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加速全球布局
在日前舉(ju) 行的第六屆中國紡織業(ye) “一帶一路”大會(hui) 上,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ye) 司紡織處副處長縱瑞龍表示,要推進紡織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提升紡織行業(ye) 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培育國際經貿合作新增長點,並鼓勵有關(guan) 機構主動搭建貿易、技術、社會(hui) 責任等國際合作平台,引導行業(ye) 骨幹企業(ye) 加強資源整合,優(you) 化生產(chan) 網絡和供應鏈體(ti) 係。
“紡織業(ye) 將加大前沿材料、高端裝備、先進工藝、智能製造等領域的研發力度,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同時,夯實產(chan) 業(ye) 製造基礎,以中國內(nei) 需市場吸引全球優(you) 質產(chan) 業(ye) 資源,深度參與(yu) 全球生產(chan) 力布局。”國際紡織製造商聯合會(hui) 主席、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孫瑞哲說。
多年來,紡織業(ye)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走出去,已樹立起“創新驅動的科技產(chan) 業(ye) 、文化引領的時尚產(chan) 業(ye) 、責任導向的綠色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業(ye) 形象,勾勒出“世界紡織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的產(chan) 業(ye) 願景。
中國紡織是服務全球市場、保障產(chan) 業(ye) 穩定的重要力量。孫瑞哲介紹,2021年,我國向海外市場提供了人均約3.8千克的紡織產(chan) 品,從(cong) 2000年到2021年,全世界人均消費量從(cong) 9.2千克增加到15.2千克,我國對增量的供給貢獻率為(wei) 83%。
2020年至2022年,紡織業(ye) 連續3年出口額超過3000億(yi) 美元,對世界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增長貢獻率超過50%。服裝、家紡、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三大終端結構更加平衡。2022年家用紡織品出口額是2013年的1.9倍;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出口額比2013年增長1.3倍。在服裝出口額占行業(ye) 比重下降的同時,品類更加豐(feng) 富,品質顯著提升。
同時,我國紡織企業(ye) 隨著實力提升,開始主動在全球布局。據不完全統計,紡織業(ye) 對外投資存量超過110億(yi) 美元,項目分布在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投資涉及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其中棉紡和服裝加工“走出去”較早,存量規模較大,印染、家紡和化纖等領域產(chan) 能跨國配置初見端倪,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的國際化發展呈現加速態勢。
當前,紡織業(ye) 開始向“資本走出去”“品牌走出去”邁進。企業(ye) 通過海外並購,整合原料資源、設計資源、研發和技術資源、品牌和渠道資源等。比如在“品牌走出去”方麵,波司登將中國服飾文化及原創設計與(yu) 國際接軌,產(chan) 品已在8個(ge) 歐洲國家400多家品牌集合店中銷售,成為(wei) 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品牌”轉變的樣板。
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hui) 紡織行業(ye) 分會(hui) 會(hui) 長徐迎新介紹,多年來,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通過搭建多雙邊紡織業(ye) 國際交流論壇與(yu) 合作機製、舉(ju) 辦國內(nei) 外全產(chan) 業(ye) 鏈大型展會(hui) 、召開重點國別投資推薦會(hui) 等措施,有效提高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ye) 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環境認知。今年8月,中國紡聯發布了《建設紡織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行動綱要(2022—2035年)》,號召和引導全行業(ye) 在下一個(ge) 十年持續高水平參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合作。
孫瑞哲認為(wei) ,當前,全球紡織產(chan) 業(ye) 進入變革期,行業(ye) 麵臨(lin) 現實壓力,包括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終端市場需求不足等當前的突出問題。
記者了解到,工信部將推動紡織行業(ye) 綠色化、低碳化、可循環發展,培育紡織知名品牌,拓展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縱瑞龍表示,下階段紡織行業(ye) 要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不斷推動行業(ye) 運行持續好轉、內(nei) 生動力不斷增強。
“要運用數字技術創新品牌培育模式。龍頭企業(ye) 要注重打造消費品牌、製造品牌,產(chan) 業(ye) 集群要注重打造區域品牌,助力集群內(nei) 中小企業(ye) 提質升級。要推進功能性化學纖維的研發製備和品質提升;擴大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領域應用;推動棉毛麻絲(si) 等天然纖維製品精品化、高值化,豐(feng) 富紡織原料供給來源。”縱瑞龍說。
孫瑞哲表示,要挖掘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文化同紡織時尚的融合點,提升設計能力、品牌價(jia) 值、時尚生態;建設貫穿材料、技術、消費等全產(chan) 業(ye) 鏈的綠色低碳循環體(ti) 係;形成紡織產(chan) 業(ye) 跨區域聯動發展、協同發展格局;推動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工業(ye) 機器人等在紡織行業(ye) 的融入與(yu) 應用。(本報記者 黃鑫)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