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餘秋雨再訪寧波天一閣 攜好友捐贈16米書法長卷

發布時間:2023-11-09 11: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寧波11月8日電 (童笑雨 王伊婧)20世紀90年代初,著名文化學者餘(yu) 秋雨撰寫(xie) 發表了《風雨天一閣》一文,引起廣泛關(guan) 注,並讓天一閣藏書(shu) 樓愈加廣為(wei) 人知。

  30多年後,餘(yu) 秋雨攜其好友書(shu) 法家蘇社欽於(yu) 11月8日再次來到天一閣。現場,蘇社欽向天一閣博物院捐贈16米書(shu) 法長卷《風雨天一閣》。

  天一閣位於(yu) 浙江寧波,是中國現存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書(shu) 樓,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圖書(shu) 館之一。

  “不錯,它隻是一個(ge) 藏書(shu) 樓,但它實際上已成為(wei) 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跡。”1990年8月的一個(ge) 台風天,餘(yu) 秋雨踏進了那個(ge) 古樸清幽的庭院,站立在白底黑字的匾額之下抬頭仰望,隨後踩著咯吱作響的木地板,登上了心中傾(qing) 慕已久的聖地——天一閣。

  隨後,他寫(xie) 下了著名的散文《風雨天一閣》,其辭藻之華美、情感之真切、立意之深邃,影響了一代讀書(shu) 人,甚至在30多年後的今天仍不斷“吸粉”,讓人常讀常新。

  捐贈儀(yi) 式上,餘(yu) 秋雨回憶了第一次登樓時的細節和感受,並由此延伸到近些年對傳(chuan) 統文化的研究、思考,以及在傳(chuan) 播、推廣中的實踐和探索。

  談到天一閣在當下的文化價(jia) 值和文化地位時,餘(yu) 秋雨表示,天一閣是家庭個(ge) 體(ti) 用家族傳(chuan) 承來保護文化的一種實證,是中國精神力量的存在,應當成為(wei) 我們(men) 朝拜的對象。它不僅(jin) 是藏書(shu) 和讀書(shu) 的場所,而應當成為(wei) 中華文化傳(chuan) 承中尊嚴(yan) 的象征,出現在所有中國人的麵前,讓一代代人向它敬禮和仰望,並且向海外彰顯中國的文化自尊。

  他相信再過幾百年,天一閣仍然會(hui) 矗立不倒。

  作為(wei) 餘(yu) 秋雨大師工作室特邀研究員,書(shu) 法家蘇社欽分享了自己與(yu) 餘(yu) 秋雨相識經曆、閱讀《風雨天一閣》時的感悟,以及創作小楷書(shu) 法長卷的心路曆程。

  蘇社欽表示,立冬之日有幸與(yu) 餘(yu) 秋雨一起到訪天一閣,感受天一閣450餘(yu) 年的書(shu) 香文化,可謂好上加好。

  現場,在餘(yu) 秋雨和現場觀眾(zhong) 的見證下,蘇社欽將長卷交於(yu) 天一閣博物院院長莊立臻,莊立臻向蘇社欽頒發了捐贈證書(shu)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