至“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各環節,一手抓生態檢察案件辦理,一手抓生態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修複,努力做到懲治犯罪與(yu) 修複生態、糾正違法與(yu) 源頭治理、維護公益與(yu) 促進發展有機統一,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浙江是經濟大省,也是訴訟大省,卻從(cong) 2019年成為(wei) 全國唯一收案下降省份,且下降趨勢保持至今,訴源治理功不可沒。
“龍山經驗”2013年發源於(yu) 永康市龍山、西溪兩(liang) 鎮,是在黨(dang) 的領導下,依靠群眾(zhong) 力量,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功能而構建的以“調解先行、訴訟斷後、分層過濾”為(wei) 特征的社會(hui) 矛盾糾紛依法調處化解經驗,有力推動有事當地了。
因宅基地問題,要給長達25年的心病討說法,老方來到了永康市人民法院龍山法庭“今日我當值”活動現場,法官講明法律規定,並和村幹部反複協商,促成簽署調解協議。
這一次,老方終於(yu) 解開了心結。
2018年6月起,龍山法庭在法庭職能前移、指導案件化解的同時,創新開展“今日我當值”活動。村幹部以“進法庭、聽庭審”與(yu) “值法庭、解糾紛”為(wei) 形式,輪流到法庭當值,就地掐滅“火苗”,讓群眾(zhong) 不跑遠路、不傷(shang) 感情。
被譽為(wei) “世界超市”的義(yi) 烏(wu) 市,同樣遇見糾紛多的煩惱。經考察評估後,義(yi) 烏(wu) 市人民法院在全市8個(ge) 商貿市場特設9個(ge) “共享法庭”,讓市場糾紛不出市場。
如今,浙江已建成2.7萬(wan) 個(ge) 共享法庭,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裏”,將新時代“楓橋經驗”真正落到實處,為(wei) 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法治動力。(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