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結碩果
以“共建創新之路,同促合作發展”為(wei) 主題的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hui) 近日在重慶舉(ju) 行。其間舉(ju) 辦的開放創新促進發展中國家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與(yu) 會(hui) 代表一致認為(wei) ,科技創新正在驅動“一帶一路”越走越寬。
合作共建新格局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開創了促進國際合作的新格局。”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ya) 平院士表示,10年來,中國科學院與(yu) 非洲、中亞(ya) 、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南美等地區相關(guan) 國家的科研機構合作,共建了10個(ge) 海外科教合作中心,支持了120多個(ge) 與(yu) 絲(si) 路建設密切相關(guan) 的合作項目,為(wei) 發展中國家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批先進實用的技術。
“我們(men) 積極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給合作夥(huo) 伴提供減免稅政策。”斯裏蘭(lan) 卡技術部國務部長卡納卡·赫拉特表示,科技創新在斯裏蘭(lan) 卡國家政策裏占中心地位,促進了國家發展,也促進了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
智利科技、知識與(yu) 創新部副部長卡羅琳娜·蓋恩薩·科爾特斯認為(wei) ,要鼓勵各國加強創新合作,共同應對全球製造業(ye) 麵臨(lin) 的新挑戰,打造綠色、低碳製造業(ye) 未來。
尼泊爾教育科技部國務部長普拉米拉·庫瑪麗(li) 說:“‘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就是一個(ge) 最好的機遇,幫助我們(men) 獲得大量經驗,提升我們(men) 的能力。”
開放共創新市場
對於(yu) 工程機械等“中國智造”企業(ye) 而言,“一帶一路”為(wei) 其提供了廣闊的海外發展市場。
東(dong) 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東(dong) 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胡修奎介紹,東(dong) 方電氣服務於(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繁榮發展,其產(chan) 品和服務已經遍布全球109個(ge) 國家和地區,提供的發電裝備超過8900萬(wan) 千瓦。下一步,東(dong) 方電氣將積極投身共建“一帶一路”,聚焦智能製造,不斷推動新型工業(ye) 化。
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工總裁俞宏福介紹,三一集團作為(wei) 重型裝備製造業(ye) 企業(ye) ,深度參與(yu) 了共建“一帶一路”。印尼雅萬(wan) 高鐵、馬來西亞(ya) 東(dong) 海岸鐵路、中泰國際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中,三一集團都投入了大量設備,贏得客戶好評。未來三一集團將通過全球化、數智化、低碳化三化轉型,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楊川介紹,目前博世集團在中國擁有3家燈塔工廠,分別位於(yu) 無錫、蘇州和長沙。“這些工廠展示了我們(men) 在智能製造領域的實踐。智能製造不僅(jin) 提高了工廠的效益和盈利能力,也確保了投資回報率。”楊川表示,隻有把握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機遇,才能推動全球製造業(ye) 持續發展和進步。
製造升級新趨勢
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要關(guan) 注哪些新方向和新趨勢?北京理工大學校長龍騰院士認為(wei) ,製造業(ye) 有兩(liang) 大發展方向:智能化和綠色化。智能製造已成為(wei) 高端製造業(ye) 發展新動能,它以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和先進製造技術的融合為(wei) 核心,深刻改變著高端製造業(ye) 的技術體(ti) 係、製造模式、產(chan) 業(ye) 形態和價(jia) 值鏈。綠色、低碳、健康、循環成為(wei) 高端製造業(ye) 發展新方向。
“隨著5G、大數據等技術相繼湧現,數智時代到來,數字智能前沿技術會(hui) 推動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hui) 的建設,並連接21世紀的數智絲(si) 綢之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向錦武建議,要借助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在量子計算機、納米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推動航空製造業(ye) 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中國航空工業(ye) 進一步融入世界航空產(chan) 業(ye) 鏈。
寧德時代主要產(chan) 品動力儲(chu) 能電池,是綠色能源裝備的重要部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吳凱介紹,中國綠色能源裝備近幾年出現了群體(ti) 性技術突破,帶來了新的產(chan) 業(ye) 變革,引領了全球能源裝備發展方向,成為(wei) 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但國際競爭(zheng) 不僅(jin) 看技術,也要看標準和話語權,在這方麵中國尚有不足。他建議,下一步相關(guan) 企業(ye) 要抓住共建“一帶一路”機遇,積極走出去,建海外研究院,拓展海外供應鏈,提高國際話語權。
佘惠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